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市场 » 正文

内蒙古自治区玉米购销形势分析

  作者: 来源: 日期:2007-03-26  
     内蒙古自治区玉米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产量也有所提高,但随着农民种植成本的不断升高以及惜售问题的出现,玉米销售出现了一些新情况。记者最近在内蒙古采访了解到,去年玉米在喜获丰收的同时,价格从1.3元/公斤开秤后,一路上扬到目前的1.5元/公斤,且仍呈上扬之势。粮价的异常上涨引起强烈反响:种粮农民满心欢喜却惜售心理强烈,普遍持粮观望,养殖大户连喊吃不消,玉米加工企业面临重新洗牌。

    --面积增加、加工潜力大 产量尚有潜力可挖

    玉米是内蒙古自治区面积、产量最大的粮食作物。近5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年均玉米种植面积2262万亩,产量774万吨,占全区年均粮食总产的58%。2005年玉米种植面积增至2700万亩,总产量1050万吨,全区人均占有玉米440公斤,比上年增加43公斤。内蒙古自治区玉米产量在全国排第5位,玉米人均占有量仅次于吉林省列第二位。

    内蒙古玉米种植主要集中在东部四盟市和中西部地区。东部以通辽市为中心,包括赤峰市、兴安盟、呼伦贝尔市。东部四盟市地处“中国玉米带”,是国家重要的玉米生产基地,专用玉米淀粉率高达75%。特别是通辽黄玉米获得了国家原产地标记注册,在国内、国际市场享有较高声誉,加工转化潜力巨大。中西部以呼和浩特市为中心,包括包头市、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区的30%以上,主要产饲用玉米和加工专用玉米,不仅品质好,单产也较高。

    内蒙古自治区去年玉米生产形势总体看好,同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产量尚有潜力可挖。一是基础设施薄弱,防灾抗灾能力差。二是生产资料涨价,种植成本增加。去年各种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导致全区玉米平均每亩增加成本18.7元左右。三是资金短缺,农民贷款难,农业吸纳资金难,资金短缺成为制约内蒙古自治区玉米生产的重要因素。

    --内蒙古玉米种植成本及价格变化趋势分析

    目前影响玉米种植成本的主要因素有政策性补贴、减免税和生产资料价格等。2006年,内蒙古自治区发放粮食直补资金5.8亿元,良种补贴0.37亿元,农牧民人均增收45.6元。去年内蒙古全部减免农业税,减免农税补助资金5.8亿元。全区农牧民按1352万人计算,人均减负43元。去年由于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农民人均生产费用投入较上年多增加160元。全区农民按1177.6万人计算,由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全区农牧民人均减收139.1元。

    据一些基层粮食部门负责人分析,导致2006年玉米价格异常上涨的主要原因是:

    其一,全球供求趋紧,拉动期货价格上涨,反作用现货上涨。加之连续几年国内库存量下降,当年玉米产出仅满足当年需求,给人们造成心理预期。

    其二,由于去年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涨,农民种植成本增加,现有价格未达到农民预想的期望值,期盼后市卖高价。加之去年参与收购主体多元化,竞争激烈,对价格形成支撑,导致农民徘徊观望。

    其三,去年东部玉米比往年平均晚三四个周上市,导致玉米加工企业计划失灵,想先高价买一部分使农民手中的玉米早点脱粒,导致价格越高农民越不卖。

    其四,受运力影响,玉米销区形成间断性短缺,市场价格上扬,拉动产区价格上扬。

    其五,呼和浩特和通辽两大玉米加工中心区大量加工企业纷纷投产,产区玉米内耗急剧增加。尤其用玉米制作燃料乙醇的企业,把玉米紧紧和能源挂钩,导致价格上扬。

    其六,国储库储备粮集中轮换补库,时间紧,任务重,以高价刺激农民尽快出售。

    玉米价格异常上涨的态势会产生两种后果:一是玉米加工企业开始第一轮洗牌,一些产业链短、附加值低、抗风险能力差的小酒精、小淀粉加工企业将被淘汰出局,一部分未上马的小企业将胎死腹中。专家分析淀粉加工企业的盈亏平衡点在1.35元/公斤,超过这个价格肯定赔本。二是对农民增收有利并刺激农民明年大量种植玉米。但是农民市场信息不灵,惜售心理太强,越是高价越是不卖,看不到顶,等粮价回跌时再卖,就会错过商机,减少收入,造成增产不增收。此外“一米拽百价”,随着其他生活必需品的上涨,农民最后失去的可能比得到的多。

