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市场 » 正文

国内玉米利空因素浮出水面价格面临下行压力

  作者: 来源: 日期:2007-07-13  
     6月中下旬以来,国内玉米市场整体表现不尽人意,买卖双方对峙局面基本形成,部分产销区玉米价格开始出现小幅回落迹象。贸易商销售心态开始发生变化,同时,冬小麦替代玉米数量增加,加之深加工企业、养殖及饲料企业对玉米的采购需求缓慢以及期货价格持续下跌等利空因素逐渐浮出水面,使得国内玉米市场面临一定的冲击和考验,其价格下行压力正在不断增强。

    阴雨天气持续市场购销清淡 玉米市场价格稳中略有波动

    近日,东北产区持续阴雨天气,玉米市场购销较为清淡,玉米价格围绕当前水平小幅波动。深加工企业收购心态较为平静,收购情况各有不同,但对玉米价格的影响力度开始减弱。同时,由于各地区车板价略有回落,贸易商销售面临压力,收购价格因此小幅回调。截至7月9 日,吉林松原赛力事达公司由于库存数量不足,日收购量仍在千吨左右,收购价格每吨(下同)为1450 元;而黄龙及大成公司库存基本已够,虽然收购价格仍维持前期1470元、1500元,但收购数量明显减少,一方面是近期连续降雨天气所致,另一方面是周边粮源的确已不多。黑龙江哈尔滨贸易商火车板价为1430-1440元,饲料厂收购价为1430元,较上周下跌10-20 元。辽宁省昌图地区玉米价格保持稳定,当地粮库14%水分玉米入厂价格为1490元,与上周持平;当地深加工企业昌图万顺达14%水份玉米收购价格为1490元,近期降雨较多,收购工作受到很大影响。

     关内产区玉米市场供应充足 玉米价格整体保持相对稳定

    目前,关内产区玉米价格整体相对保持稳定,用粮大户深加工企业收购数量充足,当地玉米供应依然较多,东北玉米大量到货,短期内市场供应较为充足。截至7月9日,山东德州地区玉米深加工企业挂牌收购价每吨(下同)为1610元,基本保持平稳,据悉当地小麦替代玉米的数量有所增多;河南郑州地区中等玉米站台价在1540元左右,基本保持平稳,当地部分饲料企业有使用小麦迹象,面粉企业近期采购小麦数量相对偏多;河北石家庄地区个体粮食贸易商农村收购价格为1550-1560元,当地大型饲料加工企业挂牌价格为1580元,与周初持平,粮库挂牌价格在1580元左右,收购数量普遍较小,不过从本周起,当地有大型饲料企业停止收购玉米,主要是饲料销售不好,同时对后市看空。

    港口玉米库存充足价格走弱 销区需求低迷价格趋于下跌

    据了解,目前港口玉米库存水平不断增加,但销售进度明显缓慢,且由于近期气温较高、降雨量增多,使得在港口散装堆放的玉米出现霉变,而且数量不断增多。目前大连港口质量最好的玉米平舱报价每吨(下同)为1580元,颜色偏差的玉米港内平舱价为1540-1560元,较前期略显疲软;广东港口质好玉米备受青睐,价格居高不下,目前港内容重710 以上质量最好的玉米成交价为1700元,但由于销区市场对玉米的需求低迷,虽然目前港内到货数量不大,但由于销售进度趋缓,港内库存充足,后续压力较大。另外,近日销区玉米虽然到货不足,但价格仍有下跌趋势,主要是由于饲料需求低迷以及疫病影响,饲料企业看空气氛浓厚。其中,福建厦门东北玉米码头价为1700-1710元,进厂价为1720-1730元;上海东北产玉米到站价为1650元,进厂价为1690元,较上周下跌10元;四川成都地区东北产玉米站台价为1690-1700元,较上周下跌20 元。

    产区存粮较多销售压力增大 后期国内市场售粮高峰将至

    目前,东北产区玉米外运数量较少,农户存粮基本见底,粮源仍集中在贸易商及粮库手中,而由于贸易商手中玉米成本偏高,顺价销售无利或者仅是微利,销售意愿一直不强,同时,多数粮库库存充足,因收储成本较高而没有出现普遍性的轮出,一些粮库为南方企业代收的库存,因南方需求不旺尚滞留于产区。此外,由于销区市场对玉米需求低迷,南北港口港内库存充足,后续销售压力较大。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近日随着市场利空消息的传来,贸易商销售心态有所动摇,大部分对后市看涨的心理开始减弱,惜售心理趋于理智,并采取缓步降价方式进行销售。同时,9月份之前国有粮库会有玉米出库,加之资金还贷压力存在,贸易商需要在新玉米收获前售粮,因此市场压力依然明显,国内玉米市场将迎来新一轮售粮高峰,对其价格将产生一定的打压作用。

    深加工及酒精企业发展受限 玉米能源概念炒作告一段落

    据了解,目前东北深加工企业库存较为充足,大多可以满足1 - 2个月的生产需要,企业收购心态较为平和,加上近来东北产区持续多雨天气使卖粮受阻,企业收购数量增幅有限,市场基本处于有价无市状态。同时国家开始对玉米深加工进行宏观调控,严格控制玉米深加工盲目发展,停止新建、扩建玉米深加工项目,并对在建项目进行全面清理,这将使得市场对国内玉米需求的预期进行修正,深加工企业继续发展受限,特别是酒精企业面临减产和停产的局面,甚至在成本线的边缘徘徊,难以支撑持续上涨的玉米价格。同时,下游产品淀粉糖的销路不好,夏季白糖销售价格低,均对玉米工业消费需求产生一定影响。另外,在近日举行的燃料乙醇发展研讨会上,政府官员再次强调以粮食生产燃料乙醇不是中国的发展方向。这意味着今后国内玉米的能源概念炒作将告一段落,由此也令玉米价格上行动力大为削弱。

