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市场 » 正文

全球饲粮周要闻:天气市动荡剧烈 关注下周供需报告

  作者: 来源: 日期:2007-06-11  
     6月11日消息:截至6月8日的一周,全球玉米市场大多下跌,这主要因为美国玉米作物状况好于市场预期,而且美国玉米种植带尚未出现实质性的天气威胁,导致玉米价格出现回落。

    周线图上,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近期玉米合约比一周前每吨下跌1.9美元,美湾玉米现货报价下跌5.4美元。欧洲玉米价格每吨上涨3欧元,阿根廷玉米出口报价收平,大连玉米期货收低0.9美元。

    过去一周玉米市场延续了近期震荡剧烈的天气市特点。今年美国玉米的生长开端不错,优良率已经连续三周保持在78%的高点。除了美国东南部以及中西部玉米种植带东部地区天气炎热干燥之外,其他地区的作物生长状况良好,因此短线来说并不支持玉米期价继续增添风险升水。假如天公继续作美,未来四到五周里仍然没有出现严重威胁作物的天气,那么CBOT玉米继续震荡下行,并且跌至两个月来箱体下沿的风险将会加大。

    然而,即使是最看空的空头,也不能否认玉米生长季节只是刚刚开始,关键的扬花期尚未到来,不能排除天气变得炎热干燥导致作物状况变差。我们注意到美国全国海洋大气管理局(NOAA)本周警告说,未来一至两个月里将出现拉尼娜天气,而这正好跨越玉米作物的关键生长期。如果拉尼娜天气导致玉米种植带东部的天气更加炎热干燥,玉米单产水平低于潜力水平,这很可能成为玉米期货突破箱体上沿的导火索。这种不确定性有助于支持玉米期货价格维持在箱体的高端运行。简而言之,尽管短期缺乏利多的天气题材,在玉米作物度过扬花期之前,CBOT玉米市场的震荡局势在所难免,远期月份的玉米期价仍然随时有可能挑战400美分的阻力。

    我们再来看看中国。周日国内媒体援引中国国务院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徐锭明的话说,中国发展燃料乙醇应当重点推进“非粮”原料。另有报道说,国务院在6月7日召开的可再生能源会议上决定停止在建的粮食乙醇燃料项目。如果这些政策得到落实,意味着中国玉米在乙醇生产上的需求将非常有限,对国内玉米市场可能构成一些中长期的利空压力。不过,考虑到国内猪肉价格大涨,养殖业的玉米需求可能强劲增长,中国玉米的贸易格局仍将从净出口国转为净进口国,国内限制粮食乙醇燃料项目的政策并不一定导致玉米出口供应相应增长,因此对国际市场并没有多少利空影响。

    就下周来说,市场将会在周一迎来美国农业部的6月份供需报告。考虑到6月底将会出台今年的播种面积最终报告,加上玉米作物尚未进入关键的单产阶段,因此市场人士普遍认为这份报告可能不会对美国玉米产量和库存做显著的修正。市场消化完这份报告的影响后,很快就会把注意力重新集中在天气以及对单产的影响上来。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