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末至4月初,由于美国玉米意向播种面积远远超出市场预期,引发基金多头平仓,CBOT玉米大幅跳水。之后,由于播种面积尚不确定,加上天气的影响,CBOT玉米持续振荡整理。受CBOT行情影响,再加上国内养殖业持续低迷,深加工企业举步维艰,4月上旬大连玉米延续了前期弱势整理的格局,并在中期开始步入下跌通道,4月18日更是创出年内新低——1628元/吨。4月下旬之后,受供应压力减轻、现货价格上扬影响,大连玉米走出了一波反弹行情。
二、全球玉米供需关系分析
1.全球玉米供需偏紧格局继续维持
4月26日,国际谷物理事会(IGC)将其全球玉米产量较前期预测上调了1300万吨,预计2007/2008年度全球玉米产量有望达到7.46亿吨,较上年度增加5200万吨。其中,预计美国玉米种植面积将增加15%,美国玉米产量可能提高到3.15亿吨。IGC同时预计,由于工业消费增长较快,2007/2008年度全球玉米消费量为7.55亿吨,同比增加2900万吨。此外,IGC还预计由于玉米价格上涨过快,养殖业部分采用替代品,从而可能导致饲料用玉米消费量有所减少。由于消费量继续高于当年产量,IGC预计2007/2008年度末期的全球玉米库存将降至8500万吨的低点,较2006/2007年度末期减少900万吨,成为1977/1978年度以来的最低点。
美国农业部(USDA)发布的5月份月度报告与IGC报告趋势较为一致,USDA报告显示,2007/2008年度全球供需继续偏紧,但产需缺口较2006/2007年度有所缓解。USDA预测,2007/2008年度全球玉米产量为7.665亿吨,消费量为7.6945亿吨,期末库存为9025万吨。可见,2007/2008年度产量及消费量分别比上年度增加了7065万吨和4121万吨,因此,全球玉米产需缺口有所缩小,但期末库存却较上年度减少157万吨,主要是因为玉米种植效益大于大豆,美国和中国等主产国的玉米播种面积增加,但工业消费主要是以美国为首的燃料乙醇生产对玉米的强劲需求仍使消费量大幅调高。
总体而言,当前全球玉米库存消费比仍处于偏低水平,同时燃料乙醇等工业用玉米需求仍将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尽管新年度美国玉米播种面积将大幅增加,但最终全球玉米生产仍将产不足需,再考虑到天气因素,玉米产量的增长仍存在不确定因素,因此,全球玉米供需偏紧格局未变。
2.我国玉米供需基本平衡
我国粮食生产连续三年丰收,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发布的最新预测,2006/2007年度我国玉米产量为1.45亿吨,此前4月份的报告预测2006年玉米产量为1.444亿吨,玉米出口为350万吨,年度总消费量为1.445亿吨,考虑到国家近期再次发放的120万吨玉米出口配额,将玉米出口上调百万吨左右,由此可以认为,2006/2007年度玉米供需基本平衡。粮油信息中心还预测,2007/2008年度我国玉米产量可达1.47亿吨,较上年度增加152万吨,增幅达1.04%;2007/2008年度我国玉米饲料消费将增长300万吨左右,酒精消费增长50万吨左右,工业消费将增长200万吨左右;玉米出口下降为200万吨左右,由此推算,2007/2008年度我国玉米供需缺口约为50万吨。总体来看,2007/2008年度我国玉米供需略为偏紧,但缺口较小,难以支撑玉米大幅上涨。
三、玉米后期走势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1.燃料乙醇需求继续强劲增长,但市场分歧加大
