目前国内玉米多空因素交织错杂,下面分别对主要多空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利多因素:
一、经济高速增长,国际粮价居高,CPI高位运行下价格将可能高位运行
中国经济从1990年到现在高增长有两个时期,第一次是1992年到1995年,第二次是2003年到现在。这两次经济年增长率都在10%以上,持续的时间都是四年以上。不同的是,第一次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1992-1995年四年间平均物价年上涨率为14.58%,而第二次(2003-2006年)CPI上涨仅仅是2.1%,高增长和低通膨胀同时共存。
1992和1993年的物价上涨和当前物价上涨有一个共同点都是食品价格上涨成为主要原因。今年食品价格上涨主要由于粮食、肉禽蛋价格上涨,价格上涨具有周期性、恢复性和局部性。剔除食品类的核心CPI价格上涨趋势不明显,原因一是固定资产投资率得到了控制,2003-2007年投资增长率逐年下降,二是产能过剩风险较大,全国600种生活必需品基本都处在供给大于需求的状态,这种情况有别于1992和1993年。
进入2007年以后,国内GDP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11%,经济开始过热的讨论开始升温,随之而来的CPI价格上涨更是引起政府和市场高度重视。本次物价上涨明显滞后于经济增长,存在恢复上涨的特点,控制起来也相对不易。2007年以来国内通胀风险有所加大,8月份国内CPI达到10年新高。国家统计局8月13日公布,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5.6%,食品价格上涨15.4%,非食品价格上涨0.9%。9月11日国家统计局将出台8月份CPI数据,市场普遍预计价格继续突破新高。
目前市场对于中国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并不认可,但是可以接受后期国内物价仍将保持在上沿水平,考虑到去年秋粮上市以来粮食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今年秋粮上市之后CPI中的食品类价格涨幅预计下降。今年粮食产量有望突破历史新高并达到5亿吨以上,粮食价格有望保持稳定。少数媒体将秋粮产量和CPI稳定之间简单地划上等号,并不是非常正确,显然粮食价格上涨还与整体经济显露过热苗头密切相关。温和通胀状态将持续下去,直至GDP增长速度能够从高点逐渐降低。更为重要的是,国际粮食油料价格大幅上涨,可以通过进出口贸易以及期货等渠道传导到国内,历史中几次牛市都是国内外保持联动。
偏高的通货膨胀预期也继续刺激农产品期货的投机热情。连续加息背景下负利率状况将维持较长的时间,国内储蓄大幅下降,股票指数和房地产价格大幅上涨,都是资金回避负利率的行为,直接体现为市场资金流动性充裕。相信选择农产品商品进行投资的资金也不在少数,因为相对而言中国农产品具有资源稀缺性的特点。年底之前国内外大豆和玉米期货价格可能保持高位运行态势,其中一个重要背景都来自通胀的预期,比如,大连玉米期货价格指数在8月份提前启动,由1500元/吨左右拉升到1690元/吨附近,也能反应出这样的趋势。
二、深加工消费将继续支持玉米价格
从2003年开始玉米深加工行业的快速发展改变了玉米的供求关系,成为推动国内玉米价格上涨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去年,市场对于深加工产能急剧扩张、东北地区玉米抢购以及外运玉米数量大幅减少进行疯狂的炒作,玉米市场发生一次深加工革命。2006年秋粮上市之后玉米价格大幅上涨,除了暖冬因素以及出口计划下发的影响之外,深加工企业高价收购补库玉米直接推动玉米价格上涨,长春地区玉米收购价格从10月份的1260元/吨连续上涨到12月份的最高1500元/吨,上涨了240元/吨,推动作用非常明显。
2007年4月份之后,国内生猪价格上涨以及玉米价格上涨引起高层高度重视,国家发改委连续下发控制燃料乙醇在建项目和整顿玉米深加工行业的通知。目前关于玉米深加工行业十一五规划方案已经通过国务院批准,不日将公布实施。政策出台有利于规范玉米深加工行业的健康发展,有利于降低深加工行业对于玉米市场的冲击。
如果按照期货人士的理解,深加工概念的破灭意味着玉米牛市将受到严重打击,因此从年初以来投机资金陆续撤离玉米市场,玉米价格连续回落。但是从现货市场的角度看,玉米深加工行业已经成为改变玉米供求关系的重要力量,东北地区玉米价格走势不仅是现在而且在未来都将受到这个行业发展状况的影响,今年秋粮收购价格仍受深加工企业主导。深加工企业的游戏规则是,上市之后无论增产减产,首先快速补充库存,并且要求在一定时间内完成补库计划,在此过程中玉米价格持续上涨,库存建成之后将转变为随用随购,收购力度下降将直接导致玉米价格回落。今年这种规律没有发生改变。
