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粮食已经连续3年丰收,价格也在不断提高,加之取消农业税等反哺农业的措施实施,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比较高。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央还拿出大笔的财政补贴种粮,似乎没有必要也不合常理。但在笔者看来,要解决一些人“丰年粮贴”的疑问,不妨先看看近期的“肉价飞涨”。
“五一”长假后,北京、上海、武汉、长沙等大城市猪肉价格不断上涨,短短几个星期每公斤就涨了5元至8元。为此,各地接二连三出台了抑制肉价飙升的措施。
目前肉价之所以一路飞涨,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2005年到2006年上半年肉价低迷,养猪户大量减少生猪存栏数量。而多年来猪肉价格的涨跌已经呈现了钟摆式的“规律运动”:一旦猪肉价格上涨,养殖户就一哄而上增加养殖规模,导致供大于求,价格下跌;收益降低甚至亏本,养殖户又纷纷退出,导致供应紧张,价格上涨。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老百姓的收入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肉价上涨百姓虽有啧言,毕竟影响不大。但粮食稳定事关国家安全和百姓冷暖,如果仅仅是依靠“市场调节”,难免会重蹈“肉价飞涨”的覆辙。
事实上,保护农民种粮、鼓励农民种粮不仅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问题,也不仅是保护农民,可以说更大程度上还是保护城里人。因为,无论粮食如何紧张,种粮的农民首先会留足自给,然后才卖掉多余的,一旦出现粮食安全的问题,“难为无米之炊”的还是城市人。粮食丰产就可不给农民补贴,显然是短视行为。
多年来,中国为奋力实现工业化,农民提供低价粮食、原材料等,让城里人把建设先搞起来。而近几年国力增强,财政收入增加,到2006年超过3.9万亿,工业反哺农业也是应该的。如果心疼“丰年粮贴”而不见“肉价飞涨”,最终可能要吃“好了伤疤忘了疼”的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