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独家视点 » 正文

试论东北粮食物流节点园区化(上)

  作者: 来源: 日期:2007-04-06  
     摘要:粮食物流园区是依托交通区位优势,以现代粮食物流产业为主导性基础产业,融合现代粮食物流功能和技术的开放性粮食物流枢纽中心区,同时也是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大型、超大型共生企业群。虽然“粮食物流园区”是一个刚刚出现的创新范畴,但确实是萌生于改革开放条件下的一种新的粮食产业组织形态和发展趋势的现实反映,是对新时期社会主义粮食商品经济范畴的扩容和发展。东北地区作为当今中国最大的粮仓,又有大连、营口、丹东等众多重要口岸,海运、铁路、公路交通素称发达。近年来用世行贷款和国债资金建设的大连北良港与后方粮食中转库、国储库等现代化先进粮食物流设施及其配套项目,形成了世所瞩目的东北粮食走廊。如何使这条精品走廊不负众望,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就不但关系到东北地区乃至全国粮食安全大局,也关系到东北地区粮食产业的繁荣和发展。同时也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战略。本文以北良港为例,简明扼要地介绍了粮食物流节点园区化的科学内涵。强调指出,应努力通过优化结构、创新粮食流通体制和经营机制以打造现代粮食产业高地,整合粮食产业集群优势,培育粮食产业化经营的区位优势和新生长点,以大幅度提升粮食产业的现代化、专业化、国际化水准。

    “粮食物流园区”是指立足交通区位优势,以现代粮食物流产业为主导性基础产业,集粮食仓储运输、货运代理、展示交易、整理配送、检验检疫、市场信息等一系列现代化物流服务功能、技术手段于一体,兼容加工制造,实施综合经营,规模宏大、运作规范的开放性粮食物流枢纽中心区,同时也是符合环保要求的大型、超大型共生企业群。由此可见,所谓粮食物流节点园区化是一种凸显本质内涵的理论概括。也即具有区域性、全国性乃至一定程度国际性辐射功能的大型、超大型粮食物流节点,应当也可以实行园区化。对于中小型粮食物流节点而言,应视其区位优势大小,市场定位等多方面的客观实际情况而定,并非所有粮食物流节点,不分青红皂白一概实行园区化。

    一、顺应粮食安全发展战略的有效举措

    (一)北粮南下的集散基地

    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东部)已经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供给基地。据统计东北地区提供的商品粮约占全国商品粮的1/3。因而北粮南下已经成为屏障中国粮食安全的一道重要防线。但现实状况是,一旦粮食安全形势趋紧,则东北铁路运力不足往往成为北粮急需南下时的瓶颈。而位居交通枢纽地,特别如北良港这样的粮食物流节点通过园区化,则可以成为构建粮食大流通的强大支柱,从而有助于实现粮食产业现代化、国际化、集团化发展战略,以便在综合提升粮食物流园区整体水平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适应性强,应变力大的特长,要原粮有原粮,要成品粮也可即时加工。而且可以通过海运粮食南下应急,缓解铁路运力不敷需要的矛盾。即便在烟大铁路轮渡,东北东部铁路建设完成之后,由于海运在降低粮食物流运输成本上有特殊的效用,只要安排得当、调度有方,北良港这样的粮食物流节点仍将是北粮南下时不可或缺的一大通道。因而以园区化为契机,优化购销网点布局,完善购销网络体系,东北地区重要的区域性粮食物流节点就可以成为政府对粮食市场实施宏观调控时反映快捷、运作规范、导向力强,作用明显、效果比较理想的高密度物质载体,起到进一步夯实政府对粮食市场实施宏观调控物质基础的积极作用。

    (二)发展粮食外贸的“桥头堡”