不仅仅在东北,山东地区也是如此,关内地区玉米刚刚上市,深加工企业之间角力已经开始。关内地区早熟玉米价格高开高走,原因在于淀粉企业拿出势在必得的姿态,高价收购早熟玉米。尽管今年关内地区晚熟玉米丰收局面已定、上市时间提前,但是晚熟玉米收购价格高开的迹象已经越加明显。河南开封地区春玉米收购点收购价格1500-1520元/吨(水分16-17%左右),淀粉企业入厂收购价格1600元/吨;山东邹平地区深加工企业早熟玉米开秤价格1650元/吨,仅比陈玉米低20元/吨,收购点收购价至少达到1560-1580元/吨。
三、全球玉米产不足需,今年国内东北地区减产等因素支撑玉米走强
据国际谷物理事会(IGC)称,2007/08年度全球玉米产量预测数据下调了100万吨,为7.5亿吨,相比之下,上年为6.96亿吨。 2007/08年度全球玉米消费总量预计为7.62亿吨,比上月上调了100万吨,原因是欧盟和墨西哥的饲料用量提高。2007/08年度玉米期末库存预计为8600万吨,为30年来的最低水平,其中美国的库存为2450万吨。长期看来,全球消费增长快于产量增长、库存大幅下降的事实支撑玉米行情长期走强,但对于现阶段国内玉米市场行情而言起不到推动作用。
根据最新的调研来看, 吉林省的单产降低了20%,黑龙江的单产降低了20%,辽宁省的单产降低了5%,内蒙古的单产基本上持平。后来我们又扩大了调研的示范点和调研路线,整体里看东北三省的降幅比较大,尤其是吉林省。 某些地方单产可能降低了60-70%,甚至有些地方出现了绝收的情况,笔者认为20%的降幅已经是最保守的一个估计,可能在座的期货和贸易商都到产地进行的实地调研,有的数据比较吓人,有的人认为单产最低在30%以上,考虑到今年是改良品种,今年的单产可能要进一步修订,整体来说东北三省,尤其是吉林、黑龙江,虽然种植面积了但是由于天气的影响,由于干旱造成了单产大幅度下降。
四、交易所仓单库存持续减少降低期价上涨压力
大连交易所玉米库存仓单的数量由2007年7月份最高53197手降低至2007年9月14日为止的15671手。伴随库存仓单的持续降低,玉米805期货合约价格于2007年7月份见底反弹至2007年9月13日的最高1689元/吨。库存的降低对于玉米期货来说是个利多因素。
利空因素:
一、今年我国玉米面积产量预计双增
由于国内种植玉米的收益好于大豆,加之政府向农民提供财政支持,今年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有所提高,玉米播种面积增加。据美国农业部最新预计,今年我国玉米播种面积将达到创纪录的2780万公顷,比上年增加80万公顷,其中东北地区玉米播种面积预计为810万公顷,比上年增加64.7万公顷。预计我国玉米单产略低于上年的创纪录水平,为5.32吨/公顷,玉米总产将达到创纪录的1.48亿吨。
国内玉米总体供略过于求的局面将维持一定时间,同时也对价格上涨形成一定压制。
二、国家严格控制玉米出口对其形成利空
在玉米出口方面,国家已经对新年度的玉米政策进行了严格控制。国家统计局7月底公布的生产价格调查显示,2007年上半年全国农产品生产价格同比上涨8.8%,全国粮食生产价格达1.40元/公斤,比去年同期上涨7.4%,玉米价格涨幅最大,达14.7%。因此,很多人将玉米指责为通货膨胀的罪魁之一。饲料消费将会是我国玉米消费的焦点,出口将退居次要地位,玉米配额发放得到了严格控制后,新年度玉米的出口总量可能只能维持在100万吨水平。出口数量受到限制,则国内玉米库存将需要更长一段时间的消化。
三、国内资金主要持仓偏空且持续增加,对期货是一种潜在压力
玉米期货价格自2007年7月份见底反弹以来,总净持仓(合约总数多头与空头排名前二十名持仓的差额)仍处于净空状态,近期期货价格走势持续走高,而总净持仓出现净空增大的背离迹象,一般而言,后期都将导致价格的下跌调整来完成持仓的变化与转换。
从上图也可以看出美国玉米CFTC基金净多持仓有缩减倾向,同时期货价格也有回落趋势,后市期货价格走势仍将反复整理。
技术走势分析:
玉米805期货合约MACD指标中DIF和DEA出现向下交叉,红柱逐渐缩小,指标显示多头力量逐渐萎缩,另外K线走势出现弱化,这些都说明期货价格当前存在调整要求。
总结,近两个月以来,玉米基本面多空因素交织的状态下,期货价格先走出了一波上涨行情,是对基本面利多因素的反应和消化,后期利空因素将会占据主导,另外随着10月份即将到来的新玉米集中上市,玉米期货价格也将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