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点菜”政府引导——农民谈培养新型农民
记者苏万明、刘宝森自山东报道:记者近日在山东采访发现,许多农民迫切需要学科技,强烈希望当有技术、知信息的“新型农民”。“政府应该根据农民的具体需要,对农民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44岁的山东省广饶县陈官乡芦里村村支书李学功说。
去年,广饶县实施农民“点菜式”培训,一共选派了251名农民,在跟他们签订了带动本村农民增收“军令状”之后,前往山东农业大学“进修”,根据农民报名情况,政府和学校共确定了水产、畜牧、林果、蔬菜、粮棉五个培训班。“以前种蒜都是靠老经验,既不晒种也不选种,管理也落后。比如,以前播种后浇水,不敢马上盖膜,担心烂种;其实应该马上盖膜,以提高温度,这样苗才壮产量才高。还有,快提蒜薹时应多用有机肥和一些微量元素防断。掌握这些知识后,蒜薹亩产由原来的500公斤提高到现在的550公斤,每亩地增收400元左右。”李学功说。
山东省博兴县曹王镇张家村张荣传等村民认为,农民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家庭加入了农机合作组织,就希望知道农机经营、维修等知识,有的家庭有蔬菜大棚,就很希望了解大棚防虫害等有关技术。“希望政府把有限的科技特派员力量集中起来,根据村民的实际需要展开更有效的培训。”张荣传说。
寿光市西侯村菜农宋景国经营着两个蔬菜大棚。他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符合老百姓的需求。当前,像他一样的很多菜农信息来源仍然不是十分通畅,特别是市场信息。今年冬季,一些菜的价格与往年相比下降了一半,其中有天气的原因,也与对市场把握不准有关,农民种菜往往只看去年价格,什么菜价格高就种什么,缺乏科学的市场供求预测。他认为,农民最需要的除了生产技术外就是对市场信息的把握,处理好产和销的关系,农民就能增收。
寿光市农业局副局长李明光说,中央一号文件让他们这些基层农业工作者感到振奋,对农业的发展充满信心。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让农民成为既懂技术又懂市场营销的农业经营者,体现了中央对“三农”发展的关心。寿光下一步将把农业生产技术和市场信息作为重要培训内容,通过视频、电视网、互联网等方式向农民传播。
湖北:用现代科技改造农业 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
记者郭嘉轩自湖北报道:湖北省沙洋县官镇大文村农民徐正权对记者说,去年家里种了80亩“鄂香1号”优质稻,总产量4万公斤,与普通稻产量相差无几,但每公斤多卖0.5元,仅此一项就增收2万元。真正体会到了种优质稻和普通稻的区别。
谈到对一号文件的理解,徐正权表示,中央这么重视农业,明年他要进一步扩大粮食种植面积。但是,随着种植面积扩大,投入的增加,希望政府能帮助农户建立农业保险,减少生产风险;同时希望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能够长期坚持,消除粮食种植大户的后顾之忧。
据介绍,2006年湖北开始大规模开展优质稻规模化推广,并辅以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技术,2006年全省推广优质稻1809万亩,占水稻总面积的60%。订单收购价高出国家规定普通稻最低收购价10%-30%,农民每亩平均增收50多元。
武汉市新洲区刘镇村村民袁耀东为记者算了一笔账,今年豆角亩产超过3000斤,收入超过以前5亩地的总和。老袁说,取得这样的经济效益完全得益于“一村一品”蔬菜板块的建设。
据老袁介绍,“一村一品”蔬菜板块的建设,让刘镇村这个传统的蔬菜种植村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过去单打独斗的村民自发展开连片规模经营,建立起8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政府投资修通了蔬菜销售专用公路;政府请来农技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将当地十多种蔬菜集中为3个品种;政府牵头组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打通流通渠道。2006年刘镇村向北京、上海、安徽等地销售蔬菜2400吨。而类似刘镇村这样的蔬菜专业村,目前湖北已有200多个。
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一村一品”正逐步向“一乡(镇)一品”发展。蔬菜专业村、专业乡(镇)的形成,使湖北省蔬菜商品率大为提高,2006年商品蔬菜达2800万吨。造就了一个年总产值340亿元的蔬菜大产业。
江苏:找准建设现代农业的切入点
记者孙彬自江苏报道:中央一号文件引起了江苏广大干部群众的强烈共鸣。他们表示,农业发展将实现新的跨越,但各地一定要找准自己的切入点。
虽然现在是传统的农闲季节,但常州市武进区新南葡萄合作社社长王新南却没有闲着,科技专家正在对合作社的农民进行葡萄种植的技术培训。王新南告诉记者,中央一号文件说得好,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科技,依靠科技的“新南牌”葡萄种植面积5000亩,平均亩收入近万元,为普通种植者收入的两倍多,最新的品种已达到亩收入近2万元,入社的农民都富起来了。
江苏省农林厅厅长刘立仁说,当前农业发展最突出的矛盾是千家万户分散经营,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迫切需要发展农业现代服务业,不仅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建设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如推广良种服务,农资连锁经营、农产品现代流通、现代农业信息等。
无锡市农工办副主任周士良说,发展现代农业是一号文件的总方针,但各地要结合实际,找出适合自己特色的路子来。他认为,无锡市探索的“一村一品”对于推进现代高效农业具有重大意义,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目前,无锡已有38个特色镇、121个特色种养基地。“太湖明珠”大米、“阳山”水蜜桃、“双虹”葡萄、“太湖翠竹”茶叶等一大批品牌农产品已经驰名海内外。去年,无锡规模农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达19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