    由中国人地矛盾趋紧的基本国情所决定,适当利用国际粮食市场资源增加国内粮食市场供给以及调节国内粮食市场品种结构,并进而开展有利于我的粮食进出口贸易,无疑已经成为新时期粮食流通新格局一个鲜明的时代特征。东北地区有比较充裕的大豆、玉米以及荞麦等小杂粮出口资源。东北大米在引领国内大米市场先声的同时,同样也具备出口的资源条件。进口以小麦为主的粮食品种,既可以充裕东北地区粮食市场供给,也可以南下充裕兄弟省份的粮食市场供给。但资源优势并不就自然形成经济优势,资源优势必须要恰当地转换为商品优势,才能够把潜在的资源优势通过市场实现应有的经济优势。粮食物流园区就是有利于实现这一转换的相宜舞台。事实上,大连北良港已经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粮食集散地,而且大体上也已形成粮食物流园区的基本格局。北良港拥有10万吨深水泊位的粮食专用码头与相应的仓储设施和其他先进的粮食物流技术装备,并规划有粮油、食品、饲料工业区。当今的北良港已经呈现给我们一幅现代化、专业化、国际化粮食物流园区的绚丽图画。只要加大向国内、外招商引资的力度,强化对资本要素,特别是对外资有吸引力的市场化功能,如增加保税功能等。则北良港就完全能够进一步发挥粮食物流基础产业优势,扩大幅射面、增强吸引力,以利于在国内粮食市场做大做强的同时,在WT0框架下坚持内强素质,外用规则,就一定能够做到不断强化对国际市场的渗透力度,拓展国际粮食贸易经营渠道,发挥东北地区粮食外贸“桥头堡”的导引作用。为积极利用国际粮食市场资源,调节国内粮食市场供求,屏障东北地区、乃至全国粮食安全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构建现代粮食产业高地的明智选择

    (一)优化结构、整合粮食产业集群优势

    物流产业是基础性产业,现代粮食物流产业的发展是粮食产业结构服务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现代粮食物流产业能够以其服务功能的广泛化、深度化创造出新的服务空间和新的市场空间。正是粮食物流产业创造外部经济这一特性,决定了它在粮食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过程中,能够对粮食产业结构与产业组织发挥相应的导向作用。在交通枢纽中心,这一特征已十分明显。现代粮食物流产业服务面广、兼容性强、承载力大、拉动效果好。不仅可以成为粮食产业的新经济增长点,而且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区域性基础产业、甚或是主导产业。因此,在江、海港区兴建或在存量资产基础上改建、扩建为粮食物流园区,不仅是缓解港口“瓶颈”的战略举措,同时也是塑造粮食产业高地的有效途径。

    构建粮食产业高地离不开有序集聚资本、技术、设备、人才等生产要素而形成产业集群优势。粮食产业集聚有利于集约化经营,有利于粮食产业生产技术现代化、高新化。这是因为,粮食产业集聚既可分享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以节约物流成本,也有助于通过分工细化提升专业化层次,促进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与资源整合的有效性,从而提升创新能力促进技术进步。

    当然,一般而言粮食产业并非高新产业。但高新技术在改造、武装、提升粮食产业的经营层次上却同样是大有用武之地的。事实上,产业无优劣,技术有强弱。粮食产业高地,一方面是在粮食物流网络新体系中居于关键性重要位置,另一方面有助于促进粮食产业高新化,以大幅度提高生产和物流效率。作为集约型粮食产业基地,粮食物流园区的规模经济效益和互补效应以及造市功能都将十分突出。因而规划建设粮食物流园区从根本上有利于创新环境的形成。创新环境主要包括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如交通区位优势、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导引产业集群,培育创新功能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此,以机制创新为动力,通过规划建设粮食物流园区,充分发挥协作生产力的积极作用,形成粮食产业供应链一体化,有效开辟第三利润源,强化市场竞争力,乃是当前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一条可行之途。与此同时,产业集聚所形成的协作生产力在相当程度上具有“造市”功能。因而在粮食物流园区建设基础上,只要经过适当的努力,创造一定的主客观条件就完全可以形成以粮食物流园区为依托的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粮食市场,创造出粮食产业的新天地。

    (作者;李全根 郭晓东 曹宝明 单位:南京财经大学粮食经济研究所)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