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市场 » 正文

玉米成了紧俏货增产正当时 四川挖潜大有可为

  作者: 来源: 日期:2007-05-31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消息  玉米是养殖饲料的大头,目前在省内、国内以及国际市场上都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近来猪肉价格猛涨,除受供求关系影响外,玉米价格大涨也是一大内因。”昨(30)日,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全球玉米均出现了供需看紧的趋势,且将会持续相当长时间,作为养殖大省,我省玉米供需也异常严峻,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四川玉米还不够养猪”

    “我省现有的玉米年产量还不够养猪!”昨日,记者在省农业厅粮油处拿到了刚刚出炉的《关于加快发展我省玉米生产的意见》,《意见》中提到:我省玉米常年产量600万吨左右,每年调入玉米高达400-500万吨。

    在市场需求中,养殖需求量最大。“近年来,我省年出栏肉猪超过8500万头,以平均料肉3:1比例计算,每头猪均重100公斤,就需要饲料2550万吨左右。”省农科院研究员刘永红也用数据倒推出了我省养殖业常年消耗玉米的总量,“其中农民直接喂玉米的占比约占饲料总用量的3成,即750万吨;规模养殖约为500万头,约消耗150万吨的配合饲料,以配合饲料中60%的玉米占比算,又是90万吨,两项相加,年稳定消耗饲料玉米在840万吨左右。”

    除养殖外,我省每年用于酿酒、淀粉转化的玉米需要160万吨;直接食用和种子用量需要30万吨。

    国内外玉米供给趋紧

    四川调入玉米的难度可能会越来越大。

    从国内看,玉米供给已由供过于求转向供求平衡,并将可能出现供应不足。省农业厅粮油处副处长周孝强介绍。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玉米加工业增长迅猛。以国内玉米商品率最高的吉林省为例,截至2005年,玉米加工量已达到650万吨,占该省玉米总产量的34.2%。未来几年吉林省年加工玉米能力将达到2000万吨以上,而目前全省年总产量也不过1900万吨,届时玉米大省吉林将无玉米外运。

    来自国家农业部的信息也表明,2006年,我国玉米消费突破1.3亿吨,今年将达到1.4亿吨,与1.45亿吨的全国常年生产量“基本持平”。该信息预测,到2010年,产需缺口可能达到1500万吨左右。国际形势也不容乐观。作为全球最大的玉米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美国2005年用于生产燃料乙醇的玉米高达4200万吨,占国内消费总量的24%,并且还在不断增长,并将很快超过其玉米出口量。

    针对玉米供给全球趋紧的情况,今年4月,国家农业部向全国各地发出了《加快玉米生产发展的工作方案》,并指出,“必须立足国内生产,充分挖掘资源潜力,加快玉米生产发展。”

    四川挖潜大有可为

    “四川玉米需求想要走出困境,也必须立足自身、充分挖潜。”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挖潜之一是在产量上。目前我省玉米的平均亩产仅为360公斤/亩,相比美国600公斤/亩的产量还有很大差距。且在2006年1817万亩的玉米种植面积中,有近6成的种植面积低于全省的平均产量。即使这部分地区的亩产全部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周孝强认为,我省玉米也还有59万吨的增产潜力。

    挖潜之二是在间套和灌溉上。规范间套比例能增产11%左右,按照我省现有面积的70%计算,能增加50万吨左右的产量;此外,5成以上的二台土通过合理灌溉,每亩也能实现增产3成以上,能增产100万吨左右。

    上述三者相加,我省玉米能实现年增产200多万吨,总产量也将达到800多万吨,基本可以使我省玉米自给率能由目前的50%提高到70%。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