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前期东北玉米货源偏紧,烘干玉米供应不济且水分偏高。我国南港口玉米主要来自北方,而东北地区由于新玉米上市期推迟,玉米市场货源偏紧,加上短期内玉米出口量过大,深加工企业收购势头强劲,导致去年11月—12月份期间购销市场出现抬价收购,抢夺玉米货源现象。目前,东北地区玉米水分一般约为30%左右,少数地区偏高水分高达32%—35%,而前期由于东北玉米市场供不应求,这样今年东北地区烘干塔玉米大多为一次性烘干,其水分含量一般在15%—16%,偏高水分约在17%—18%,并未继续烘干,使得今年东北烘干玉米水分相对往年偏高。
其次,高水分玉米在南方难以存放,价差相对继续拉大。据了解,水分含量30%左右自然水玉米一次性烘干至15%以内,成本费用相对较低,其玉米焦糊粒控制在8%以下,如果30%水分玉米烘干至15%以内,焦糊粒将增至10%左右。由于去年新玉米水分含量有的偏高,加上气温高于往年,一些农民家中玉米有发热现象,这使烘干玉米焦糊粒相对增多,今年暖冬,广东地区16%水分以上玉米存放时间一般只能15天左右,而目前如果采购超过16%水分玉米,保管到节后使用,这些偏高水分玉米将会发生霉变。为此,广东港口不同水分玉米价差明显拉大,目前蛇口港水分含量15%左右玉米船板价为1670元/吨—1680元/吨,水分含量16%—17%玉米船板价为1650元/吨左右,水分含量18%以上玉米船板价为1580元/吨—1600元/吨。
最后,畜禽存栏明显低迷,饲料销量同比大幅减少。近期,广东地区受养殖业周期性以及畜禽疫病影响,畜禽存栏同比大幅偏低,加上水产养殖正值淡季,目前饲料产销同比大幅下降。据了解,目前广东猪饲料销量环比一般下降10%—205,少数偏高企业约下降30%;禽饲料环比下降约20%左右,与去年同期相比饲料销量一般下降约15%—20%,偏高企业降幅达到25%—30%,饲料销量大幅减少,这使广东地区玉米消费量相对下滑,而节前备货采购也较为谨慎。
总的来看,由于近期广东玉米不但到港较为集中,数量相对较多,更重要的是市场需求不旺,加上到港货源低水分玉米较少,多数玉米水分含量在16%—18%。今年暖冬,特别是广东地区相对气温较高,这样高水分玉米南方饲料企业难以作为节日期间备货原料,而近日饲料企业节前备货仍需采购一定数量玉米补库,这使低水分玉米相对受到青睐,使之与水分偏高玉米价差将有所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