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市场 » 正文

遭遇“极速霜冻” 玉米泡泡破灭牛市逆转

  作者: 来源: 日期:2007-07-23  
     美国玉米产量惊人、生猪存栏数下降和停止新扩建玉米深加工项目,导致玉米牛市逆转。

    从2005年石油价格开始突破40美元/桶以来,国际市场上一直传说着"玉米新能源"的概念。2006年美国政府正式开始对玉米为原料的新能源产业进行补助,这一举措直接点燃了玉米价格启动的火箭,自此玉米价格就一直被绑在了汽油桶上了。

    但近期油价的上涨却未能带动玉米走高,恰恰相反,后者的价格相当疲软。"现在玉米的新能源泡泡已经破灭了,玉米价格将被很强空方力量压制了。"国内最大玉米贸易商中谷集团的首席分析师富强告诉记者。

    玉米的乙醇产业自身的爆炸性增长已经结束,美国2008年将正式结束对玉米新能源的财政补贴。美国农场的玉米原来一蒲式耳能赚5美元,现在也就1美元。此外随着美国玉米乙醇行业的扩张性发展,传奇般的"美国生产力"使玉米乙醇的产量迅速扩大,市场逐渐饱和而导致价格不断降低。

    中谷集团分析师孙瑞说:"今年以来美国的种植面积扩张实在迅速。6月29日,美国农业部公布报告预估2007年玉米种植面积为9288.8万英亩,这是美国玉米自1944年以来的最大播种面积。如果天气情况正常,你可以想象玉米产量将达到何种惊人的水平。"

    本月17日开始美国玉米进入到了关键的早期授粉阶段,炎热天气可能不利于其生长前景。但到目前为止,美国玉米在授粉期内未发生任何天气问题,而种植面积的增加则意味着玉米产量可能提高。美国农业部长迈克·约翰斯表示,根据上周五(13日)美国政府的报告显示,按照正常的天气以及农作物单产,今年玉米收成将会超过128亿蒲式耳,比2004年的历史产量高点还要高出10亿蒲式耳。行业人士给出的产量预估值则更高,认为今年产量可能突破130亿蒲式耳。

    受到美盘的强烈影响,前期国内一直飙升的玉米牛市遭遇"极速霜冻"。

    孙瑞说:"目前国内玉米囤积情况严重,因为前期新能源的题材导致收购价格在2006年下半年飞涨,而美国上半年到港价格又过低刺激了进一步的过量囤积。"

    "我们的玉米全部在天津港的保税区里放着呢,低廉的收购价格使我们储备了大量的玉米准备投入到乙醇深加工当中,但现在我们每天亏损120万元。"来自东北的一个粮商告诉记者。

    玉米行情的突然变化,直接原因就是发改委联合商务部和农业部,立即停止各地新建、扩建玉米深加工项目,"本着不与民争粮"的原则封冻了一切和玉米有关的新能源项目。 中纺粮油研究员吴利剑认为:"炒作题材的失去将长期打压价格,不过这也有利于市场发现玉米的真实价格。"

    另外一个突然的市场因素就是来自饲料价格持续走低,导致作为主要原料的玉米价格受到拖累。

    "从5月份开始的蓝耳病、热病导致猪的出栏量下降,现在来看猪肉供给量逆转要等到第四季度和明年第一季度。今年以来,中国的猪肉价格在5月初和7月初出现了两次较大幅度的上涨,上周三全国36个大中城市猪肉每公斤(KG)平均批发价为18.57元人民币。"中粮期货的一位负责人说。

    饲料行业现在普遍认为长江以南生猪受到蓝耳病的影响十分严重,其中因为疫苗短缺和假疫苗的存在更加重了生猪存栏量的减少。"南方种猪和小猪的大量死亡导致饲料严重积压,悲观的估计,形势逆转要等到明年年初了。"一饲料供应商告诉记者。

    银建期货农产品分析师褚建宏说:"与其他农作物不同,国内唯有玉米基本上自产自销,国内有自己非常独立的供给面。乙醇题材的失去,限制了大部分的玉米需求。国家对玉米产销的控制权非常高,市场化定价程度相对于豆粕这样的饲料较低,国家在一定程度内进行调控,不大可能跟着国外的行情走,所以在上个星期出现了国内外价格背离的现象。"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