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北地区,目前农民惜售心理有所弱化,加上元旦和春节临近,资金需求增强,玉米上市继续有所放大,而收购市场各地表现不一,总体稳中趋强。当前东北多数地区市场行情保持相对稳定,局部地区有所振荡,吉林地区价格有所上升。由于涨势受到拍卖和上市量增加的压制,市场看涨心理也减弱,价格在高位上涨面临压力,下跌又受到支撑,行情进入微幅调整。当前东北产区铁路运输状况仍然紧张,但运费趋于稳定。近期东北地区深加企业玉米收购行情总体平稳,局部有所上调,市场行情仍然受到深加工收购的主导,其他主体入市收购力度有所放大,高价位一定程度抵制了市场竞争激烈程度。近期部分产区因天气影响,收购有所放慢。节前政府调控市场的措施加强,虽然主要在小麦和稻米品种,但玉米也受到影响,而且国家尚有100亿公斤左右的玉米库存,并不排除在价格继续上涨时出库销售,因此市场面临的调控压力也不小。目前市场看涨心态继续存在,但相比前期上涨时已有明显弱化,对看涨幅度不大,看跌的空间更有限。
在华北黄淮产区,总体以稳定为主,局部地区有所振荡回落。目前华北黄淮河地区供求相对稳定,临近春节,特别是在价格滞涨后,因担心价格下滑,农民售粮速度加快,但上市的量仍然不大。而收购正处于旺季,收购主体收购积极性较高,但也不敢大量存放,以快收快销为主。本地收购保持相对稳定,由于行情在高位运转,供求相对平稳,价格高位上涨后趋于稳定的情况下,农民上市相对较为积极,市场成交情况良好。前期天气对上市收购有一定影响。受销区采购进货保持相对稳定的影响,购销比较活跃,价格也相对稳定。从整体供需形势来看,当地正值上市季节,供给相对充足,而收购消费需求也比较强劲,供求保持平。政策调控,特别是小麦稻谷的拍卖对玉米市场的影响相对东北产区大,运输也因此有所影响。
在南方销区,玉米价格也保持相对稳定,但局部地区的到货情况不一样,行情走势也有所差别。大部分地区价格保持稳定,局部地区略有涨跌。目前的价位应是短期的高位,市场在这一价位趋于谨慎,采购进货都有所放缓。近期的小麦、稻谷的集中持续拍卖,使得市场看涨心理得到抵制,小麦稻米行情滞涨回落,也推动玉米价格趋于稳定。当前养殖业仍未进入需求高峰期,需求增长不明显,抑制了玉米的需求放大。
在港口地区,总体稳中有跌,局部地区波动幅度较大。其中北方港口相对稳定,南方港口有所下跌,特别是广东港口因到货量较大,价格下跌幅度也较大。主要是前期存量较少,价格上涨,导致到货增加,而采购进货比较谨慎。
当前,产区已进入年前的上市高峰期,而年前收购也可能因为价格的趋稳或回落而增加,南方销区也会趁此机会增加采购进货,增加库存,确保春节前后的需求。
目前产区的利好因素居多,而销区的利空因素稍强,导致国内产区和销区行情走势存在一定差异,主要是产区价格强于销区。但值得关注的是由于价格的大幅上涨,导致产区收购主体竞争趋弱,收购不旺,而销区采购进货也比较谨慎。
2006年末,预计玉米商品和储备库存量为3000多万吨,其中1000多万吨为国家存储,国家可能通过出库调控市场,但玉米离新粮上市还有很长时间,因此只要价格不再大幅上涨,国家大量出库销售的时间就有可能推迟,或者不通过拍卖而改为其他方式销售出库。
受国内玉米供给偏紧的影响,国内玉米出口下降,有关信息显示,上年全年出口玉米仅310万吨,相比2005年减少550多万吨,减幅为64%,不过12月出口相比上月大幅增加,出口量达50万吨,这也是11月份价格大幅上涨的原因之一。但是,由于价格的上涨和国内供给的趋紧,国家已控制玉米出口,预计2007年玉米出口将继续减少,而进口会大幅增加。前期出口压力问题,在国家调控下,目前出口玉米已经基本落实完毕,出口商前期面临的收购压力已经得到基本解决。
展望后市,国内玉米市场受到许多因素影响,发生了较多变化,也存在诸多矛盾。
从生产方面看,2007年玉米丰收增产可期,但远水解不了近渴。在价格上涨的刺激和政策的抚持下,2007年玉米播种面积将继续保持增长,产量也会大幅增加,只要气候比较正常,那么2007年肯定是一个丰收增产年景,但是天气状况是最大的不确定因素,能否增产仍然是未知数,而且即使产量增长,也难及需求增长,未来玉米市场供求偏紧的态势将继续强化。
从上市收购方面看,主要是农民分散的上市与多主体较为集中收购的矛盾。尽管春节前在价格较高,资金需求较强等各方面的因素刺激下,农民上市比较集中,但是由于市场的放开,农民市场意识的增强,对价格的期望,农民上市售粮已比较分散化。同时,春节前后的上市高峰期,各主体将比较集中入市收购玉米,市场竞争可能比较激烈,导致上市与收购相对趋于平衡,但长期看,玉米市场的卖弱购强的特征仍未根本改变。
从库存结构方面看,存在较为突出的产销供求矛盾。经过近两三年玉米价格的上涨,国内玉米库存已降到较低水平,特别是目前产销区存量水平很不平衡,多数玉米库存集中在产区,销区玉米库存很少,销区玉米总量库存水平较低。
