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06,全国人大代表王守臣说:
全省粮食人均占有量达到1018.5公斤,连续25年位居全国之首。因为粮食增产34亿斤,据全省农村收益分配预测的情况,全省农民人均增收400元中,粮食增收170元。去年以来,政策增收空间缩小,市场粮价拉动、结构调整增收起主导作用。
实现温饱,曾经是我们这个人口大国几千年来的一个梦想。大家都知道,吉林省有着国家粮食市场“稳压器”的称号。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仓。但就在过去的二十年中,恰恰就是玉米这个“铁杆庄稼”却让吉林人的腰杆硬不起来。粮食大量积压,谷贱伤农,吉林农民收入水平由1984年的全国第四位,下滑到了2003年的第十五位。作为农业大省和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在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承受着储粮难、卖粮难、补贴难的巨大压力。粮食问题会成为制约吉林经济发展的最大包袱。
但是如今,“玉米”这一困扰吉林省二十年的愁疙瘩,有了另一种结果。最近几年间,我省谋划了一场玉米经济的变革。小小的玉米通过工业拉动,催生出饲料业、畜牧业、食品业、石化业等大产业。
如今,吉林省已经有1300多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其中不少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在世界处于领导地位。全国人大代表王守臣说:
农产品加工业不仅与汽车、石化三足鼎立,而且成为领跑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使粮食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不仅有效化解了多年卖粮难问题,而且拉动了市场粮价不断攀升,实现农业增产增收。
吉林省优势的农业资源逐渐转变成吉林省的经济优势,在这个转化的过程当中,也促进了城市和乡村,工业和农业之间的互动和拉动。全国人大代表王云坤已经在吉林工作了将近四十年。对此深有体会,他说:
现在我们真正从心眼里觉得必须拉动农业生产。这就促进了商品粮基地名符其实,确保粮食安全。今天我们更主要的是把重点就是放在粮食如何增产的问题上,这个事情很痛快,就是走出了一条路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