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为影响期货资产价格的因素和机制与传统资产有如此的不同,才使得我们在管理期货资产时遇到很多的困惑和问题。
首先是定价机制不同。从传统的经济学理论来讲,决定资产的价格高低的最根本因素是供需关系,价格会因供需之间的“蛛网原理”最后达到平衡。但这一模型运用在期货资产方面却有所牵强,因为对于一般资产来讲,资源供应的有限性保证了“蛛网原理”的有效运行。但在期货市场上,多空双方所开立的头寸从理论上可以是无限量的(当然,实际上交易所有限仓规定),期货资产价格的变动并不受“蛛网原理”所制约。实际上,我们在期货市场上更多的是看到了一些让索罗斯称之为“反身性”的东西一再重现,“反身性”所导致的期货价格的暴涨暴跌让每个期货投资者时常悲喜交加。那么为什么我们的期货资产价格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并没有表现出太强的“反身性”,反而遵照传统的“蛛网原理”而运行呢?在国际资本市场上,期货市场被归属为衍生品市场,其价格仍将受制于其基础资产即现货资产的供需关系的制约,并在交割时最终决定于现货资产的价格,所以期货资产价格的稳定性实际上来自于它的母体———现货资产。对于农产品期货资产来讲,由于农产品现货生产有着极明显的年周期性,价格对供需的反向调整具有跨年度性,所以它的“蛛网原理”中的“蛛网”编织起来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这给我们一 个很大的启示是,我们在进行农产品期货资产管理与配置时,年度的总趋势方向是头等大事,然后才是其他。但要从研究基本供需方面出发,试图对价格趋势的研判是一件非常艰辛的事情,这也是为什么上世纪70年代之前,当金融期货尚未活跃时,几乎所有的著名的期货专家均是农产品专家的重要原因。
第二个区别是影响因素不同。一般资产价格的影响因素大多是过去式,或者是现在进行式,但期货资产的影响因素是将来时。虽然我们不能武断地割断昨天、今天和明天之间的联系,但应当肯定地说,这三者之间区别还是相当大的。特别对农产品期货资产来说,新旧作物之间的供需面差异往往大相径庭,所以我们要对基本面的变化作动态跟踪并全方位进行评估。
第三个不同是参与主体不同。由于期货资产价格的不稳定性和期货市场的“反身性”的存在,这个市场注定是一个投机者的乐园。我们在管理期货资产时,一定要注意投资者和投机者之间的区别。在百货商场中,以便宜价格疯狂抢购促销商品的人是“投资者”,他们的理念是“低位买入”;而在高档的花店以最贵的价格为女友采购鲜花的人是典型的“投机者”,他一掷千金的目的也许是博取女孩子的芳心,他的理念是“只买贵的,不买对的”。
期货资产与一般资产的这些差异决定了我们在管理和配置期货资产时要采取不同的交易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