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玉米市场行情趋于稳定,前期推动价格上涨的力量有所减弱,而抑制价格的空方力量开始加强,多空双方处于相互绞力之中,但从目前情况看,多空双方利量相对均衡,价格走势平稳,具体分析如下:
利好因素:
主产区出现干旱天气,市场看多人气不减
近期市场传言中国华北地区天气干旱,玉米作物播种和早期出苗受到不利的影响。3月份以来河南降雨比过去两年均值低了70%,本月预期也不会出现显著降雨。如果中国玉米产区的天气继续干旱下去,这可能导致产量达不到当前的预期水平,有助于支持玉米市场增加风险升水。
根据中国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说进入5月份以来,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降水稀少,高温和大风天气频繁,对农耕极其不利。黄淮西部、华北大部、东北西部和南部、西北东北部基本无有效降水,耕地土壤墒情急剧下降,抗旱水源短缺,对春播及田间农作物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一些地区人畜饮水出现困难。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共计有1.67 亿亩耕地受旱,481 万人和484 万头牲畜饮水困难,部分地区旱情严重。
乙醇燃料年产量持续增长,市场推动力量充足
据国家某高官表示,到2010 年,我国燃料乙醇的年产量可以达到200万吨,到2020年达到1000万吨。他同时表示,国家正在制定相关法规政策,规范燃料乙醇的生产,合理推广车用乙醇。据了解,燃料乙醇主要依靠玉米等粮食作物加工,目前在美国、巴西等国家,喝乙醇的汽车已经占到很高比例,其中巴西的乙醇燃料汽车已达到1550 万辆。
饲料养殖户补栏积极性提高,玉米饲用消费增长快
近期,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养殖户的补栏积极性明显提高,主要原因大于养殖效益大幅上升,一些规模化养猪场从中获利较多。据了解,目前部分地区猪苗价格快速上涨,已经达到近十年新高,由于看好下半年猪价,其更倾向于自繁自养,打算近期增加补栏量,类似情况在眼下市场较为普遍,受此现象影响,广东、湖北、湖南、江西、四川、云南等地一些大型饲料企业的猪饲料销量环比均增长了10-20%,国内玉米饲用消费缓慢增长,对玉米价格仍有一定拉升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国内猪价呈现出区域性下滑行情,跌幅集中在0.2-0.5元/斤,但目前国内母猪、仔猪与活猪存栏量同比均明显下降,市场供应量的恢复尚须时日。而且,由于最近国内猪价疯涨,部分地区农户和养殖业已开始提前出栏生猪,这可能导致后期猪肉实际市场供应量增幅有限,同时后期生猪存栏量将进一步减少,猪价能否再次暴涨,值得密切关注。
利空因素:
深加工企业需求减缓,价格领涨效应减弱
随着玉米现价上涨,近期国内部分产区深加工销售情况并不理想,部分深加工因玉米及小麦价格相对偏高,经营状况不理想,特别是酒精企业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部分深加工的采购需求减缓,整体仍会对玉米市场产生一定影响。且由于畜禽副产品价格上涨过快,国务院近期已明确发文表示今后将严格控制玉米深加工盲目发展。各地要停止新建、扩建玉米深加工项目,并对在建项目进行全面清理。
新麦上市部分替代玉米消费,抑制价格走强
目前,全国小麦收割进度已经过半,部分地区开始少量上市。而由于眼下国内玉米市场价格现已涨至阶段性高位水平,以致一些地区玉米与新小麦价差偏大,这使新小麦普遍受到饲料企业的青睐。据了解,目前四川成都地区新小麦收购价为1460元-1480 元,饲料厂进厂价为1500元-1520元。而当地玉米进厂价约为1720元,两者价差每吨200元左右。湖北随州新小麦收购价为1360元-1380元,武汉地区新小麦进厂价为1320元,玉米进厂价为1700元左右,小麦与玉米价差高达每吨380 元。一般来说,小麦与玉米价差达到每吨60 元以上,饲料企业考虑使用小麦替代玉米来生产饲料,若价差超过100元,替代较为积极。为此,随着黄淮、华北冬小麦收割全面推进,以及南方饲料企业的广泛使用,新小麦替代玉米将普遍展开,并形成替代趋势。同时,新小麦价格也将有所拉升,而玉米市场涨势将相对有所趋缓。如果玉米价格继续上涨,小麦的消费将会进一步增加。替代品种后市可能限制玉米的上涨空间。
国内玉米将扩大种植面积,消息面不利价格走强
据权威机构预计,2006年中国玉米的播种面积为2693万公顷,较2005年增长57万公顷,增幅为2.15%。玉米产量预计为14548万吨,较2005 年的13937万吨增长611 万吨,增幅为4.38%。2007 年中国玉米播种面积为2760 万公顷,与上月预测持平,较上年的2693万公顷增加67 万公顷,增幅2.50%,主要原因是玉米种植效益高于大豆,使一部分大豆播种面积转移到玉米中。在天气状况基本正常的情况下,预计2007年中国玉米的产量为14700 万吨,与上月预测持平,较上年14548 万吨增长152 万吨,增幅1.04%。
综合分析,国内产区随着农民玉米留存量的不断下降,同时玉米水分含量进一步降低,农民惜售心理与日俱增。南方销区大多玉米库存量相对偏低,存在一定的补库需要。这样使得我国玉米购销市场短期出现区域性偏紧。同时,近期国内禽肉价格出现恢复性上涨,养殖行业的利润逐渐走高,养殖业复苏加快迹象明显。养殖业的好转,后期很可能带来饲料需求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