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独家视点 » 正文

湖南07年上半年饲料生产形势分析

  作者: 来源: 日期:2007-06-25  
     一、全省上半年饲料生产形势及分析

    1. 全省饲料生产情况

    目前,全省饲料生产企业657家,其中年产万吨以上的企业123家。据初步预计,全省2007年1—6月份生产各类商品饲料247万吨,比 去年同期相比减少5.76%,其中配合饲料170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5.88%;浓缩饲料57万吨,预混料10万吨,分别比上年同期减少26.93%、 28.06%。总产值77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1.38%。总体来说,上半年饲料产量产值均有下降,饲料生产出现滑坡。

    饲料工业是养殖业的上游产业,养殖业的生产状况是饲料工业的晴雨表。今年以来,我省生猪价格大幅上涨,生猪价格涨幅达到近十年来最大涨幅。元 月中旬良种猪出栏收购价格最高为10.4元/kg,土杂猪为8.8元/kg。到5月,良种猪出栏价高达12.4元/kg,土杂猪10.4元/kg,良良仔 猪24元/kg。生猪市场供应趋于紧张,猪肉价格一路上扬,5月下旬,猪肉市场均价为19元/kg,有的高达21元/kg,创下了历史记录。引起了党和政 府的高度关注。肉价持续攀高,主要是供求关系造成,生猪存栏少,出栏少,猪肉供不应求。这也是饲料销量急剧滑坡的原因,生猪少,饲料消费就少。据调查,我 省大部分饲料企业销量下滑,有的减量一半左右,小型饲料企业约有20%左右关门停产,全省饲料生产经营已处于低谷。

    2. 成因分析

    分析上半年饲料生产滑坡的成因:一是受去年疫情影响,养殖场户补栏不充分,存栏降低,饲料消费随之下降。始于2006年6月,席卷全国21 个省市(区)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我省湘潭、益阳、常德、长沙等重灾区养殖业受到重创,特别是有效的疫苗未经大面积试用推广之前,广大养殖户心有余悸,不 敢补栏。我省生猪存栏同比平均减少10%以上。据去年重灾区宁乡县的调查,生猪存栏数不及上年同期的50%,个别乡村只有上年同期的三分之一,有的一个村 里寻不到多少猪。我省猪饲料占饲料总量75%左右,生猪存栏少,饲料销量随之下滑。二是猪价连续走低,挫伤了农民养猪积极性。自2005年10月以来,猪 价连续15个月走低,2006年6月猪价跌至低谷,出栏猪均价仅为6元/kg,较2005年下降30%,农民生猪养殖出现亏损,加之出现疫情,有的甚至宰 杀掉母猪。大多生猪散养户空栏观望。三是饲料原料价格全面上涨,尤以玉米涨价为甚。由于玉米的氨基酸组成结构与生猪生长的必需氨基酸组成结构相似,虽然我 省盛产稻谷,但玉米仍是猪饲料中的主打原料,猪配合饲料中玉米用量占65%左右。上年我国玉米产量并未减少,但由于玉米深加工(用玉米生产燃料乙醇、酒 精、淀粉、赖氨酸等)用量猛增,导致玉米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今年1—5月,玉米均价为1517元/吨,同期上涨25%,且一路上扬,5月中下旬达到历史 高峰价位1720元/吨。其它饲料原料如鱼粉、豆粕、赖氨酸、矿物质饲料添加剂等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饲料原料价格上涨使得生猪饲养成本增加,影响农民购 买力。四是劳动力成本增加。调查中发现,不少农村劳动力已外出务工,没有多少人养猪,他们说,外出务工每天可获收入30—40元,一个月则有千元左右收 入,而在家养猪除了要成本、承担风险外,如果不是规模养殖除去成本根本没有什么收入。饲料企业也反映,生产工人的成本去年年底以来就有增加,饲料企业的生 产成本也有所增加,与农村养殖情况相一致。五是不排除其它因素。如股市看涨、公务员工资上涨、物价上涨、人们心理预期升高等,削减了投资养殖业的热情。

