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内玉米供应略显不足。相对于东北产区出货普遍,北方港口压港严重的情况,关内玉米却显示出一定程度的供应不足。目前除春季时本地玉米已经告罄的山东省,河北、河南本月贸易库存减少,农民余粮基本售尽,供应能力明显下降,各粮库及贸易商货源紧张,惜售心理抬头,对后期看涨氛围加重。个别地区由于区域性的供应短缺,价格出现短期的大幅上调,高出周边价格。关内玉米供应不足的主要原因有:前期出库较快,贸易商库存不足。关内是小麦的主产区,由于国家实行托市收购,大部分小麦掌握在国家手中,小麦行情较好,各收购主体收购小麦意愿较强。其中,国有收购主体考虑到储存补贴,收购积极性较高。因此,本区域粮库及贸易商出玉米,为小麦腾库容的现象较为普遍,造成玉米存量的大幅减少,也导致6月份小麦上市之际本地玉米相对疲软;另外,4、5月份山东玉米需求大增,价格大涨,运入较多,河北、河南向山东出货积极,也使两省玉米库存消化较快。
2、近期需求增加。与长江以南市场相比,关内市场玉米需求相对较强。根据中华粮网的了解,目前关内地区虽然生猪存量不如常年,但近期饲养业已较上月有明显恢复。在本网主要监测的大型饲料加工企业中,普遍上本月开始饲料销售增加,开工率提高,原料采购积极。同时,饲养企业由于前期销售不好,利润低,资金紧,再加上新麦上市产生一定替代效应,在采购计划上一度偏向于低库存策略。6月底7月初,饲料加工企业玉米采购积极性降低。而最近两周,饲料加工企业重新以积极的态度回到玉米市场,在供应能力明显下降的情况下强化了本地市场的坚实度。
3、本地东北玉米流入少。除了山东外,关内地区河北、河南两个主产省属于传统的玉米输出省,不仅能够自给自足,而且向外提供较大商品量,再加上此前东北玉米运输成本较高,相对当地玉米没有价格优势,因此东北玉米进入两省很少。另外,关内地区玉米采购普遍质量要求较高,而本年度东北玉米质量总体较差,也更减弱了本地贸易商和消费主体的胃口,即使部分东北低成本玉米在价格方面占到上峰,进入河北、河南市场的难度也非常大。基于以上原因,东北玉米的下滑,并未直接牵连关内玉米同步下滑。
4、与东北玉米出库价格保持平衡。以吉林中部地区中等玉米出库价格(1440-1460元/吨)计算,到河北、河南站台成本集中在1560-1580元/吨,与两省总体市场成交价格基本相当,并高于一些地区的收购价格,贸易商没有利润或利润较低。同时,关内企业对玉米质量较为挑剔,目前急于出库的东北玉米以烘干为主,霉变、容重方面同时表现优良的很少。只有东北玉米继续回落,幅度达到30元/吨左右时,关内市场大门才能真正被敲开。
另外,西北地区市场也有同样表现,该区域以自给自足为主,产量小,供求相对平衡,价格稳定,看涨心理较强。
在整体市场压抑的局势下,关内玉米的坚挺表现给国内玉米现货带来一定支撑。但随着东北玉米加速回落,关内市场也不会有大的上涨空间。根据东北市场的发展形势,预计8月中旬关内整体市场将有趋弱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