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持仓上看,玉米价格在上涨到1500元/吨以上后多空双方就开始大规模增仓。目前主力合约705的持仓已接近百万,远期合约709的持仓也增至40万手的水平。多空双方最大的分歧还是期现价格超过200元/吨以上的价差,在价格的上涨过程中,一直有贸易商在不断抛空。现货商对于过高的期价存在保值需要,但期价却被越抛越高。除去明年基本面的利好外,显然短期内还有其它的重要因素在促使多头支撑期价。
目前东北玉米的大量采购尚未启动,按照贸易商的保值手法,应当是在有现货的基础上进行做空,但如今贸易商在手中无货的情况下,看重期现价差,试图提前兑现利润。先在期市大量做空,这显然违背了保值的理念。从吉林玉米近期的批发价格看,均价已经在1400元/吨以上,现货价格每日呈小幅增长态势。而贸易商一旦展开大规模收购,加上农民的惜售心理,现货价格肯定还要上涨。从远期709合约的持仓持续扩大看,多头的逼仓行为正在加剧,多头试图以远期合约的上涨拉动705合约。随着交割月的临近,空头的压力将越来越大,到期如果手中没有那么多的现货交割,空头将面临被动砍仓的尴尬局面。
反观CBOT的玉米表现,自9月以来,美盘玉米价格一直处于一个标准的上升通道当中,走势强于国内。这也导致了国内外的玉米价差进一步扩大。目前进口玉米的价格已经在2050元/吨以上。对比国内1400元/吨的现货价格,两者的价差已经超过600元/吨,远大于国内200-300元/吨的期现价格。中国未来一段时间势必会加大玉米出口量以赚取贸易价差。近期国家已经发放了400万吨玉米出口配额并签定了大量的出口合同。这部分玉米一旦开始采购,国内现货价格肯定还要上涨。同时美国过高的出口价格,将使得韩国等国家的玉米进口转向中国。东南亚国家对玉米的需求也将使得国内偏低的价格逐渐向国际市场看齐。总体看,在外盘玉米价格不断飚升的同时,扩大的价差将使国内价格有一个补涨的过程。
伴随着本轮玉米的增仓,空头自1500元/吨以上的仓位浮亏都在100元/吨以上。近期空头在709合约的负隅顽抗也表明空头已经十分被动,追空的意愿并不强烈。而多头的主力自本轮行情启动的累计浮赢保守估计已在2亿以上。双方的实力悬殊已很明显,多头主力离场只是获利了结,而空头主力的退场则是砍仓认输。心态上分析空头肯定将死守到底。问题是空头已经没有主动打压期价的实力。那么未来一段时间如果持仓继续增加,根据大连交易所的规定,玉米单合约持仓达到100万手以上要调整保证金到8%。这对主力空头而言将是沉重的打击。不抵御是输,抵御增仓导致追加保证金同样是越陷越深。主力空头想主动还击已经不现实,目前的情形越是拖延对空头就越发不利,一旦心理防线被击穿,空头的集中减仓将导致恐慌性的平仓买盘。
高持仓也意味着高风险,近期玉米多空对决的核心已经不再是玉米的长期走势,近期玉米现货价格能否大幅上涨将是多空双方的赌注。东北新粮集中上市之时也就是决出胜负之际。整体而言,无论长期或短期局面,对空头都极为不利,多头如不选择暂时获利离场,价格在12月底将展开新一轮的急速上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