1月中旬之后,国际原油市场逐渐走出前期跌势,振荡上行,目前已经站稳在60美元/桶之上,再次提振了美国、巴西、中国、日本等国对于燃料乙醇等清洁能源的兴趣,推广及使用力度也将加强。但国际上对于燃料乙醇应用前景的分歧也在加大,反对者认为,燃料乙醇生产过程中即消耗了大量的石化能源,此外,燃料乙醇使用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烟雾污染,因此,严格意义上说,燃料乙醇并不能算是清洁能源;另外,与传统石油燃料相比,生物能源成本较贵,同时,为了种植这些植物,大量的森林被砍伐,也将破坏生态环境。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玉米燃料乙醇生产国,美国现有111座乙醇工厂投入生产,产能为54.4亿加仑,而在建和扩建中的乙醇加工厂将使美国燃料乙醇产能增加62.2亿加仑,这至少要多消耗10亿蒲式耳玉米。美国农业部5月供需报告预测,2007/2008年度美国燃料乙醇将消耗玉米34亿蒲式耳,较前期的预测值上调了2亿蒲式耳,远高于2006/2007年度21.5亿蒲式耳的水平。总体上看,燃料乙醇仍是推动国际玉米价格上涨的主要引擎之一。
我国地少人多,为了保障粮食安全,新的国家政策规定我国燃料乙醇发展将坚持非粮为主,严格限制玉米转化燃料乙醇产能的扩大。目前,我国燃料乙醇生产每年转化的玉米大概为330万吨,仅占我国玉米产量的0.2%左右。另外,我国工业酒精生产主要集中于东北地区,由于去年年底玉米大幅上涨,国内酒精生产企业多数举步维艰,酒精生产采用替代品为生产原料的趋势增强。总体上看,由于我国燃料乙醇及酒精生产所用玉米占总产量比例有限,其对我国玉米价格的影响较前期已明显减弱。 2.气候主导性因素分析
由于玉米价格创美国10年新高,美国农业部发布的3月份播种意向调查显示,2007/2008年度美国农户将多播种1210万英亩玉米,达到9050万英亩,远高于市场预期。由于美国玉米播种期主要集中在每年的5月中上旬之前,之后播种的玉米产量将受到影响。目前,市场的关注焦点主要集中在玉米播种进度上,截至5月14日的一周,美国玉米播种了78%,较前一周增加了25%,因天气适宜,播种进度明显加快,玉米播种进度去年同期为83%,五年平均水平为78%。由于播种延迟将影响玉米单产,加上后期玉米的生长主要受天气因素主导,因此,当前和今后影响玉米价格波动的因素主要是天气因素。2006/2007年度全球玉米生长期内基本上风调雨顺,而2007/2008年度玉米生长的天气层面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天气多变将使后期玉米行情波动加大。
我国春播玉米约占1/3左右,主要集中在东北、内蒙古产区;黄淮产区主要以夏播玉米为主。一般春播玉米播种时间在4月下旬到5月中旬,夏播玉米一般在一个月后,即5月下旬到6月中旬之间播种。尽管玉米种植效益好于大豆,但我国可用耕地基本已处于饱和状态,2007年我国玉米播种面积将达到2760万公顷,较上一年度增加67万公顷,与美国播种面积相比,增幅有限。自4月下旬以来,东北产区基本维持晴好天气,利于播种,预计5月中下旬东北地区玉米播种将基本完成。随后夏播玉米也将陆续播种,国内玉米市场也将进入天气主导时期。
2006年年底,我国经历了历史上第二次暖冬,这样一来,我国发生自然灾害及农作物病虫害的概率就大为增加。根据国家气象中心的最新预测,2007年我国年景总体偏差,台风、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较常年偏重。而且我国粮食生产已经连续三年丰收,根据中国农业生产“两平一减一丰”的特点,今年粮食生产受灾的可能性也在增加。与美国玉米相比,国内玉米单产还有较大提高空间,此外优良种子的推广及农药和化肥的保驾护航也有助于我国玉米增产目标的实现,但作为农作物,玉米主要还是“靠天吃饭”。总体而言,天气的不确定因素将增加多头人气,5、6月份我国玉米价格大幅下跌的可能性较小,而上升的概率较大。
3.养殖业恢复启动,饲企补库需求加大
