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市场 » 正文

玉米借能源之风翩然起舞 一年之内涨幅多达23%

  作者: 来源: 日期:2006-12-22  
      十年前“石油”和“粮食”还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但十年后的今天它们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油价的暴涨不光让诸如BP、埃克森美孚之流的石油巨头大发横财,就连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兄弟也广为受益。2006年国内玉米价格大幅上涨———大连玉米指数从年初的1359点上涨到年末的1674点,涨幅多达23%。

    纵观玉米今年的走势,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跌宕起伏的上涨(2006年1月至6月),短暂的回落(2006年7月至8月),反季节性上涨(2006年9月至11月),年前的急刹车(2006年11月底至今)。

    拉动价格的三驾马车

    分析师王琳认为,日益紧张的供给和持续旺盛的需求是导致玉米价格高涨的根本原因。

    王琳介绍,近两年来,受玉米深加工下游产品需求拉动,加工效益丰厚的影响,以玉米为原料的酒精、淀粉、赖氨酸、燃料乙醇等大型玉米深加工项目迅猛发展,并且多数新增产能集中在东北玉米主产区。

    “玉米深加工实际转化数量增大,玉米粮源越来越少,这将对玉米价格上涨起到一定支撑作用。”王琳表示。

    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统计,2005年全国玉米深加工能力已经达到1000亿斤左右,实际加工消耗玉米577亿斤;预计2006年加工能力将增加到1400亿斤,预计消耗玉米700亿斤左右;2007年加工能力将增加到1700亿斤,预计消耗玉米750亿斤。

    “另外饲料、饲养业的发展也将对玉米价格上扬起拉动作用。”王琳表示,上半年受禽流感和其他动物疾病爆发影响,养殖业低迷,饲料消费下降。但从8月份开始,国内饲养业景气度明显回升,玉米消费需求趋旺。特别是元旦、春节日益邻近,目前正值生猪、牛羊、家禽育肥期,玉米作为饲料消费将进一步增加。去年饲料消费玉米1653亿斤,今年全国饲用玉米的消费数量将达到1700亿斤的水平。

    “导致玉米价格上涨的第三个原因是出口需求。”王琳表示,“11月份国家给吉粮、中粮两个公司下达440万吨出口配额,履约期为2007年2月底。由于出口企业粮源不足,而履约时间又比较紧,不得已在高价位收购新粮,致使市场粮价一涨再涨。”

    年前的急刹车

    日前,发改委和财政部紧急出台了《关于加强生物燃料乙醇项目建设管理,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

    通知表示,目前以生物燃料乙醇或非粮生物液体燃料等名目提出的意向建设生产能力已超过千万吨,一些地区存在着产业过热倾向和盲目发展势头。为加强生物燃料乙醇项目建设管理,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将严格市场准入标准,严格项目建设管理与核准。

    “粮价上涨过快,国家采取必要的调控措施,比如进行连续的粮食拍卖,下文制止生物燃料盲目发展,等等。这都是为了维持正常市场秩序,稳定粮价,保护农民合理的收入。”王琳表示,“短期内农产品价格可能会受到一定的抑制,但是它长期牛市的根基并没有改变。”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