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德国马普所陆地微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已经分析出玉米黑粉菌的基因组。在真菌的7000个基因中,他们发现一些基因致使真菌能够固定于活体植物,而不是使植物致病而死。这些基因也有可能帮助真菌躲避植物自身的防御系统而得以存活。研究人员希望能将这些理论应用于依赖于活体植物的玉米黑粉病菌研究。
在墨西哥,玉米黑粉瘤被当作一种观赏性的东西,但是世界其他国家的农民们都认为玉米棒上长出这种瘤状物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因为,长有这种瘤状物的玉米棒即不能再加工成玉米糊也不能制成爆玉米花,只能当作牲畜的饲料。美国的农业专家一直都在想办法对付这种黑粉菌,却一直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
来自德国马普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Terrestrial Microbiology)陆地微生物,美国麻省哈佛总医院(The Broad Institute of MIT and Harvard)等27个研究单位对U. maydis的基因组序列进行了测定,这是第一次对活体植物寄生虫进行基因组测序。研究人员识别出了为所分泌出的功能未知的蛋白编码的几个基因团:整个基因组范围的表达分析表明,这些成团基因的作用在患病期间被增强。这些基因团的突变经常影响到致病能力,其影响范围从致病能力完全丧失到致病能力超强不等。 这一结果已刊登在11月第一期《Nature》上。
新闻背景资料
玉米黑粉病在我国玉米产区均有发生,近年来有扩展的趋势。当玉米感染此病后,玉米棒上会长出让人看上去不会太舒服的瘤状物。主要在茎秆、果穗、雄花序、叶片及子粒上发生。症状很明显,即在被害部位产生大小不等的肿瘤。肿瘤表面最初包有一层光泽的灰膜,不久便破裂,散出大量黑褐色粉末(病菌厚垣孢子)。茎秆早期严重被害时,植株矮、果穗小、子粒不饱满,甚至不能结实。果穗被侵染时,多局部受害,但也有整个果穗变成“黑瘤”的。叶片被害时,仅形成米粒或豆粒大小的瘤状物。
传播发病
黑粉病菌以厚垣孢子在土壤、病株残体和粪肥里过冬,成为第二年的初次侵染来源。玉米发病以后,其病瘤破裂散放的厚垣孢子,还可萌发,借气流传播,进行重复浸染,扩大发病。病菌主要从玉米的柔嫩分生组织和伤口侵入,因此玉米螟为害严重的地块、机械伤口(拔蓼、冰雹等)多的地块,常易发病。重茬地和村庄附近的地块,由于菌源多,发病也较重。此外,高温多湿的环境和施用氮肥过多的地块,均有利于发病。玉米品种间发病差异较大。
防治方法
(1)种子处理:用含有烯唑醇或三唑醇成份的种衣剂拌种。但应注意在使用含有烯唑醇成分的种衣剂时,要适时晚播避开低温,同时,播种深度不能超过3厘米,以免产生药害。
(2)合理轮作:实行三年以上的轮作,可减少土壤传染,减轻发病。
(3)施用充分腐熟的粪肥,进行秋翻地,减少病原。
(4)有条件的地方,应在雄穗抽出前割除玉米病株,捡出烧毁或深埋。
(5)选用抗病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