    采访中,一些基层干部、粮食部门负责人及玉米加工企业老板建议:一是各地在顺应市场的同时,要密切关注国内玉米价格变动,关注企业和银行,防止将风险转嫁到农民头上;二是要引导农民对自己合理的利润有准确把握,见好就卖,不要待价而沽,错失良机;三是对那些高耗能、低附加值、小规模的玉米加工企业要从严把关,不要让其搅浑水,一哄而起参与玉米行业的投入;四是国家应检验一些深加工企业加工能力方面的“水分”,有的企业为追求优惠政策,报的往往是设计规模,造成市场表现出原料缺口;五是国家应对国储库轮换补库出台具体政策,轮入时招标采购交割,轮出(卖)时公开拍卖,避免他们享有那么多优惠政策的条件下参与市场竞争,造成不公平;六是在出口配额的把关上,国家应权衡供求形势,考虑取消或限制出口粮食的优惠政策,必要时采取国储粮抛售平抑市场,以缓减国内玉米消费市场紧张局面。

    从市场收购情况看,目前内蒙古自治区玉米流通主要有以下四种去向:一是一些粮食经销企业边收潮粮、边烘、边出售;二是中央直属库与周边毗邻省国储库储备粮轮换补库;三是囤积后待价出售;四是加工企业和转化用粮企业收购自用。影响玉米市场价格的因素很多,总体来说,去年内蒙古自治区玉米价格异常上涨,反响强烈。

    --内蒙古玉米消费和加工情况

    内蒙古自治区玉米消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工业加工转化,二是过腹转化,三是流通调运出区外及出口。估计2006年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加工转化玉米260万吨,过腹转化玉米310万吨,农民自留200万吨,有300万-400万吨玉米可以调用。两个玉米生产集中区玉米消费结构略有不同。中西部地区,由于玉米工业加工和畜牧业发展迅猛,已由原来的玉米供给有余向产销平衡、供给不足转变。东部地区近2至3年内继续保有300万吨供给。

    近几年来,内蒙古自治区玉米加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玉米工业加工逐渐成为粮食产业的支柱和新亮点。玉米淀粉及深加工、酒精制造业、白酒制造业三条相对稳定的玉米加工途径基本形成,两个玉米发酵基地已具雏形,加工产品包括淀粉、淀粉糖、变性淀粉、酒精、酶制剂、调味品、药用、化工等八个系列100多个品种,深加工后附加值增加4倍-10倍。

    目前以玉米为原料的白酒加工企业65家,年产白酒11.7万吨,消耗玉米32万吨;酒精深加工企业3家,年产酒精4万吨,消耗玉米13.3万吨;玉米淀粉及谷氨酸加工企业5家,年产玉米淀粉43万吨、谷氨酸6万吨,消耗玉米74万吨;液糖等深加工企业4家,年产液糖14.5万吨,消耗玉米10.5万吨;以玉米芯为原料的活性炭加工企业3家、年产活性炭0.4万吨、消耗玉米芯0.4万吨;玉米糠醛加工企业4家,年产糠醛1.8万吨,消耗玉米芯11.5万吨;还有饲料加工企业95家,年产饲料200万吨,消耗玉米130万吨。玉米工业加工总量为315万吨,是2000年的3倍,工业加工率达20.5%。初步形成了以通辽为中心的东部玉米加工区和以呼市为中心的中西部玉米加工区。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