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替代能源战略将在基础能源、石油替代和车用燃料替代三个层次同时展开。自去年初开始,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的替代能源研究正式启动。目前,首先推广煤基醇醚燃料替代汽油、柴油。
能源替代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加快水电、核电和天然气的发展,较大程度降低煤炭发电的比例;另一层含义是从长远角度考虑积极发展矿物质、生物质能等新型能源,使其在未来时期逐渐能较大比例地补充和替代常规发动机液体能源燃料。
"十五"期间,我国推行替代能源年节约石油338万吨,年生产各种替代燃料1262万吨。目前,全国燃气汽车保有量约25万辆;在9个省示范运行燃料乙醇,已形成102万吨的年生产能力;在山西试行推广M15和M85的甲醇汽油。
为加快可替代能源的发展,自去年初开始,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开始正式启动替代能源研究。发改委还为此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并成立了综合、标准、技术、经济、环境卫生五个专题工作小组,这是建国以来中央政府在替代能源领域所进行的层次最高、规模最大,也最为系统和深入的调查研究。目前这一研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我国替代能源战略将在基础能源、石油替代和车用燃料替代三个层次同时展开。
2020年以后,全球石油供给会出现紧张,中国届时的年石油需求量将超过现有水平,进口依存度将有所提高。目前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迅速,总保有量近4000万辆。北京每月增加量超过1000辆。庞大的汽车群每年要消耗掉我国汽油总产量的85%,柴油总产量的20%以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预测,到2010年和2020年,机动车的燃油需求分别为1.38亿吨和2.56亿吨,为当年全国石油总需求的43%和57%,届时汽车将要"吃"掉一半左右的自产、进口石油。为此,中国将加大对替代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推进包括煤基醇醚燃料、生物质液体燃料、煤制油、天然气等替代能源的多元化发展。
目前替代能源研究主要有两个重点:一是煤基液体燃料(包括甲醇、二甲醚、合成油)。二是生物质液体燃料(乙醇、生物柴油)。其中,E10乙醇汽油、甲醇含量15%和高于85%的甲醇汽油是目前可行的方向;国家十一五"节能中长期规划"十大重点节能工程"石油产品替代"中列出的大比例(50%至70%)甲醇燃料催化燃烧技术是甲醇燃料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
国内较为统一的一种看法是,目前在诸多替代能源中,首先推广煤基醇醚燃料替代汽油、柴油势在必行。以煤为基础,多元化发展,重点发展醇醚燃料可能将成为最近几年替代能源发展的主要内容。需要注意的是,煤基醇醚燃料在生产中需要大量的煤和水,要加强对煤水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在应用中也要注意能源效率与资源的节约,既要注意替代能源的质量,同时更要重视替代的效率。近年来各地争相大上煤化工甲醇项目,需要加强宏观调控,使其规范、有序发展。
我国已经具备煤基醇醚燃料产业的技术基础,利用高硫、劣质煤生产甲醇,其生产技术已位于世界前列,高硫劣质煤将成就一个煤制汽车洁净燃料的新时代。
由于目前国内能源资源的总体状况是富煤炭、缺油气、可再生能源总量有限。在可采的化石能源中,只有煤炭能开采百年以上。而煤炭储量中高硫和劣质煤占资源总量的40%至50%,这种劣质煤不宜作为一次能源使用,但可采用煤的洁净利用技术,将其制成替代石油的二次能源甲醇和二甲醚,即煤基醇醚燃料。
目前煤基醇醚燃料产业的技术基础已经具备,国内利用高硫、劣质煤生产甲醇,其生产技术已位于世界前列,原料来源稳定可靠,更形成生产规模。我国生产甲醇和二甲醚,主要利用弃采的高硫、劣质煤炭和焦炭生产中放空污染的焦炉煤气作为原料,这对于能源资源是最大节约,而且成本低廉。而用高硫和劣质煤、放散的焦炉煤气、转炉煤气、高炉煤气资源,能够为汽车工业发展提供丰富的煤基醇醚燃料。廉价的石油创造了石油汽车时代,高硫劣质煤将成就一个煤制汽车洁净燃料的新时代。
我国是煤炭的生产和使用大国,从长远看应该积极发展以煤气化为基础的煤-电-热-化多联产技术。"多联产"技术的第一级化工产品就是甲醇。因此发展醇醚燃料及醇醚汽车符合今后煤炭综合利用的方向,也可构建我国高效的煤基清洁能源体系。
目前在中国的石油消耗中,交通占到50%左右。此前,在山西、陕西、辽宁、云南、四川等地已经进行了甲醇燃料替代汽油的试验研究,在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安徽5省的全部和河北、山东、江苏、湖北的部分地区推广使用了车用乙醇汽油。
在各种可用于车用燃料的替代能源中,甲醇作为车用补充和替代燃料在经济上最为可行,只要重视解决诸如腐蚀、溶胀、分层等技术问题,重视遵守操作规程并加以颜色警示,外界所担心的毒性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影响是可控的。二甲醚前途很好,原料应以煤为主,目前二甲醚主要用于石油液化气牗LPG牘的补充、替代,替代车用柴油还有很多技术问题需要解决,要根据市场需求与运输条件,规划建设适宜规模的生产项目。包括乙醇汽油在内的生物质能源应"不与民争粮,不与民争地",扩大原料来源,并合理考虑运输半径;对于煤直接液化制油,将在2010年以后进入快速发展期,目前应防止盲目投资。
