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市场 » 正文

利好促反弹利空占主导玉米弱势难改

  作者: 来源: 日期:2007-08-23  
     近期,国内玉米市场行情总体呈东北产区止跌趋稳,华北产区稳中走强,南方销区总体稳定,局部波动,弱势有所转变的格局。

    近期,东北地区玉米价格稳中有落,弱势有所改观,行情有所趋稳。

    目前,东北地区玉米市场继续呈现弱势格局,部分贸易商因为库存依然较多,迫于9月至10月底的还贷压力较重出货意愿有所增强,但由于玉米干旱灾情较重,加之市场需求逐步看好,部分贸易商惜售及观望心理开始上升。近期东北地区出现的降雨,使得多数地区玉米旱情基本解除,虽然降雨来的迟一些但对玉米后期生长及成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期,华北地区玉米价格稳上走强。目前华北地区玉米存量不断降低,本地玉米供给已明显不足,需从东北购进,当前养殖业恢复增长有所加快,小麦价格持续不断上涨,与玉米价差缩小,小麦替代有所转弱。市场供给偏紧,而市场需求加快,导致供需有所失衡,拉抬玉米价格回升上涨。

    近期,南方销区玉米价格总体平稳,局部有所波动,整体弱势尚未改变,供给有增加,需求也有所好转。南方销区玉米到货量基本稳定,但本地玉米陆续上市,价格优势明显。受政策的扶持和行情上涨的刺激,养殖户增补栏积极性较高,因此养殖业恢复增长加快,但短期生猪存栏量难有明显提高,而出栏继续加快,需求增长还需一段时间。

    近期,港口玉米价格总体趋稳。但仍是弱势。北方港口积压,价格居于高位,南方港口货源充足,价格弱势难升,供给强于需求,导致弱势难有大的改观。

    近期国内玉米市场行情弱势有所转变,利好因素刺激行情有所反弹。一方面,生猪养殖恢复进程加快,部分玉米价格受到支撑;二方面,产区出现大范围降雨,旱情得到极大缓解,但难以改变前期旱情所造成的影响;三方面,市场供应压力较大,价格难以全面反弹回升;四方面,拍卖成交率相对较低,市场观望气氛浓厚;

    综上所述,国内玉米区域性弱势反弹并不意味着目前我国玉米供大于求格局、弱势格局已经改变。

    主要是国内新玉米将逐渐上市,对当地影响力将增强;东北地区玉米轮换工作展开,供给压力将加大;国内生猪存栏量同比仍明显偏低;销区玉米和小麦价格仍然倒挂,玉米价格下行压力加大;政府有意稳定粮价,玉米价格大涨空间不大。因此玉米市场利好因素略有显现,但这只是区域性的,它只能减缓价格下跌的幅度,却不能改变市场下跌的方向。

    目前玉米市场仍以利空因素为主,但利好因素开始有所显现。

    一是生产形势较好,但旱情影响较重。由于前期东北地区旱情较重,玉米生长受到影响,虽然今年玉米面积扩大,但干旱可能影响玉米产量,虽然总产仍将大幅增产,但增产幅度预期降低,这对短期玉米市场走势是一大利好,也是一大利空。近期出现的降雨,对旱情有所缓解,局部地区旱情基本解除,虽然降雨来得较迟,对玉米产量已无多大作用,不过对市场心理有较大的缓和。

    二是供给将有所趋强。目前华北黄淮河地区玉米供给减少,但东北地区供给有所增强,南方地区出现新的供给。

    今年以来东北产区玉米外销下降,前期深加工需求也有所下降,目前东北地区玉米存量较大。前期东北地区收购成本较高,经销商手中玉米价格提升,囤积的玉米较多,在后市新玉米上市压力日渐加大,不贷压力临近的情况下,销售压力加重。近期东北产区粮库、贸易商玉米惜售心理逐步减弱,出库积极性提高;同时东北地区开始出库销售陈粮,预期后期东北地区供给将有所趋强。南方新玉米陆续全面上市,收购运输相对容易,成本价格相对较低,价格优势明显,这会大大缓和市场供给压力,并促使价格行情有所下滑。

    三是需求将趋增。疫情得到控制,禽畜产品价格居高不下,国家扶持养殖业发展,必然加快养殖户增补栏,近期养殖业发展的步伐有所加快。刺激饲料需求增长,玉米行情也因此有所反弹。但养殖业周期较长,短期难有大的恢复增长。小麦增产,玉米与小麦仍然存在一定差价,各地饲料企业普遍采用小麦替代玉米,替代比重较高,压制玉米需求量,但小麦价格的不断上涨,玉米价格的有所回落,将使得替代比重有所下降。

    四是物价上涨因素刺激。今年以来,国内物价持续上涨,作为工业和饲料原料的玉米必然受到较强的拉动,但玉米价格的上涨,对禽畜产品价格有较大的影响,也必然受到国家政策的调控。粮油价格上涨,对玉米行情走好也有一定的支持拉动作用。国际市场农产品牛市场行情,能源价格上涨,对玉米也是利好。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