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惠农政策增进农民种粮积极性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巩固、完善和加强支农惠农政策。增加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继续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进一步加大对财政困难县乡和产粮大县的支持力度。这些惠农政策将成为2007年保持和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有力保障。
自2004年以来,国家惠农政策不断出台,不但免除了农业税,种粮食还有各种补贴,到2006年的三年时间里,粮食生产不断取得新发展。国家政策好,农民种粮食能够增收,种粮积极性自然高涨,粮食播种面积逐年增加,再加上天公作美,所以才能连续三年获得大丰收。
首先,对于粮食生产的各种补贴,不少农民心里一直充满怀疑,认为那只是国家给农民的一点“甜头”,认为这个政策不会持久。但温家宝总理的讲话明确表示,这个补贴政策不但要继续下去,而且还要加大力度,增加补贴的投入,这必将更加激发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让农民坚定种粮的信心。
在农业大省吉林农村,经常听到农民们议论国家政策。“种经济作物的话,虽然回报高,但风险也大;如果继续种粮食,不知道能不能赚到钱。”言谈中,农民自己也在犹豫,但当记者问到关于补贴的话题,他们都表示,如果国家还能够给补贴,他们当然会继续种粮食,因为毕竟种粮食的风险小,加上国家给的补贴,也就有账可算了。
其次,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还明确指出要继续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这就相当于给很多农民吃了“定心丸”,让他们消除了“卖粮难”的担忧。
此外,温家宝总理还表示要加强对财政困难县乡、产粮大县的支持力度,也将坚定产粮大县、财政困难县一如既往发展粮食生产的信念。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历史上在农业上投入比例很大,经济发展速度相对滞后,很多人一度产生过不平衡心理。
--粮食市场价格走高,农民再次得到实惠
2006年,国内粮食市场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粮食产量连续三年大丰收的情况下,粮食价格不降反升,让农民在粮食产量丰收的基础上,价格上又获得一个丰收,这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坚定农民在2007年继续种粮食的信心。
来自吉林省农业委员会的一份调查显示:2006年11月15日吉林省新粮上市,玉米0.47元/斤,同比上升15.07%;粳稻0.94元/斤,上升6.02%;大豆价格同比略有下降。
“在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粮食价格却不断上涨,一个是受到国际市场粮价上涨的拉动,再就是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农业委员会主任王守臣详细分析了吉林省粮价上涨的原因。他说,2006年全球性粮食减产,国际市场粮价上升是拉动国内粮价上涨的大背景,其次国内粮食加工转化能力的提高,畜牧业的发展等也开始让粮食供求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他介绍说,这在东北表现得尤为明显,借着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契机,近两年来东北地区新上了很多大型玉米加工项目,粮食加工转化能力急剧提高,也在很大程度上拉动了粮价上涨。
粮食价格的上涨,特别是玉米、粳米市场价格的上扬,让广大种粮农民受益最多。吉林省德惠市郭家镇葛家村农民胡秀琴家里1.5公顷土地,2006年打了近2.5万斤玉米,不但产量比上年高,市场价格也比上年好,所以她已经把粮食卖掉了。“前年打了2万斤左右,去年能多打5000斤,按照每斤五毛钱计算就相当于多赚2500元。”她说:“价格上,前年这时候每斤玉米最高也就是四毛五分钱,可现在已经到五毛了,一斤多卖五分钱,加起来能比前年多赚3500元左右,相当于过去全年的纯收入了,以后当然还要种粮食了。”
--2007年国内粮食生产有望保持稳定
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拉动下,预计2007年农民种粮积极性会继续高涨,粮食播种面积会有所增加,在气候正常的情况下,国内粮食生产将总体保持稳定。
据农业部统计,2006年全国秋冬粮食播种面积预计稳定在3.88亿亩,其中冬小麦3.24亿亩,均与上年持平。同时,各地依靠科技主攻单产,预计全国优质专用冬小麦面积将比上年增加6.4%,如果气候不出现异常,2007年国内粮食产量将继续保持稳定。
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应适时做好宏观调控,确保国内粮食供需平衡,稳定粮价,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结合市场形势,运用托市粮销售对粮食市场进行调控。从国内粮食流通状况来看,国家通过托市收购控制了市场流通的大部分粮源,其销售的时间、数量和价格等都会对市场粮价产生重要影响。2006年11月中上旬,受到国家托市收购量大,出库销售未启动,农民存粮少,市场供求偏紧的影响,主产区小麦价格上涨,导致全国小麦市场价格普遍上扬,部分地区粮源开始紧张,国家及时拍卖托市小麦后,小麦市场价格才趋于稳定,这给2007年国家如何运用托市粮调节市场粮价积累了经验。
第二,国家应考虑充分利用国际市场,扩大粮食出口。紧紧抓住2006年全球性谷物减产,国际市场粮价上涨的契机,鼓励多出口一些小麦和大米,可以有效减轻国家托市粮库存的压力,减轻中央财政负担。利用国际市场,对国内粮食供求状况进行调节,实现国内粮食供求总量和品种结构的平衡及粮食市场的稳定。
第三,发展生物能源,适当转化部分粮食。随着国内粮食播种面积的增大及种粮科技含量的增加,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总体呈上升趋势。有专家估计,目前国内粮食产量已经达到5000亿公斤的阶段性水平,相对国内需求而言是过剩的,国家要保持供求平衡,除了出口外,还可以考虑加工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