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在连续三年粮食丰收后,粮价出现一定程度的上涨,引起社会各方关注。但对粮价为何上涨,粮价水平究竟多高合适,国家如何调控,众说纷纭、各执己见。笔者认为,2006年粮价上涨主要是政策性因素导致,而非市场因素。要继续保持粮价的适度稳定,应继续坚持和完善有关粮食政策,保持政策的相对稳定。否则,可能会重蹈历史覆辙,出现政策的恶性循环,影响粮食安全。
一、2006年粮价上涨并非粮食总量供不应求,主要是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成本拉动
2006年托市收购结束一个月后,即从11月份开始,小麦和稻谷价格开始逐渐上涨。主产区每市斤小麦收购价(以白小麦为例,下同)较11月上涨约5分钱左右(上涨6.9%),较最低收购价政策启动前(新粮上市前)上涨0.15元左右(上涨25%左右),目前基本稳定在1.52元/公斤左右;主产区稻谷(中晚稻)较11月上涨约6分钱(上涨约8.3%),较最低收购价政策启动前上涨0.10元左右(上涨15%),目前基本稳定在1.56元/公斤左右。
以往年度,往往粮食是量增价跌,增产不增收,2006年因最低收购价政策首次实现了粮食增产增收,目前价格不跌反涨。涨价主因,不是粮食供不应求,也不是国际粮价拉动(我国对小麦和稻谷进出口是严格控制的,国际市场对我国粮价虽有攀比效应,但无直接拉动作用),主要是最低收购价成本拉动。由于2006年最低收购价政策落实很到位,对低于最低收购价的农民粮食敞开收购,直接将粮价从收购前0.6元左右拉抬到0.7元左右,收购成本上升了约0.1元,使市场价稳定在最低收购价水平上,并推动以小麦和稻谷为原料的食品成本和价格上涨。收购结束后,由于市场粮源绝大部分掌握在国家手中,企业少量库存被逐渐消化,国家抛售的粮食难以满足市场需要,造成短期内市场供应不足,粮价在最低收购价基础上快速上涨。国家在增加竞卖数量和交易频率后,粮价迅速趋于稳定,上涨趋势已得到遏制,目前价格稳中略降。目前价位虽比前期有所上涨,但远低于2004年市场平均价,其中小麦低0.07元左右,稻谷低0.10元左右,总体上还是比较适度的,属于恢复性上涨。
二、正确判断粮价水平,促使粮价稳定在适度区间
粮价一头连农民收益,一头连居民消费,粮价高低对农民增收和居民消费影响都很大,甚至影响社会经济稳定。粮价究竟多高为宜?用什么来衡量?
衡量粮价水平是否合适,要同时兼顾两个因素,一是要让种粮农民获得合适的比较收益,愿意种粮,确保粮食安全;二是要考虑城镇居民承受力,不让粮价影响物价过多。根据这些因素和历史经验推测,粮价高出当前最低收购价水平2-3分钱比较合适(即小麦价格在0.74元左右,稻谷在0.76左右)。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首先,农民能接受,种粮积极性较高,粮食生产和安全不会受影响。这个价格水平下,农民种小麦和稻谷的成本收益率分别为29.07%(比去年提高8.7个百分点)、26.37%(与去年基本持平),但比种棉花(41.86%)等经济作物要低较多。其次,目前粮食价格水平城镇居民能承受,对物价指数影响不大。据初步测算,在其他商品价格不变下,粮价上涨1个百分点,拉动食品价格上涨0.08个百分点,带动CPI上升0.027个百分点(食品价格占CPI指数权重的33.2%)。粮价和CPI上升会增加城镇居民生活支出,对居民尤其是低收入居民生活有一定影响,但只要涨幅不大,居民一般能承受。第三,有利于迫使企业下一年积极入市收购,减轻中央财政负担。目前粮食市场正处于政府与商家价格博弈阶段。如果粮价低于最低收购价,商家就会购买国家低价粮食,而不入市收购,国家不但要产生大量价差亏损,下一年还可能被迫大量收购;如果坚持顺价销售,将价格稳定在略高于最低收购价水平,就会迫使企业下一年积极入市收购,活跃粮食市场。这样,既可以不发生销售价差亏损,又可以减轻下一年收购压力和中央财政负担。在目前顺价销售下,中央财政每年仍要负担大量利息费用补贴支出,总体算账是亏的,但由于没有销售价差亏损,中央财政负担减轻很多。
因此,今后粮价在合理价格水平基础上上下浮动5分钱左右都属正常波动,即将粮价稳定在0.72-0.8元之间(具体因各品种最低收购价水平不同略有差异)。当粮价低于当前最低收购价水平,就及时启动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国家入市收购,保护农民利益;当粮价接近0.8元时,就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调控粮价,防止误导农民盲目扩大种植以及过多影响城镇居民生活。
总体看来,由于目前国家掌握的小麦和稻谷库存非常充足,完全能满足市场需要,后期粮价不会再大幅上涨。只要继续坚持顺价销售原则,把握好竞卖节奏和数量,不断完善交易办法,应完全有能力调控和稳定市场。截至2006年11月底,我国小麦总库存量相当于目前我国城镇人口近两年半的口粮;稻谷库存量可以满足城镇人口近一年半的口粮供应,小麦和稻谷供应是有保证的。目前,大部分粮源都掌握在国家手中,国家公开竞卖的底价基本主导当前市场粮价。
