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今年的小麦市场情况较为特殊,大丰收后的敞开保护价收购,使得小麦库存主要掌握在国家手中,调控基本不会损及农民利益,因此就使得小麦市场的高频度拍卖成为农产品市场回调的肇始者。11月30日郑州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共挂牌销售总量为40.14万吨的最低收购价小麦和11.13万吨中央储备进口小麦。其中最低收购价小麦产地和存储地均为河南,共成交32.89吨,最高成交价1600元/吨,最低成交价1400元/吨,成交均价1501元/吨。合肥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在河北设立了竞卖分会场)挂牌最低收购价小麦72.19万吨,共成交58.08万吨,其中白麦7.43万吨、红麦6.31万吨、混麦44.34万吨,其中最高成交价1650元/吨,最低成交价1400元/吨。此前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已于11月3日和25日举行了两场竞卖会,共挂牌销售最低收购价小麦250万吨。
此外,2006年12月7日在安徽粮食批发交易市场及河北省粮油批发交易中心又将举行小麦拍卖会。此次竞价销售的标的物为2006年产小麦,数量50万吨。国家平抑小麦价格的用心相当明显。而在调控疑云的大背景下,大豆和玉米市场也存在着各自不同引发回落的因素。
笔者仍然坚持农产品整体性牛市来临的观点,而目前全球市场供应紧张、需求旺盛的格局更强化了我们这种论调。但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农产品市场的回落,正是为下一次的发力蓄势,逢低买入,应是投资者最好的投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