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国内生猪养殖已经开始恢复,8月份以来,生猪和猪肉的价格已经呈现高位趋降的趋势,7月份生猪存栏同比增加7.3%,环比增加2.1%。除生猪存栏开始增加外,7月份能繁母猪存栏同比增加2.1%,环比增长0.7%。生猪生产现在已经处于一个恢复起步阶段。
其次,国内局部市场购销转旺,价格有所上扬。8月小麦、豆粕和玉米现货价格小幅回升。山东、河北等地的玉米市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涨,原因在于粮源季节性短缺,并且这些地区生猪、家禽养殖恢复,而小麦价格上涨对其也有推动作用。
其中广东港口因饲料需求增加,优质玉米价格上涨迅猛,目前蛇口港二等玉米成交价已上涨至1770至1780元/吨,目前港口库存仅3万吨左右,库存的快速下降推动玉米价格不断走高。另外,受运输瓶颈制约,销区市场玉米价格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扬。
从天气灾害影响方面来看,8月初,东北局部地区旱情仍然较重,吉林西部玉米抽穗率明显下降。据了解,黑龙江的黑龙江的佳木斯、七台河、鹤岗、双鸭山等东部重旱地区玉米单产至少同比下降50%,鸡西、牡丹江轻度旱区玉米单产大致持平,少数地区略有下降,幅度在5%以内;吉林玉米单产下降区域主要集中在西部及中部一些地区,如白城、松原、榆树、梨树、公主岭,减幅一般在15%-50%。华北产区玉米的整体长势不错,增产的可能性极大。山东、河南、河北玉米播种面积增幅相对有限,幅度在1%-3%。另外,根据东北农民种植经验,今年东北主产区发生早霜的可能性较大,这个对玉米等农作物总产量构成较大压力。
从粮农资金政策方面来看,从近期农发行的政策来看,人们的担忧程度完全可以大幅降低,由于新季玉米单产降低的预期,尤其是吉林和黑龙江省降幅可能较大,以及近期华北地区连续降雨,玉米品质可能下降,所以农发行对于后期市场趋势比较看好,对信誉程度较高的企业放宽政策,延长还款期限,并且只要适度提高保证金额度,新季贷款依然给予发放。
虽然国内玉米供给总量增加,但是工业消费快速增长增加玉米的需求。预计2006/07年度我国玉米总供给量比上年度增加6.2%。其中,当年新增供给增长4.4%。总消费量比上年度增加4.2%。其中,饲料消费增长1.6%;食用消费减少6.9%;工业消费增18.8%。加上出口,预计年度玉米总需求将比上年度增4.6%。由于新增供给量略高于当年度消费总需求,全社会库存将比上年度增加。但由于工业消费增长势头强劲,国内玉米供给正向偏紧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