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者在饲料角度的替代作用
从世界范围来看,玉米和小麦承担的主要仍然是作为食物的功能,作为其他用途的玉米、小麦消耗量比较有限。另外,虽然农产品近年的非农业职能被热炒,但是为了保证粮食安全,玉米和小麦过多的非农业消耗也将会被限制。因此对于两者替代性的对比,更多主要是通过食物角度,主要是饲料角度来进行。从两者的营养构成来看(见图表1):1.小麦的蛋白质、赖氨酸含量较高,苏氨酸含量与玉米相当。用小麦带起玉米座能量饲料时,饲料粮中豆粕的用量可降低。2.小麦的灰分含量比玉米高,表示铜、锰、铁、锌、钙、磷的含量小麦要高于玉米。用小麦替代玉米可减少微量元素的使用。3.小麦的亚油酸含量比玉米低。小麦仅0.59%,玉米2.2%。日粮中用50%的玉米能满足猪鸡必需脂肪酸的需要,而小麦则不能。另外,黄玉米中含有丰富的类胡萝卜素类色素(玉米黄素和叶黄素),能沉积在脂肪、皮肤和蛋黄中。从饲养效果上看,玉米要优于小麦。
图表8玉米/小麦营养成分分析
另外,在作为饲料量方面,以前阻碍小麦用于饲料的障碍主要是小麦里可溶性非淀粉多糖(SNSP)较多,主要是水溶性阿拉伯木聚糖。猪、鸡等单胃动物本身不分泌SNSP酶,小麦本身和肠道微生物产生的酶不足以分解它。单胃动物采食富含SNSP的饲料粮后,SNSP溶于水中形成粘性物质,阻碍酶的进入和消化,也阻碍营养的吸收,降低食糜通过消化道的速度,从而使采食量下降引起各种疾病。随着科技的进步,在饲料中添加SNSP酶制剂改变了上述状况,从而扩大了小麦在饲料中的应用范围。通过实证研究,在饲料中添加原玉米用量的40%-50%在能效上是可行的,超过60%效果就差了。
美国玉米与小麦价格的长期关系
从图表上来看,美国玉米与小麦的价差波动幅度比较大:总体上来讲,价差的平均值在90.21美分/蒲,但是方差达到了40美分以上;近10年中仅有一次小麦价格低于玉米,在其他时候均是小麦高于玉米,其中最高峰值达到了每蒲相差180美分以上。总体上看,仅3、4年的价差处于历史中游水平,一般在50到150美分之间,且有逐步上扬的趋势。
图表9小麦/玉米价差走势图(1994.12-2006.8,月数据)
注释:价差=小麦当期期货价格—玉米当期期货价格
当期期货指当月该品种交易最活跃期货合约数据来源:CRB
另外,从价格变动角度看,玉米和小麦具有较强的协动性。玉米价格的变动,有三分之一可以通过前天的价格变动和当日小麦价格变动来解释,且这种关系呈统计显著特征。根据这一模型估计,由于近期小麦价格保持上涨,因此会带动玉米价格继续上攻;但由于小麦价格涨势已显疲态,因此预计近期玉米涨幅会高于小麦,从而使两者价差缩小。而另一方面,从价差分布的角度考虑,目前小麦与玉米价差已经达到了172美分,是自95年以来的第5高位,因此未来很有可能下落。根据历史模拟法估计,价差回落的可能性达到了97%以上。以目前的情况来看,采用“空小麦多玉米”的套利手段是尚佳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