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银行贷款问题。目前,农发行给粮库贷款要求较为严格,不仅要根据企业上年生产、加工能力放贷,而且对于放贷金额也是显得十分“吝啬”。
另一方面,市场销路问题。粮改之前,国有粮库为财政出钱,包产包销,企业开发市场经验不足,粮改之后,企业积淀客户群明显不足,收粮不易、售粮也不易的现状阻挠着企业的经营。
此外,天气依然偏暖。由于今年是润月,日前气温较常年偏高,众所周知,不上大冻,玉米无法脱粒,目前多数农户建起“玉米楼”等待气温下降。
当前,农民售粮虽然变得较为容易,但种粮收入依然微薄,具体情况如下:
1、农民售粮变得容易。以往农户售粮多为自行组织装运到粮库进行销售,然而,目前情况却截然相反,国有粮库已不在独霸收购市场,多元化收购主体不断涌现,收购市场的竞争较为激烈,由于私商粮贩收购资金充足、操作灵活,多数采取上门收购、现款现结,而后售给粮库挣取差价,农民足不出户就能出售粮食,售粮变得简单化了。
2、农民收入依然微薄。目前,当地农民人均耕地面积仅为2亩左右,按照每户三人来算,户均耕地面积也仅在6亩左右,每亩平均纯收入在1000-1500元,这样一户三口人的家庭一年的收入也仅在6000-10000元左右,除去还贷利息以及家庭日常开销,农户所剩无几,甚至入不敷出。
3、国家补贴难抵生产资料成本上涨。今年我国政府继续加大对农民的补贴,其中粮食补贴600元/公顷,粮油补贴270元/公顷,柴油补贴225元/公顷,三项补贴共计1095元/公顷,虽然补贴金额较高,但今年粮食生产资料价格提升较高,基本抵冲了国家补贴,这样农民的实际收入仍未得到有效提高。
4、农民传统种植观念改变。由于种粮收入已经不能满足生活需要,因此很多农户在农闲时间开始外出打工,个别农户还将自有土地租赁谋取租金,据悉,土地租让金大约在6000-8000元/公顷。
5、农民缺少科技文化知识。目前,多数农民缺乏对粮食种植、种子以及化肥选择方面的知识,这样“从众”现象表得十分普遍,由于部分劣质种子和化肥的生产企业使用障眼法蒙蔽农民,致使坑农害农现象屡见不鲜,获得科技文化知识对于农民十分重要。
综合分析,目前吉林地区玉米售粮高峰期尚未来临,粮库正在为收购做着积极的准备工作,而农民似乎并不急于售粮,待价而沽显得较为普遍,今年由于玉米市场供求相对紧张,玉米质量较好,使得收购市场的紧张程度明显加剧,后期吉林玉米市场购销将会两旺,收购价格稳步提升预期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