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日报报告 » 正文

11月22日国内玉米市场日评

  作者: 来源: 日期:2006-11-22  
     11月21日,国内玉米现货仍维持平稳坚挺的格局。东北地区玉米市场仍有部分地区在缓慢补涨,部分地区深加工企业采购量少,当地农户依然惜售。

    2006/07年度玉米销售特点又发生了变化,从集中卖粮转变为全面卖粮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从考察团一路了解的情况来看,从10月份玉米下市至今,农民的玉米销售量不足10%,虽然这里面有一些霜期拖后、收获期延迟的原因,但农民惜售的心理也非常强烈。从吉林省几家玉米深加工企业的收购情况看,门前送粮车寥寥无几,而去年11月份送粮车则排成长龙。以长春大成公司为例,去年同期高峰时收购量达到8000吨/日,而今年最高仅为3000吨/日。

    明年酒精行业竞争激烈

    明年可能会出现全国范围的酒精生产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据悉,目前企业的酒精生产成本在350—400元/吨,玉米收购价格在1240—1250元/吨(折合标准水份后),在这个价格上企业还有一定的生产利润,如果玉米价格继续上涨到1350元/吨以上,酒精企业就会出现亏损。目前,玉米价格上涨速度明显加快,而酒精价格基本上维持在4400元/吨,如果这种局面持续下去,企业的利润空间会很快消失,酒精企业之间的竞争与淘汰将不可避免。

    2007年玉米大量上市之后可能会出现多方抢粮的现象。由于近年美国的玉米乙醇消费量快速增长,加上基金的炒作,从今年8月2日起CBOT玉米期价大幅走高。国庆节过后,国内玉米价格也逐步走高。市场人士认为,目前陈玉米库存基本消耗完毕,新玉米推迟上市导致了此次玉米价格的上涨,国内玉米消耗的刚性增长也将对玉米价格长期走牛提供支撑。例如,国内指定的四家玉米乙醇试点企业的年酒精加工能力已增加到300万吨(将消耗玉米1000多万吨),而且可能在今后几年内增加到500万—600万吨,同时全国各地还有大大小小的酒精生产企业,其玉米深加工能力合计也在1000万—2000万吨。

    2006年产玉米品质有所下降,主要体现在水分高、干粮容重下降。同时,由于今年吉林省大部分地区出现暖冬现象,目前多数地区还没有上冻,玉米的脱粒工作无法展开,当地玉米还没有大量上市。据悉,深加工企业每天的玉米收购量在1200—1500吨,与高峰时的2500—3500吨相比,数量明显减少。据估算,吉林省大部分地区玉米集中上市的时间将在12月15日左右。

    总体来看,东北产区出现多主体争相采购的可能会比较明显,上市推后而多主体采购关内玉米后又集中东北采购,东北地区农户销售习惯的改变预计短期东北地区玉米上涨后难以出现深度的回调。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