      我省生猪存栏急剧减少,但饲料销量并未如此大幅度下降,这是因为:一是上级组织的正确领导。全国饲料办、中国饲料工业协 会以及省畜牧水产局领导在饲料企业参加的各种会议上都指出,饲料行业是农业产业化的排头兵,与农民是一条战线的战友。肉价上涨、饲料上涨具有周期性波动的 正常反映,一定幅度的上涨对保护农民养猪积极性有好处。温家宝总理在陕西视察时就指出:“让农民养猪能挣钱,城里人特别是低收入家庭又吃得起肉”,道出了 肉价涨落的“和谐”原则。据调查,我省饲料企业在饲料原料价格加权平均上涨20%左右的情况下,饲料销价上涨不到10%,可见,饲料企业在关键时刻还是作 出了让利决策,帮助农民渡过难关。唐人神集团仅上涨6%,浏阳河饲料公司销价不升反降。二是部分饲料企业对原料价格高价位运行态势已有预测,利用集团采购 优势较低价格购进了一批大宗原料,增强了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三是饲料产品结构不断调整优化。不少饲料企业在低速时期调整生产品种,以中低档次的饲料产品 为主。有的开发高科技产品,配方更科学,效价更为提高。全省来看,东方不亮西方亮,鱼配合饲料增长幅度最大,鸡鸭料也有所上升。四是一批新增的饲料企业异 军突起。2006年,我省新建和技改万吨以上的饲料生产企业27家,投资5.64亿元,新增单班生产能力118万吨。如唐人神集团分别在常德、益阳、衡 阳、怀化、邵阳建厂;衡阳环球、浏阳河、湖南大北农、海大、双佳、湘北等一批本土企业以及长沙普瑞纳、希杰、大成、加大等一批外埠企业纷纷投资建厂,投产 以来,销量不容小视。因此,从单个企业来看,全省绝大部分饲料企业销量下降,但从全省总体来看,由于新增企业及产能的增加,减缓了滑坡程度,使得全省饲料 销量下降幅度不大。

    3. 存在问题

    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动物疫情的冲击。广大养殖户已对去年的疫情心有余悸。今年各级动物防疫 机构正在对存栏猪打防疫针,但疫苗供应偏紧,恐有疏漏。二是饲料原料价格持续上涨导致成本增加。对饲料企业和养殖户均有不利影响。公路“治超”行动本已导 致饲料企业运输成本增加,饲料原料价格上涨又加剧挤占了饲料企业盈利空间。三是小型企业偏多。我省657家企业中,规模以上企业不到200家。全省大部分 饲料企业规模小、生产能力弱,还有一部分是前店后厂或自配饲料的作坊式生产。造成这种“小而散”的落后生产经营模式,主要是由于饲料行业进入门槛低。这种 落后生产经营模式不从根本上解决,饲料业的规模效益就不能提高,饲料资源浪费就不能避免,饲料市场无序竞争就不能有效整治。四是饲料加工能力远远大于实际 产量。据调查,大部分饲料企业实际产量只占生产能力的一半,开工不足制约着全行业效益的提升。五是饲料科技投入少、产品科技含量较低。面对诺大一个产业, 国家和企业对饲料科技投入不足,大型饲料企业科研开发投入也不到1%,这不利于饲料行业整体科技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安全、绿色、环保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产 品的开发和推广。六是同质化程度高,价格竞争激烈。饲料产品在科技含量普遍不高的情况下,同质化程度却较高。一些企业仍以价格竞争作为主要手段,导致资源 浪费的产品质量提升乏力。

    4. 未来走势

    在8月份玉米产量确认之前,玉米市场仍受天气因素左右,玉米价格仍持续在高价位运行。

    随着对疫情的有效控制,养殖户对疫情的恐惧减少,补栏积极性增加。猪价无大幅回落,也提升养殖户补栏养殖信心。

    综上,预计9月份后饲料销量将提升,但饲料原料价格仍处高价位运行,不会大幅度回落。

    5. 应对策略

    ① 建议国家调整产业政策,减少深加工玉米用量。如冻结用玉米生产燃料乙醇的新上项目,减少已生产的燃料乙醇补贴。用市场手段使这类企业成本增加,减少玉米用量。

    ② 建立养殖业长效保障体系。政府应制定措施扶持母猪和种猪生产,对母猪饲养给予适当补贴;同时建立疫病防疫体系,将防疫体系纳入政府公共安全体系;建立养殖 业保险体系,设立扶持基金,形成一个长效的生猪养殖业保障体系。同时政府应对城市低收入人群采取提高最低生活保障、(肉价)补贴低保户等措施应对。

    ③ 加大力度控制疫情,消除养殖户的恐慌。摸清疫情病原,研发高效疫苗,组织严密的防疫工作,及时控制新近零星疫情发生点。

    ④ 增加投入,建立安全、优质、高效的饲料工业生产体系。研发安全绿色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产品,提高产品科技含量,集结科学、智能化的管理技术,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⑤ 充分发挥市场经济“双面刃”作用。肉价上涨,将刺激农民养猪积极性,饲料工业如果能紧跟形势,作出积极的反应,顺势而为,是能够在这次风波后占领更多的市 场份额的。如大中型企业利用规模、价格、质量优势挤占小型饲料企业特别是自配料生产企业的原有市场。按照农业部《饲料生产企业审查办法》,严格审查发证, 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同时,利用市场法则促使散小差企业退出饲料市场,促进企业结构的优化。

    ⑥ 积极发展“公司+农户”、“公司+基地”、“饲料厂+协会”等形式的经济共同体,稳步拓展市场。这些经济共同体能增强饲料企业与养殖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真正形成“在富同享、有难同当、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成为饲料企业稳步拓展市场的有效模式。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