我国玉米消费70%左右集中于养殖业。农业部的监测信息显示,3月份全国玉米平均价格为1.54元,环比上涨2.0%,同比上涨20.3%;全国仔猪平均价格为每公斤12.68元,环比上涨3.4%,同比上涨42.8%;全国猪肉平均价格为14.50元,环比下降3.1%,同比上涨24.4%。总体而言,养猪业的养殖成本环比、同比均有所提高,养殖收益降低。但由于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生猪存栏量较低,猪肉价格上涨较快,我国猪粮比连续7个月高于5.5∶1的盈亏平衡点,其中3月份的猪粮比价仍达5.79∶1。
一季度,我国饲料大省广东省饲料产量271.6万吨,同比增长7%;其中猪料产量73万吨,同比下降4%;禽类料产量167万吨,同比增长15%。同期,全国饲料产量为2100多万吨,同比有所增长。总体上,国内饲料销售恢复较慢,从结构层面来看,我国养猪业还未完全恢复,而禽类养殖业恢复相对较快。
“五一”期间,受假日消费推动,我国多数地区生猪产品及禽蛋类产品价格再次攀升。节后由于生猪存栏量较低,国内生猪价格稳中有涨,部分省市接近甚至超过近年来的历史最高水平,近期国内生猪养殖盈利区间多在200—400元/头,处于高位区间,预计今后一段时期内猪产品及禽类产品价格仍将高位运行。受此影响,国内大中规模养殖企业补栏较为积极,但由于仔猪和玉米价格同期上涨,养殖成本增加,再加上近期广东、广西等省份猪疫病再现,散户及小规模养殖补栏谨慎,观望气氛浓厚。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禽流感高发期渐远,禽类养殖业的补栏积极性大大提高。总体而言,养殖业的完全恢复尚需时日,但短期内由于节前饲企备货较少,加上节后玉米现货价格上扬,深加工企业开始抢货,节后饲料补库需求将有所加大。
4.深加工企业积极收购
我国玉米深加工企业主要集中在东北三省,深加工企业主要集中在淀粉加工和燃料乙醇领域。2005年我国玉米工业消费达2500万吨,2006年又新上马了许多玉米加工项目,玉米加工产能急剧扩大。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玉米加工产能增长了40%,2006年我国的玉米加工产能从2005年的5000万吨提高到7000万吨,玉米工业消费量达到3500万吨,较2005年增加1000万吨。由于新增产能的释放,从长期来看,我国玉米工业消费仍将保持较快增长速度。
由于看涨后市,深加工企业补库积极,节后农民惜售心理增强,短期供需关系改善。“五一”节后我国深加工企业同贸易商一起争抢剩余玉米,深加工企业继续提价收购,由于市场玉米可供应量减少,日收购量为前期的30%—50%。节后我国东北、黄淮地区农民手中余粮仅存10%—20%,且这批玉米水分较低、易于储存、质量较好,同时新玉米上市尚需时日,短期不会构成压力。此外,我国CPI指数上涨过快,自2006年年底以来我国实际存款利率已经为负数,农民变现持币的动力减弱。
5.其他影响因素
自4月1日起,对东北地区经山海关站入关的稻谷、大米、小麦、小麦粉、玉米和大豆收取铁路建设基金,收取标准为每吨公里0.012元;近一年来国际运费大幅上涨,并已引起水运价格上涨,玉米的运输成本增加将对玉米价格上涨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此外,由于CPI指数上涨过快,国家宏观调控力度加强,抑制粮食类商品继续上行,加上我国冬小麦6月份收割,去年小麦至今仍占用大部分库容,届时小麦将面临较大上市压力,这将对玉米上行构成一定压力。
四、行情展望
尽管由于今年玉米春播面积大幅增加,CBOT玉米一直笼罩在空头气氛之中,但由于2006/2007年度全球玉米供需偏紧格局未变,同时2007/2008年度全球玉米供需继续维持紧平衡状态,再加上天气因素多变,因此不宜过分看空国际玉米。
2006/2007年度国内玉米供需基本平衡,基本面因素很难支撑玉米市场继续大幅上涨。但短期内,农民手中余粮减少,农民惜售心理增强,玉米可供应量减少,深加工企业及饲企补库积极,玉米消费需求增强,供需关系有所改善,后期玉米行情将有所转暖,大连玉米有望振荡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