从产需平衡看,总量与结构均存在较多的不平衡。尽管国内玉米丰收增产,总产量稍大于需求量,但是由于产区与销区的相对集中以及产区需求量的增长,运输的偏紧,导致产销区季节性的供求矛盾长期存在,而且在需求旺季更为突出,产区外调外销量减少,外运不能大幅增加,销区到货不稳。
从饲料需求看,增长态势比较明显,但存在不确定因素。养殖业恢复增长,旺季需求强劲,也使得需求增长加快,有关数据显示,2000/2001年度以来,我国玉米消费量从1.14亿吨持续上升至1.37亿吨,其中饲料消费从2000/2001年度的8500万吨上升至2005/2006年度的9100万吨,增长7.06%。国内饲料加工企业消耗的玉米数量最大且自身已经形成规模,尽管2006年以来动物疫情不断,但国内养殖业总体依然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如果没有疫情影响,饲料增长的速度会更快,当前国内对于禽流感的疫情防治措施效果较好,疫情因素的影响减弱,禽畜产品行情进入回升上涨期,养殖业效益上升,未来养殖业必然出现较快的增长势头,促使玉米需求扩大。说明经过几年的飞速发展,目前国内养殖业已经形成规模,市场总体难以出现大起大落行情。
从工业转化需求看,玉米需求迅速增长,但增长量有限,而且政策既有扶持也有调控。2006年新上马了许多深加工企业,玉米深加工业正处在迅速增长期。有关数据显示,玉米的工业消费量从2000/2001年度的 1010万吨上升至2005/2006年度的2110万吨,增长1倍多,预计2006/2007年度将达到3000万吨左右。由于产区深加工企业发展迅速,产区产需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外调粮源减少,更为重要的是深加工企业的效益相对较好,收购需求强劲,收购价格高,其他购销经营企业无法与之竞争,导致产区市场需求仍不能得到完全满足,销区需求更是处于偏紧状态。当然工转化需求主要是乙醇转化受到政策的扶持,但近期国家已对用粮食转化乙醇进行限制,政策变化对未来行情会产生较大影响。
从进出口方面看,进出口结构已发生重大变化。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出口玉米310万吨,比上年减少了64%;而进口接近10万吨,同比增长近40倍。预计2007年玉米出口总量会有所增加,但主要集中在一季度,之后会大幅减少,而玉米进口将继续大幅增加,虽然进出口仍然表现为净出口,进口的玉米绝对数量不大,但其变化预示国内供求矛盾趋于偏紧。特别是上年10月份,对外签订的430万吨合同,导致收购需求短期增长,刺激价格上涨,目前货源基本落实,如果全部兑现,将加大国内供求矛盾,对国内玉米市场有所影响,另一方面将会对国际市场玉米期货价格产生利空影响。
从国际市场看,供给的趋紧与需求的扩张导致行情大幅上涨,但大幅上涨后面临调整振荡。2006/2007年度世界玉米产量低于消费量,供求趋紧。根据美国农业部数据,2006/2007年度世界玉米产量约为6.89亿吨,较上年度减少约401万吨。消费量首次超过7亿吨,达到约7.233亿吨,较上年度增加约2455万吨。由此可见,产量要低于消费量,缺口达到约3554万吨,为1988/1989年度以来的最大缺口。另据美国农业部数据,2006/2007年度世界玉米库存消费比降到约12.4%。库存数据显示:2006/07年度全球玉米期末库存预计将会减少到9300万吨,这将是1980年以来的次低水平,仅仅高于1983年的期末库存水平(8900万吨)。这是市场长期看好玉米价格总体趋势的重要原因。但是供求形势的变化和行情的大幅上涨,必然导致未来全球玉米播种面积增长,产量增加,供求形势好转。
从行情趋势看,短期供给增加,需求增长,供求趋于平衡比较明显,春节前行情将在高位振荡或有所涨跌,但空间都不大。长期供给日趋偏紧,需求日趋增长是供求的大体趋势,行情将呈高位稳中振荡向上的总体走势。但新粮上市前后市场供求形势可能发生较大变化,行情也有可能出现较大波动。
从关注的焦点看,一是国际原油价格高位回落以及中国政策调整,缓解乙醇行业对玉米需求增长的潜力,未来玉米需求会发生怎样变化值得关注。二是历史规律预示07年度玉米产量将大幅增长,库存水平也将大幅提高,供给明显好转对市场的影响。三是近期国内玉米价格上涨到高位后的滞涨与调整,特别是国际市场行情的调整回落对后市场国内玉米价格走势的影响。四是春运期间国内运输状况及明年春播时节天气状况变化影响。五是春节后养殖业发展态势与疫情发生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