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暖将给农业生产带来哪些影响?利大还是弊大?记者为此采访了有关专家。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司长宋连春称,冬季气温偏高将给农业生产带来双重影响。气温偏高有利于虫卵、病菌越冬,易导致春季病虫害蔓延。同时由于北方地区冬季气候干燥,还会造成土壤失墒,有可能引发部分地区的春旱。另一方面,气温偏高有利于土地热量积累,对南方油菜等冬作物生长发育产生有利影响。黑龙江省生物防治站的有关专家的分析也显示,气候变暖给病菌存活和害虫越冬提供了有利条件,很可能给2007年春天的农业生产带来非常不利影响。
气候变暖导致的厄尔尼诺现象,则给农业生产带来更深层的影响。气候专家表示,在遭遇厄尔尼诺时,我国往往出现南涝北旱,冬季温度偏高的几率较大,1998年就是典型的“厄尔尼诺年”。据江苏省气象部门监测,从去年12月到今年1月,这个省的气温明显偏高,这是受厄尔尼诺影响的明显表现。气候专家对此认为,在厄尔尼诺现象影响下,春季容易出现连续阴雨天气,影响粮食作物生长,甚至导致减产。
不久前,科技部、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等六部门发布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指出,很可能在未来50年至80年使全国平均温度升高2至3摄氏度,平均降水量虽然会增加7%至10%,但并不能改变干旱化的趋势,特别是北方干旱化的趋势。由于气候变暖使农业需水量加大,供水的地区差异也会加大,为适应生产条件的变化,农业成本和投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
气候专家说,气候变化将对中国的农业生产产生重大影响。如不采取任何措施,到21世纪后半期,我国主要农作物,如小麦、水稻和玉米的产量最多可下降37%。牧业方面,气候变化导致的干旱化趋势,使半干旱地区潜在荒漠化趋势增大,草原界限可能扩大,高山草地面积减少,草原承载力和载畜量的分布格局会发生较大变化。
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2月份我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新疆北部和西部、内蒙古中西部、甘肃中东部、宁夏、青海东部、长江中下游大部、江南中西部及西南东部等地降水偏多。气象专家建议,西北和内蒙古牧区要加强牲畜防寒保暖,防御牧区雪灾等灾害,确保弱畜、幼畜安全越冬。北方冬麦区大部自1月以来雨雪持续偏少,墒情有所下降,各地要及早做好抗旱准备,以避免春旱发生。“立春”将至,各地应根据天气变化,适时耙麦、中耕保墒,有条件的地区可施有机肥,以增温保墒,促进冬小麦适时返青生长。
专家说,气候变暖导致的去年夏季高温和暖秋影响我国农业生产
新华社北京电
因人类活动而产生的全球气候变暖现象对农业生产正产生越来越多的影响。国家气象中心生态与农业气象专家吕厚荃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去年川渝地区的伏旱高温,以及秋季冬作物区大部气温偏高,对作物生长影响较大。
吕厚荃说,2006年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的灾害性天气主要是川渝地区的伏旱高温。重庆、四川的伏旱分别为百年一遇和1951年以来最为严重的年份,具有发生时间早、持续时间长、出现范围广、灾害强度大、危害程度重的特点。伏旱的始期出现在7月上旬,比常年偏早10~20天,至9月上旬才结束。
吕厚荃说,夏季的异常高温是导致旱情迅速发展、危害程度加重的主要因素。2006年旱区大部超过35摄氏度高温日数为30~55天,部分地区超过40摄氏度的高温日数达10天以上,甚至突破44摄氏度。四川东部、重庆大部7月至8月中旬的降水量偏少程度、高温持续时间与强度均达到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期极值。干旱强度和范围明显大于往年,波及了四川122个县市、重庆34个区县,几乎覆盖了整个四川盆区,无论是强度、范围、持续时间均超过历史同期。作物遭受高温、干旱的双重危害,导致结实和灌浆不良,粮食减产500万吨以上。经济作物的产量、品质也有所下降。同时,农业基础设施也损毁严重,对农业的持续发展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吕厚荃称,2006年秋季我国冬作物区大部气温明显高于常年同期,暖秋使北方冬麦区小麦冬前生长较快,部分地区出现旺长现象,抗寒能力差,遇强降温有可能会出现冻害。特别是一些墒情差的地区,麦田不能严实封冻,出现大风降温时,易形成冻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