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前国内玉米市场价格动态。
黑龙江中部地区挂牌收购价格在0.48—0.51元/斤,水分27%--29%,较上周下跌0.01元/斤;西部地区挂牌收购价格在0.52—0.56元/斤,水分22--24%,较上周下跌0.005--0.01元/斤;东部地区挂牌收购价格在0.42—0.46元/斤。吉林德惠地区收购价为0.47元/斤,水分30%,较上周下跌0.01元/斤,总体来看,东北主产区购销仍比较清淡,各地市场价格较上周均有不同程度的小幅回落。
河北玉米价格稳中有涨,各市玉米收购价中,邯郸0.705元/斤,上涨0.005元/斤;张家口0.75元/斤,上涨0.005元/斤;保定0.70元/斤,上涨0.005元/斤;沧州0.71元/斤,上涨0.005元/斤;石家庄0.715元/斤,持平;衡水0.70元/斤,持平。山东德城区、平原、陵县、宁津、禹城等地个体粮商收购价为0.725-0.73元/斤,持平;青岛地区饲料厂收购价为0.76元/斤,与上周持平;深加工企业挂牌收购价在0.75元/斤-0.77元/斤,下跌0.005元/斤-0.01元/斤。
上海东北玉米到站价0.805-0.81元/斤,与上周持平;广西南宁0.87元/斤,较上周上涨0.005元/斤;南方销区各地玉米价格相对平稳,但到货量都不多,贸易商和饲料加工企业采购也不积极。
二、影响后市玉米价格的主要因素。
1、玉米深加工企业需求回升,缓解短期供应压力。
由于前期东北地区暴雪天气,深加工企业收购延误,目前玉米价格小幅回调,多数企业想趁此多收购一些。近日东北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明显放量,农民也由前期惜售转向积极销售留存的高水分玉米,所以近日出现了购销两旺的局面,价格也较稳定。深加工企业随着库存不断的消化和降低,后期采购活动还将会出现高潮,并刺激玉米行情再度走高。
2、饲料企业玉米需求仍不活跃。
由于节前我国受疫情影响以及春节期间集中出栏原因,目前畜禽存栏量相对去年同期大幅降低。当前养殖业依然低迷不振,玉米市场消费需求疲软,预计国内生猪存栏量同比降低30%-50%。肉鸡存栏降低20-30%,蛋鸡降低10-30%,加上山西、陕西和湖北等地出现疫情复发情况,这使国内畜禽补栏仍然观望,饲料企业玉米消费求疲软,节后补库相对迟缓。此外今年我国玉米价格同比增长200元/吨左右,由于木薯和玉米相比具有相近的能量,而价格较玉米每吨便宜200-400元,经过处理后木薯对玉米有较好的替代作用,这也对饲料用玉米的消费需求产生了一定抑制作用。
3、华北部分地区的基层收购点上调了收购价格,为日后的玉米价格奠定了基础。
从近期山东德州及周边地区玉米市场来看,由于基层收购点对后期市场行情普遍看好,其收购欲望相当强烈,一定程度上引发了玉米行情的上涨。
4、玉米种植成本的增加为后期玉米价格的底价奠定了较高的基础。
有分析人士称,今年东北地区的玉米种植成本增加了18-25%左右,华北黄淮地区增加了10%左右,这使得农民心中的玉米底价有所提高。农民惜售导致商业库存降低,将会对未来价格产生利多影响。
5、2006/2007年度我国玉米供求将继续呈现紧平衡状态,对玉米价格形成一定支撑。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预计2006/2007年度中国新增供给量将达到1.423亿吨,该年度总消费量预计达到 1.430亿吨,国内供需有70万吨的缺口,我国玉米需求继续增长,玉米库存继续下降,整体来看国内供应处于紧平衡的局面。
6、进入5月份之后,玉米进入青黄不接时期,其季节性将推动玉米价格上扬。
2006年新玉米上市前期,市场需求挖了约2个月的库存,这意味着今年5月份之际,国内玉米供需形势同比将更显得紧张,若届时产区天气再出现“风吹草动”,市场实际需求及预期将共同推动玉米价格大范围强劲上扬。
总体来看,国内玉米市场行情在短期内仍然会保持相对平稳,但中长期来看,走势仍将看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