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市场 » 正文

东北玉米市场牛市运行特征继续显现

  作者: 来源: 日期:2007-05-30  
     前言:去年,东北玉米不但收获期有所推迟,新玉米批量脱粒上市也有所推后,导致玉米上市期间市场价格出现了反季上涨行情。而今年3月上旬,东北大部分地区出现特大暴雪,后期与常年比雨雪天气较为频繁,使得玉米水分难以明显下降。同时,今年烘干玉米又大多采用一次性烘干,不但水分含量难以达到国家标准,玉米糊粒也明显偏多。目前质理同比有所下降。由于今年东北玉米水分因天气原因未能及时降低,致使农民留存玉米和深加工企业库存玉米霉变现象较为严重,不但导致农民销保玉米出现困难,还使这些霉变玉米失去应有价值。更值得关注的是玉米货源相对减少,后期深加工企业收购有关内玉米采购货源将趋紧,并可能出现抬价竞争收购局面。后期东北玉米将成为国内购销市场玉米价格风向标。  

    

    由于去年东北玉米播种期偏晚,加上受低温多雨天气影响,玉米生长期有所延后,收割相对推迟了一周左右。而自去年入冬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的明显偏高,出现较为明显暖冬气候,特别是春节前后,东北地区持续高温多雨雪天气,又使东北玉米批量脱粒上市推迟。今年3月上旬,东北大部分地区出现特大暴雪,使得玉米水分难以下降,水分含量同比明显偏高。而随着气温回暖,湿玉米存放保管难度增大,这样深加工企业高水分玉米难以大量收购,烘干塔一般采取一次性烘干,使得烘干玉米质量相对明显降低。同时由于今年东北玉米上市期间,雨雪天气频繁,不利于玉米降水和销售,加上部分农民玉米盲目惜售,而又缺乏良好的保管设施和条件,导致目前一些玉米霉变率同比大幅增加,这将使后期东北标准品玉米货源相对有所不足,可能出现区域性用粮企业、收购主体争夺粮源,促动价格攀升,并使玉米质量价差明显扩大,具体分析如下:

    一、雨雪天气频繁,玉米水分含量居高不下。今年春季,东北地区雨雪天气较多,且短期内降水量同比明显偏多,并出现特大暴雪天气。由于东北农民习惯将玉米露天存放,大雪覆盖,不但使玉米水分不能散发,且冰雪融化,玉米水分含量将相对增高。3月中上旬,吉林多数地区玉米水分仍在30%以上,局部水分高达35%-37%,深加工企业收购的玉米水分达到33%左右,东北玉米水分居高不下,致使农民留存玉米以及深加工企业库存的高水分玉米面临霉变威胁。

    二、由于采用一次性烘干,玉米质量相对偏差。去年东北新季玉米上市期间,由于国内玉米出口短期强劲增长,以致出现与深加工企业、贸易商等收购主体展开争夺货源、抬价竞争收购玉米,出现短期货源紧、市场价格大幅攀升现象。由于购销市场短期玉米畅销,价格大涨,这样使得湿玉米大多采用一次性烘干。一般情况下,玉米水分含量达到30%以上,应采用二次烘干为好,这样不但玉米水分含量可以降至安全标准,且玉米糊粒少质量较好。然而,由于今年东北一些地区雨水相对偏多,玉米水分含量多数在33%-35%,为此,采取一次性烘干,使得大多数烘干玉米水分在15%左右,表面上玉米水分并不明显偏高。但存放以后或运抵南方,部分玉米水分有回升现象,容易出现结块和霉变。另外,一次性烘干的玉米糊粒也相对明显增多,玉米质量不均衡,且部分营养成分被损害,相地晾晒玉米质量明显偏差。

    三、标准品玉米货源减少,农民惜售心理增强。近期,随着气温明显升高,东北地区烘干塔已经停止作业,目前东北玉米采取自然晾晒降水。然而,近期东北一些主产区仍不断出现降雨过程,这使农民玉米难以及时晾晒,造成许多玉米出现不同程度霉变。据了解,目前吉林大成、黄龙大型深加工企业玉米挂牌价1470-1480元/吨,水分含量14%。由于目前农民出售玉米多数霉变率在3.5%-6.5%,且收购量相对前期大幅减少。据了解,长春大成一车间日收购玉米量仅为400吨左右,但仍有三分之一左右玉米退车,主要是近期玉米价格持续攀升,农民心理期望值较高,而质量较好的标准品玉米货源更少,农民对目前销售的玉米收购价格不认可。其次,另有一些玉米霉变率过高,用粮企业又无法接收而退车。

    四、各收购主体、用粮企业将争夺粮源,玉米质量价差将扩大。今年由于东北玉米上市期间收购价格反季节性上涨,使和有关用粮企业和农民买涨卖跌心理加剧。由于收购的玉米水分明显偏高,造成后期霉变现象相比往年加重。虽然,目前东北玉米收购价格仍然维持在1350元/吨-1540元/吨高位水平,同比价格仍每吨高了180-240元,但大型深加工企业玉米日收购量已经从前期的3000-4000吨,降至现在的400-600吨。

    由于目前东北大部分地区农民玉米留存量现已减少至10%-15%,而农民对质量好的玉米又较为惜售,这不但使得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量普遍难以满足当日生产所需。而且,由于目前标准品玉米货源较少,这样东北收购主体和国内用粮企业争夺粮源现象将趋于加重,玉米质量价差也明显扩大。

    五、后期关内玉米采购将集中转向东北。由于目前华北、黄淮部分产区农民玉米现已降至底部,这样关内玉米采购后期将集中转向东北。东北地区将逐渐成为国内玉米采购中心,以致后期不但东北地区玉米供应量偏紧,争夺货源现象加剧,铁路运输也将更趋紧张,而且,容易导致东北玉米价格强劲上扬。

    综上所述,由于今年东北地区雨雪天气频繁,玉米水分含量相对偏高,特别是在价格明显偏高的情况下,使得市场中烘干玉米又大多是一次性烘干,导致今年东北玉米质量较往年有所偏低。另外,由于玉米收获期间市场价格逆势走高,且农民惜售心理有增无减,使得用粮企业不断抬价收购,玉米成本抬升水分含量也相对偏高,农民留存玉米以及深加工企业库存玉米霉变现象较为严重。由于目前东北农民留存玉为量已大幅减少,而符合质量标准玉米相对更少,这使后期用粮企业争夺玉米粮源显得更为激烈,并促动玉米价格将继续呈现牛市运行特征。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