我国燃料乙醇的生产成本较高,尚需国家财政补贴。生物柴油研究起步虽晚但发展很快,不过国内生物柴油生产与销售还处于生产企业各自为政的状态,整个行业缺乏统一规范。
燃料乙醇是替代能源中的一个重要品种,掺入10%燃料乙醇的乙醇汽油是我国目前能源替代战略的重点,也是国内当前发展最成熟的替代能源。但我国乙醇汽油的发展前景也并非一片光明,主要是原料供应无法得到稳定保证,产品性能还不尽如人意。我国早期曾以陈化粮为原料发展燃料乙醇,但是随着乙醇汽油的推广,陈化粮库存已经不具备再扩大规模生产的条件。目前我国燃料乙醇的生产原料主要是玉米,但这也涉及到国家粮食安全的问题。现在广东、广西等地虽然已有采用甘蔗、木薯等淀粉、纤维质类原料的的燃料乙醇生产线上马,充足的原料供应却依然是个大问题。
发改委表示,会采取财税扶持政策,支持一部分粮食转化为燃料乙醇,但燃料乙醇的生产成本较高,目前尚需国家财政补贴来推广使用。在国务院批准实施《生物燃料乙醇及车用乙醇汽油"十一五"发展专项规划》前,除按规定程序核准启动广西木薯乙醇一期工程试点外,任何地区无论是以非粮原料还是其他原料的燃料乙醇项目核准和建设一律要报国家审定。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加强生物燃料乙醇项目的建设管理与核准。规定生物燃料乙醇项目实行核准制,要严格市场准入标准与政策,严格项目建设管理与核准。非粮示范也要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凡违规审批和擅自开工建设的,不得享受燃料乙醇财政税收优惠政策,燃料乙醇定点企业未经国家批准,擅自扩大生产规模,擅自购买定点外企业乙醇的行为,一律不给予财政补贴,有关职能部门将依据相关规定予以处罚。虽然政府对燃料乙醇的发展持扶持态度,我国燃料乙醇的发展前景谨慎乐观。
生物柴油具有可再生、清洁和安全三大优势,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近年来生物柴油以其优越的环保性能受到了各国的重视。生物柴油原料来源广泛,棉籽、大豆、菜籽等油料,水生植物及动物油脂、废餐饮油、地沟油等均可作为制造生物柴油的原料。
我国生物柴油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近年来,我国相继建成了众多年产量过万吨的生物柴油厂,目前全国已经有数十家生物柴油生产企业,年产量超过10万吨。近年来生物柴油产业化明显升温,民资、国资乃至外资加速进入该行业,且各地开始呈现大规模投入趋势。预计到2010年,我国生物柴油需求量将达上千万吨。值得关注的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直接法生物柴油技术取得可喜成果,它是根据植物油结构特性,通过高技术手段将植物油大分子断链、降黏、脱酸等措施,得到的油品可与石油柴油大比例混配直接使用,并达到柴油国家标准。该技术因没有甲醇参与反应,设备投入少、成本较低而且不会产生甘油废水的污染,极具发展前途。
目前我国生物柴油生产与销售还处于生产企业各自为政的状态,整个行业缺乏统一规范。日前,我国首个生物柴油国家标准《柴油机燃料调和用生物柴油》进入报批程序,这也标志着我国生物柴油产业将进入有序健康发展阶段。虽然原料供应还得不到很好的保证,技术工艺方面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我国生物柴油的发展前景无疑是乐观的。
我国开发替代能源产品要走科技创新之路。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中国发展替代能源将实行能源结构多元化的战略,煤制油、煤制甲醇、二甲醚、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等能源均有各自的发展空间。
尽管我国可再生能源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部分技术实现了商业化,产业也有一定的发展,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无论在技术、规模、水平还是在发展速度上,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还面临许多问题和障碍。
可以预计,在今后相当一段长时间内,中国发展替代能源将实行能源结构多元化的战略,煤制油、煤制甲醇、二甲醚、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等能源均有各自的发展空间,开发替代能源产品要走科技创新之路。同时国家将积极开发水电、核电;鼓励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积极开发利用地热能和海洋能,到2020年,使可再生能源比重从目前的7%左右提高到16%左右。2035年到204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的总量将占到我国一次能源总量的25%以上。
发展替代能源,实现传统能源之间、传统能源和新能源之间的替代是解决我国能源供需瓶颈、供需结构性矛盾以及减轻环境压力的有效途径,我国必将步入更为多元化、清洁、高效的能源消费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