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气温升高,农民玉米面临霉变威胁。据中央气象台预报,近日吉林长春白天气温为4—5摄氏度,黑龙江哈尔滨气温为3—6摄氏度,22日均将升至11摄氏度左右,且后期气温仍将继续明显回升。目前吉林和黑龙江一些农民玉米水分约在30%—32%,少数一米水分高达35%左右。由于其它收购主体大多没有展开收购,目前仍以深加工企业收购为主,但由于同样存在保管难问题,加上节前收购高水分玉米库存尚未完全消化,目前湿玉米收购量受到制约,农民高水分玉米销售压力仍然较大。
其次,政府可能出台收购政策,加大玉米收购力度。由于目前我国饲料、养殖市场较为疲弱,饲用玉米消费仍然不畅;深加工企业经济效益大幅缩水,部分企业还出现限产和停产现象,工业玉米消费量增速减缓,东北玉米南下以及当地转化数量多数地区有所下降,为此,政府可能出台玉米收购政策,如2005年吉林省政府确定,从4月15日至5月15日,省内玉米购销企业和中储粮承储企业,按挂牌价1020元/吨,收购300万吨玉米,取得了较好成效,如果今年东北主产区也制定最低托市玉米收购价格,粮食部门定期、定量收购玉米,那将会有利于及时缓解农民玉米销售压力,支撑当前东北部分地区玉米市场弱势转强。
最后,东北局部地区粮库玉米开始收购,拉动市场价格止跌企稳。据了解,目前吉林局部地区粮库玉米已经开始收购,如吉林松原地区粮库收购资金已到位,玉米收购价为1080元/吨—1100元/吨,水分含量26%左右,折合14%水分玉米约1280元/吨左右。由于粮库进入市场恢复收购,虽然松原赛力事达、吉安生化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价为1040元/吨,水分30%,价格没有明显变化,但玉米水分含量有所放宽,实际价格相对有所提高。
总的来看,虽然目前东北地区玉米市场由于气温升高,玉米水分含量偏高影响,一些农民玉米面临销售压力和霉变威胁,但如果近期东北主产区出台玉米收购政策,粮食部门恢复并加大玉米收购力度,这将激活社会收购主体进行收购,购销市场将明显活跃,使得东北一米价格有望止跌回稳并趋于回升,有利于农民种植玉米积极性提高,促动春播玉米面积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