三、继续完善粮食市场调控机制,促进农民增收,稳定城镇居民生活
(一)继续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体系及运作机制,建立以最低收购价为基础的粮食价格形成新机制,使粮食价格长期稳定在最低收购价水平上。从历年粮食改革成败的经验教训,我们可以得到启示,粮食政策宜保持相对稳定和连续性,不宜轻易调整,频繁变动。这样有利于稳定企业的市场预期,促进粮食的有序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应继续在现有政策框架内积极开拓思路,调整政策取向,转换运作机制,力争做到四两拨千斤,在尽量减轻中央财政负担的前提下,确保农民增产也增收。2006年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顺利,地方政府、农民和企业都很满意。目前这项政策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单一的粮食购销政策,实际上已转变为重要的财政支农、惠农政策,与农业税减免、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政策一样,深受农民欢迎,而且农民得利更大,看得见,摸得着。之所以取得这种政策效果,关键是财政补贴运作机制发生大的转变。一是中央财政支出的有力保障,直接促进了农民增收。2006年中央财政虽然花了不少钱,但效果好,直接促进农民增收100多亿元,花钱是值得的。同时,这样还能逐渐引导明年社会资金介入收购,将粮价逐渐稳定在最低收购价基础上。二是财政政策的变化,使顺价销售和市场调控有了保障,为建立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的长效机制奠定了基础。传统保护价敞开收购政策,限于当时中央财力,各级地方政府和企业要负担一定的政策成本。受自身利益驱动,粮食政策目标最终难以实现,粮食敞开收购不了,粮源垄断不了,顺价销售不了(各地政府和企业为减轻负担纷纷降价销售),市场稳定不了。而现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完全由中央财政负担,不再增加地方政府和企业任何负担,真正实现了“放开市场、敞开收购、封闭运行、顺价销售、保障供应、稳定粮价”的政策目标。只要按照这个政策目标和运作思路,继续完善现行政策和市场化运作机制,就可能逐步形成以最低收购价为基础的价格形成机制和市场竞争格局,长期促进粮价稳定,做到农民增产增收。
但要长期保持粮价稳定,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不再出现增产不增收的现象,下一步关键是要提前研究解决最低收购价粮食竞卖剩余库存的出路问题。目前最低收购价政策实际上是将市场上的部分企业商品粮源或市场上供过于求的剩余粮源集中到国家手中,从而达到市场的供求平衡和粮价的稳定。如果剩余库存粮食全部投放市场,粮价就会下跌。从目前竞卖成交情况分析,估计今年新粮上市前还要剩余大量最低收购价粮食难以销售。如果气候正常,估计今年粮食产量只会增不会减,新粮上市后还会收购粮食,届时库存将更大。因此现在这部分剩余库存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将会形成较大的仓容压力,影响后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顺利执行;而且库存长期积压,也可能出现新一轮粮食陈化,届时被迫降价销售,又会谷贱伤农。因此,急需提前研究对策,通过支持出口、加工转化等方式,尽快消化多余库存,促进粮食供求紧平衡,使粮价稳定在合理水平上。
(二)建立对弱势群体的财政适度补贴机制,确保这部分人群不因粮价过度上涨而影响正常生活。粮价是百价之基,粮价上涨促进农民增收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影响物价水平和城镇居民生活,尤其是低收入群体的生活。需要采取措施在粮价过度上涨时,对低收入群体生活支出增加部分予以适当补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5年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2234.2万人,如果每市斤粮价涨1毛钱,人均年补贴16元(人均口粮年消费约160市斤),共需年补贴35746万元。目前,居民生活比较稳定,社会反响不强烈,暂不需要补贴。但从长远考虑,需要建立一个应急补贴机制,一旦粮价上涨过多,对居民生活影响较大时,就对低收入群体进行适当补偿,确保社会稳定。
(作者: 张 玥 单位: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培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