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玉米所伴生的各种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巨量玉米所伴生的综合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据长春市政协委员、长春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韩明友介绍,以我国玉米主产省份吉林省为例,去年玉米总产量达到193亿公斤,同时也生产了大量的玉米秸秆。仅以牧业转化效益估算,每年的玉米秸秆就蕴藏着超过1000亿元的潜在经济价值,可惜目前大部分秸秆都被白白烧掉或废弃。
一、以秸秆为饲料,构建秸秆-牛羊鹅鹿兔-肉奶皮毛绒-食品轻工业共生产业群
玉米秸秆是草食性禽畜的好饲料,凭借大量的玉米秸秆资源,打造共生产业群对农牧食品工业发展有重大意义。牛羊鹅鹿兔的大规模饲养加工,不仅产出肉蛋奶,同时还会产生大量羽绒毛骨皮等轻工业原料。这为轻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新的资源优势,有利于抓住国内产业结构转型的契机,快速壮大轻工产业发展,争取形成以玉米秸秆-牛羊鹅鹿兔-肉奶皮毛绒-食品轻工业为产业链的共生产业集群。
加快推进草食性禽畜饲养加工业发展,首先应加大科技引进与开发力度,特别是玉米活杆成熟品种的选育、秸秆发酵糖化和蛋白化等技术的引进和研发,提高秸秆饲料的营养水平和适口性,利用秸秆饲料资源快速扩大规模,降低单头(只)养殖成本;同时积极引进养殖禽畜经验和新禽畜品种。国家在政策上也应向草食性禽畜养殖业倾斜,比如以类似农业补贴的形式给草食性禽畜养殖户以适当的地方性补贴,从而提高养殖户的养殖效益和积极性。
二、为牧业转化后剩余秸秆寻找工业转化新出路,打造秸秆-纸张-纸制品-家装-建材共生产业群
长春税务学院金融系主任付亚辰认为,欲挖掘秸秆资源的潜在经济价值,技术研发的主攻方向应瞄准工业转化。据介绍,玉米秸秆的主要成分是植物纤维,将其应用于工业能够转化为纸张、生活用纸、一次性饭盒、纸杯、家庭装饰和建筑材料等产品。只要研究出可行的技术工艺,玉米秸秆的工业转化产品将不计其数,市场前景无可限量。
付亚辰说,以甘蔗为例,我国蔗糖业曾连续多年亏损,但自从几年前诞生了一项用甘蔗渣生产高档复印纸和生活用纸的新技术后,甘蔗渣造纸产生的效益大大反超了制糖。以往被丢弃堆放的蔗渣山变成了银山,蔗糖业也从亏损行业变成了盈利行业。
“从纤维形态上讲,玉米秸秆所含的纤维与甘蔗所含的纤维十分相似,甘蔗渣能造出高档复印纸和生活用纸,玉米秸秆也一定能制造出印刷纸、新闻纸、卫生纸、纸杯、纸饭盒、装饰板等一大批植物纤维制品。”他说:“应尽快借鉴蔗糖业蔗渣造纸的技术思路,启动对玉米秸秆造纸及纸制品的立项研究,实现玉米秸秆向家庭装饰和建筑材料等产品的技术转化研究;引进先进技术改造现有以玉米芯为原料生产糠醛的老工艺,使其升级为能够生产出具有高附加值的糠醇和木糖醇,从而提高玉米芯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三、以鲜食玉米青鲜秸秆为饲料,打造鲜食玉米业-养鹅业-羽绒加工-羽源氨基酸共生产业群
鲜食玉米是近几年新兴的玉米产业,已展现出良好的效益和前景。吉林天景食品有限公司仅用几年时间就发展成为年产值3亿元的鲜食玉米营销企业。但是由于产业孤立,大量的青鲜玉米秸秆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综合经济效益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因此,韩明友建议将鲜食玉米业、养鹅业、羽绒加工和羽源氨基酸产业整合建构起一个共生产业链,以实现四个产业的协同共进和绿色循环。
鲜食玉米在玉米上浆中期采收,此时的玉米秸秆富含营养、适口性好,是养鹅的上好饲料。同时鹅属草食性迁徙鸟类,幼鹅生长快,从幼鹅到商品鹅出栏只需四个月,而大量采食期只有两个月。鲜食玉米采收期与养鹅业对青鲜饲料的大量需求期非常接近。韩明友说,用大量无成本的鲜食玉米秸秆养鹅,不仅大大降低了饲料成本,反过来也为鲜食玉米的再生产提供了大量的有机肥料,从而实现了两业的绿色循环:鲜食玉米产业的发展为养鹅业开辟出巨大的发展空间,养鹅业的发展又会反过来提高鲜食玉米以低成本和纯绿色为品质特征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此外,养鹅业的发展可以为羽绒加工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原料,羽绒加工业剩余的羽毛又能成为羽源氨基酸产业的原料。这样就可以围绕鲜食玉米种植营建鲜食玉米业-养鹅业-羽绒加工业-羽源氨基酸产业紧密衔接的共生产业链。
四、采集利用玉米花粉,构建花粉-营养品-保健品-美容品-食品-饮品共生产业群
在玉米生长过程中可以适当采集玉米花粉,进行充分的开发利用。吉林大学教授王力文说,花粉是植物的精华,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吉林每年玉米鲜花粉的可利用量在200万吨左右,如果对其进行有效开发,很可能形成一个包括营养品、保健品、美容品、化妆品、酒类、饮品、食品添加剂等几大类产品的产业群。
“玉米花粉的采集也相当简单,并且适当采集花粉不但不会影响玉米产量,反而会增产5%左右。”王力文说:“对农民来说采集玉米花粉既能卖钱又能增产,可谓一举两得。”据他介绍,玉米花粉之所以被忽略,有市场、技术及认识等多方面原因,尤其是如何通过技术手段解决玉米花粉细胞壁过厚,使其营养成分更容易被利用的问题,已成为当前亟待研究的课题。
专家认为,要有效开发利用玉米伴生资源,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转变观念是前提。政府应将玉米生产所伴生的各种生物质统一作为资源来看待,并应具有依托这些资源构建共生产业集群的产业生态意识。
技术研发是关键。应尽早启动对玉米伴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技术引进、转化和立项研发工作,争取早日突破技术瓶颈,并对在其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部门和个人给予重奖。
组织机构是保障。政府应组建专门的领导组织机构,引导高校及科研机构的技术研发力量参与到对玉米和玉米伴生资源开发的研究中;引导不同企业向生态化共生的方向协同发展,从而为共生产业集群的形成提供政策、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