    养殖饲料行业恢复增长缓慢 价格受此拉动难以寄予厚望

    今年以来,国内猪肉价格出现了大幅飙升,特别是近日猪价再次上涨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仔细研究不难看出,价格上涨的背后是猪存栏数量的大幅减少,根据去年的猪价和存栏恢复情况,本来市场普遍预期7月份以后养殖业会有明显的恢复,但是在前期的价格上涨中,猪的宰杀率出现了明显上升,反而使得存栏数量进一步减少,因此饲料恢复时间可能明显延后。另外,近期山东、四川等地猪疫病有所抬头,虽然养殖利润高企,但是由于养殖风险大,养殖户不敢贸然大量补栏,导致饲料需求恢复缓慢。加上受价格高涨的影响,部分畜禽养殖企业提前将现在饲养的家畜出栏,这会减少饲料需求数量。因此,无论是生猪还是家禽,存栏的恢复将会平稳增加,短期不会出现迅速增加,玉米饲料消费的恢复速度也将与之同步,对玉米价格的拉动将是一个平稳过程,市场难以对其寄予厚望。

    玉米出口影响作用逐渐弱化 新配额继续发放可能性不大

    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 - 5 月份,我国共出口了351万吨玉米,比上年同期增长了55.2% 。值得注意的是,4 月份较3月份的出口数据大幅度下跌,跌幅达到近50%。而5 月份我国玉米出口量更少,仅有2.8万吨。玉米出口对国内玉米价格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但拉动国内价格的作用并不十分明显,而且逐渐开始弱化。主要体现在2006/2007年度国内玉米产量为1.45亿吨,国内总消费量为1.41 亿吨,年度国内供略大于需,仍有448万吨的盈余,出口企业根据国内、国际市场价格来决定出口数量多少,不确定因素较多,也影响到最终签约价格及执行数量。有关专家分析认为,后期新配额继续发放可能性不大。

    小麦替代玉米现象十分普遍 国内玉米价格受到一定冲击

    目前,国内新小麦上市量不断增加,各主产区托市收购有序进行,且相对于玉米价格来说,小麦价格仍有一定优势,一些小型饲料企业和酒精厂抓住新小麦上市、价格相对偏低的契机,加大小麦采购力度,进而用来替代玉米,并对玉米价格形成一定冲击。据悉,目前广东饲料企业使用小麦替代玉米的数量越来越多,普通质量的玉米销售严重受阻,价格也是参差不齐。据当地贸易商介绍,目前江苏、湖南、湖北、安徽等地的小麦发至广东、福建、海南等地的数量越来越多,且价格相对当地玉米价格每吨要低100元,可替代的饲料厂目前均首选价格低廉的小麦来采购,导致玉米销售严重不畅。目前普通玉米成交价为1600-1670元/吨不等,出现发热的玉米售价更低。同时,上海、四川等销区的饲料企业也在积极寻购低成本小麦粮源。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东北及关内部分产区还有用稻谷和木薯替代玉米的现象。

    玉米期货市场价格持续下跌 对现货市场影响已引起关注

    作为玉米现货市场的引导者,大商所玉米主力0801合约自5 月22 日以后已经从每吨1750元附近跌去200多元,并且已经低于现货价格。玉米期货持续一个多月的下跌行情,似乎暗示着国内现货市场行情也将跟进下跌,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现货没有及时跟进而出现明显的下跌行情。不过,周边农产品市场纷纷企稳还是让玉米价格下跌的速度受到明显抑制,截止到7月6 日,玉米期货价格已经开始止跌反弹。其中大连玉米最终主力合约801 报收于1544元/ 吨,上涨5点。从盘面表现来看,市场的空头气氛依然比较浓厚,多头低位吸仓仍然较为谨慎。从技术上看,技术指标的空头排列依然没有改变,但是量能逐渐缩减表明市场下跌动能在逐渐被消耗,后市继续下跌的空间将比较有限。

    产区持续阴雨天气旱情缓解 新季玉米产量有望继续提高

    目前,市场最关心的炒作题材就是天气,特别是入春以后,我国东北玉米主产区降雨量明显低于往年,各地旱情较为严重。但是6 月末以来,东北地区迎来降雨天墒情进一步改善;辽宁近期普遍降雨,北部昌图、西丰等产粮大县持续小雨天气,形成透雨。西北严重旱区雨量有限,但旱情得到抑制。近期还将出现降雨天气,有利于各地进一步解除旱情。不过7 月份的天气对于作物生长更为关键,后期市场关注焦点将集中在产区玉米生长情况上来,而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最新预测,2007年我国玉米播种面积预估为2805万公顷,较2006年的2693万公顷增加112 万公顷,增幅为4.17% 。预计2007年我国玉米产量将达1.49 亿吨,同比增长352 万吨,增幅为2.42% ,实现连续第四年丰收。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