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我国成功实现粮食“托市”收购,使农民在连续三年粮食增产之后,非但没有陷入“多收了三五斗”的尴尬境地,反而难得地实现了“增产涨价”。
更重要的是,政府并没有因保护农民利益而背上沉重的包袱,新机制下以高于市场价收上来的储备粮,在此后的市场运作中成功地实现了顺价销售:从2006年11月起,市场粮价不仅没有因丰产一路走低,反而从去年11月起大幅上扬,至今虽有小幅回落,但价格依然坚挺,农民增收有了可持续而坚实的市场基础。
《瞭望》新闻周刊调研发现,仅粮食大省河南的农民,便因托市收购2006年增收20亿元。
业内人士指出,在理顺相关各环节利益关系的基础上,将政府调控与市场运作良好衔接,是我国粮食调控摆脱“丰产困局”的关键。
多年“托市收购”何以今年能够完成“顺价销售”?本次调控中还有哪些衔接不够顺畅的地方?进入第四个丰产年的2007年,粮食调控又将面临怎样的变局,如何完善?
多年“托市”首次“顺价”
自2004年我国粮食实现增产后,去年是我国连续第三个丰产年,按以往规律,连续三年增产往往会让市场粮价一路走低,尽管有“保护价”,但价值规律的长久作用还是会严重挫伤农民种粮积极性。
政府始于2006年6月的“最低收购价”政策,便在这样的既往经验中走上前台,人们更多地是担心如不能将收上来的粮食顺价销售出去,又将给国家带来多少财政负累。
1997年的“保护价”敞开收购便累积了上千亿元的国家及地方财政负担,而如此多的付出却并未托住粮价,连年走低的粮价直到2003年下半年因粮食供求拐点出现才开始上扬。
但是,2006年不同以往。《瞭望》新闻周刊调查发现,自去年11月份粮食上涨后,河南小麦价格一直稳定在每斤0.74元,而此前“托市收购”的均价为0.71元!
近十年的粮食市场调控首次实现顺价销售,国家没背负担,农民也得到了不少实惠:2006年,河南农民因“托市收购”增收20亿元。
何以能够“顺价”,背后原因何在?中国储备粮管理公司河南分公司总经理李长轩给出的解释是“托市政策设计合理,理顺了各方利益关系,使得政府、企业、中储粮、农发行在收购中形成合力,最终控制了市场主要流通粮源。”
河南省邓州市委书记刘朝瑞说,以往之所以不成功,原因在于没理顺各方利益关系。在粮食补贴资金筹集上,采取了中央、地方财政分摊的办法,导致谁存粮越多,谁的财政包袱就越重。产区没有存粮积极性,销区变存粮为存钱,都不想多拿钱收粮。这次托市收购,收购及保管费用均由中央财政承担,卸掉了粮区政府的“丰收包袱”。
河南省永城市粮油购销公司经理马永堂说,过去粮食企业既要“保护价”收购,又得“顺价销售”,利益不明、责任不清;托市政策明确了国家和企业间的利益责任关系,企业只要收好、管好粮,就有保管费用,不用操心销售,所以收购积极性特别高。
河南一些基层农业发展银行负责人说,过去在执行“保护价”收购时,农发行像防小偷一样防着粮食收储企业,怕他们偷着卖粮挪用收购贷款,但全省几千家收储企业很难都管住,只能严格信贷程序,以致经常出现收储企业“等钱”现象;而托市收购,农发行只对中储粮一家贷款,明确了中储粮这个收购责任主体,便于银行与收储企业建立对等的责任关系,有利于贷款风险控制,银行放贷便变得及时、到位。
据了解,从6月1日到9月30日,中储粮河南分公司共收购托市麦362.5亿斤,占河南省当年小麦产量的63%,远远超过往年50%以内的商品率水平;而中储粮总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共收购814亿斤小麦,占全国小麦产量的40%。
中储粮掌握了大量粮源,被认为是此次调控成功的关键,但以往“保护价”期间国家也掌握了大量商品粮源,为何实现不了顺价销售?
专家指出,过去的政策是统一收购,分散销售。全国上万个粮食收储企业,各卖各的粮,导致互相压价,保护价本该是市场“最低价”,结果谁按“保护价”卖谁卖不出,市场价当然会一路走低。
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总经理李经谋认为,“统一收购,集中销售”为实现顺价销售提供了保障。在国家控制了大部分粮源的前提下,定点适时拍卖托市粮,通过统一托市粮“出口”限定底价,使拍卖成交价成为市场主导价,既实现了“托市粮”顺价销售,又不致使粮价过高。如果不采用适当集中销售,“托市粮”销售就可能处于“放羊”状态,顺价销售也便难以实现。
粮价大涨源于准备不足
2006年9月30日,国家“托市收购”结束,但市场粮价仍徘徊在最低收购价附近。从11月中旬开始,不少地方粮价大幅走高。
业内人士对于粮价突然上涨原因分析较为一致:在国家掌握了大部分商品粮源的情况下,市场上可流通的粮食已经很少,需方由于基本无存粮,粮食需求短期内迅速释放,而粮食供应又因衔接不畅出现短期断档,导致粮价突然上涨。
一些专家认为,“托市粮”销售经验及各方准备不足,是引发粮价突涨甚至供应断档的重要因素。
首先是需求方对“托市粮”顺价销售准备不足。上一轮“保护价”托市五年间,由于管理制度不严,粮食承储企业“高进低出”等原因,使得市场上低价粮从未断档;再加上连续三年的粮食丰收,使得粮食加工企业对市场粮源及“托市粮”入市价格出现误判。
其次是供给方对市场供求判断预见不到位,衔接准备不足。回过头来看,中储粮第一次拍卖没人买,而仅隔22天的第二次拍卖便被抢购。很多人没想到,一是市场粮食已断档这么久,二是加工企业原料储存这么少。如果国家有关部门能在前期深入调研,就可以提前准备及时抛售,市场急涨现象也许就不会发生。
三是“托市粮”拍卖交易细则及其出库节奏、出库方法准备不足。“托市粮”第一次实行批发市场定点集中拍卖,由于经验不足及手续繁冗的原因,致使粮食十天半月也出不了库,加剧了市场的粮食紧缺;一些小面粉厂以前没进过大型粮食批发市场,对先付款等交易规则不了解,有的面粉厂资金准备不足,影响了出库;有的库点太偏远,运输成本超过企业承受能力,造成流拍;此外,市场都是千吨的大拍卖单多,缺少小单,小面粉厂消化不了,进了市场也买不起粮。
李经谋认为,去年12月以来,国家每周均对“托市粮”进行拍卖,拍卖成交均价基本稳定在每斤0.73至0.75间的合理范围内,表明粮食市场已恢复供需基本平衡、价格基本稳定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