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旱情严重但预计对产量影响不会太大
自新玉米播种以来,国内产区天气状况就呈现出明显差异,华北多数地区天气适宜,而东北部分产区则旱情不断。7月底8月初,东北大部地区出现了大范围的降雨天气,明显缓解了辽宁局部及吉林部分产区的旱情,玉米整体长势正常,而近期黑龙江东部大部及中西部少数地区旱情较为严重,出现罕见的夏旱连伏旱现象,部分地区农作物已经绝收。但是黑龙江西部属于常年干旱地区,西部地区今年虽然出现较为少见的旱情,但是当地玉米播种面积仅占全省的10%左右,因此对全省玉米产量影响较小。而今年黑龙江省玉米播种面积同比增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旱灾对产量的影响。吉林省8月初,大部分地区普降中至大雨,对于中、西部旱情缓解略有帮助。就目前情况来看,东北部分地区玉米单产可能将有不同程度下降,但是因为今年东北、华北黄淮玉米播种面积均有所增加,加之吉林、辽宁以及华北地区玉米生长状况整体良好,上述地区面积和产量预计均同比增长,也将弥补东北局部地区旱情形成的减产。
国内新玉米将逐渐上市,对当地影响力将增强
8月份以后,我国玉米由南向北逐渐进入收获期。近期,国内四川、重庆、广西、湖北等地区春玉米陆续上市,对当地市场价格产生一定冲击。云南昆明地区预计一周后将有少量新玉米上市。9月份,华北地区玉米也将陆续上市,由于今年该地区玉米出现大面积扩种的现象,这一部分产量将会明显增加。紧随其后,东北玉米也将进入收获期。随着上市量的增大,其对市场的影响力也将有所增强。
玉米轮换工作展开,供给压力将加大
2007年8月10日吉林省销售轮出省级储备玉米10万吨。此次玉米拍卖实际成交38627吨,起拍价1380元/吨,最高成交价1410元/吨,平均成交价1384.97元/吨,流拍率62%。从参与气氛上来看,参于竞拍企业明显少于以往拍卖,观摩企业较多,反映现货市场需求偏弱,观望气氛较浓。在整体市场较弱的大背景下,进行这样一次引人关注的轮出拍卖,成交结果符合市场看法。较为低调的拍卖价格也将给市场上一些把持好粮犹豫不定的企业以一种鸣示。十万吨的数字不大,作用是在投石问路。据有关部门预测,东北三省国有玉米库存约1500-1700万吨,按照三年一轮计划,今年须轮换出400-500万吨的库存粮。预计8月份以后,东北地区国储玉米和地储玉米轮换出库工作将陆续展开。另外,还贷日期的临近,也增加了贸易商的抛售压力。目前距离华北黄淮地区新玉米上市也仅一个多月的时间,因此即使局部地区因库存量下降较快出现供给偏紧状态也只是暂时的,随着贸易商心态松动、国储轮换、期粮变现,在新粮上市前,玉米有望大肆涌入市场,供给压力只会不断增强。
国内生猪存栏量同比仍明显偏低
由于政府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出台,加之目前国内生猪养殖效益的不断好转,以及部分地区疫情影响相对减弱,多数规模化养殖企业补栏积极性从7月份开始明显恢复,目前多数规模化养殖企业存栏水平与正常量相一致,此外,7月下旬开始,部分散养户补栏意愿也有所增强,弃养比例有所下降。虽然近期多数地区生猪价格有所回落,但是养殖户盈利区间变化不大。而且,据悉,7月份以来,国内畜禽饲料销售量整体呈恢复态势,其中,禽料消费量月环比增幅达到15-20%,猪料销量多数地区已止跌回升,一些大型企业销售形势出现恢复势头,月环比增幅为10-20%。这也反映出生猪补栏正在稳步恢复当中。近期,为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猪肉市场供应,保监会下发《关于建立生猪保险体系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8月15日前必须启动能繁殖母猪保险和生猪保险工作,这也为市场进一步带来利好。但是从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客观地看到,养殖业恢复仍需要一个固定的养殖周期,目前国内生猪存栏量同比仍明显偏低,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去年底生猪存栏4.9亿头,同比下降2.6%;母猪存栏4700万头,同比下降3.6%。今年6月底,母猪存栏比年初又下降7%。多数散养户存栏量仍较正常水平偏低50-70%,生猪存栏量的明显恢复仍需要较长一段时间。另外豆粕等饲料产品价格较高,据了解,全国豆粕成交区间在2460-2520元/吨,偏高成交接近2580元/吨,较前期上涨150-170元/吨,补栏直至出栏的成本无形之中增加,使养殖业的风险加大,也影响了玉米需求提高的幅度。因此,预计短期内饲料需求恢复程度仍然有限。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销区玉米和小麦价格仍然倒挂,玉米价格下行压力加大。7月份以来虽然小麦价格上涨,但与玉米之间依旧存在较大差价,替代影响仍存在。目前不少厂家鸭料中小麦替代玉米的比例已经超过40%,鱼料中小麦的用量已占15%左右,据了解,小麦在饲料中的总用量已经超过了10%,给本就处于弱势运行的玉米市场又增添了新的压力。
政府有意稳定粮价,玉米价格大涨空间不大
当前,物价总水平特别是肉、蛋、奶价格的过快上涨,不仅给城乡居民生活带来的很大的压力,也引起了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国家发展改革委于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切实做好稳定价格总水平工作,面对时下各地涌动的乱涨价现象,国家发改委更是强硬表示,对查出来的乱涨价案件,一经核实,要依法从快从重处理,绝不让违法者在经济上得到好处。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是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特别是在有人分析认为猪肉价格上涨可能会成为“扣动中国通胀第一枪的扳机”的时候,作为生猪养殖成本中重要组成部分的玉米价格,自然会成为政府部门关注的重点之一。另外,考虑到食品价格的持续上涨或维持高位,也会增加居民的生活成本,诱发高通胀预期,可能导致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况且今年玉米价格普遍比去年高出150-200元/吨左右,价格的高企已经使饲料企业、酒精、淀粉企业利润微薄,因此出于对政府有意稳定粮食价格的角度考虑,玉米价格大涨空间可能性很小。
综合分析,虽然目前国内玉米市场利好因素略有显现,但这只是区域性的,它只能减缓价格下跌的幅度,却不能改变市场下跌的步伐,因为从基本面上来看市场供大于求的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贸易商抛售意愿增强,玉米供给在短期将达到高峰值,而饲料需求增加一般,玉米深加工企业及酒精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较多,采购玉米步伐缓慢,因此,预计新粮上市前国内玉米市场仍将面临下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