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东北地区企业、粮库及贸易商的粳稻库存数量相对有限,随着新粮上市压力的逐步显现,均加快了库存销售进度,尤其是品质偏差的粮源,北方则以企业销售为主,目前,东北地区水稻进入收割后期。新季水稻开始陆续上市,各地米厂开工也迅速扩大,发往关内的数量保持稳定。前期的天气相对较好,有利于收获。由于新粮的陆续上市,供应压力不断加大,国内粳稻市场呈现出季节性高位回落特征。
目前,新产中籼稻在多重利好因素影响下,收购价格稳步走强。当前南方稻谷成本不断提高,稻谷价格主要受政策托市,而大米主要靠市场调节,市场化程度较高,市场竞争激烈,今年南方相当一部分产区出现了较大幅度减产,因此早中稻米总供给显得偏紧,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作用下,价格一路上涨,其大米价格虽然偏弱,但也水涨船高。当前南方中籼稻政策性收购价为1460-1500元/吨,而当地加工企业收购价区间为1480-1520元/吨,市场粮与政策粮相互作用,提升了稻米行情。今年南方部分地区小麦收购量大,占用了很大一部分仓容,仓库紧张问题继续困扰着南方一些产区的新稻收购。由于稻谷涨幅大于大米涨幅,制约了米厂加工利润,在价格上涨到一这玉雕度后,收购积极性也因此受到一定影响,使得近期稻谷收购价格趋于平稳。
目前南方晚稻开始全面收割上市,但大量上市将在下个月初后,到目前,湖北、安徽、江西和湖南等省,已启动了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格预案,尽管启动了最低收购价格预案,但目前多数地区新稻收购价明显高出托市价水平,托市价的市场竞争力显弱,但如果没有托市收购,则市场价格也尽然下滑。今年在相当一部分受灾严重的地区甚至是产区,托市收购货源明显不足,轮换补库也受到一定制约,加上受前期干旱、低温、病虫害等一系列灾害的影响,部分产区新稻品质明显下降,很难符合粮库大量收购的货源要求。部分地区还面临着资金和仓库等问题。
总体上看,近期国内稻米市场已表现出差异化的走势,北方新粳稻回落幅度较大,而南方籼稻则继续呈稳中上涨态势。这一方面是生产形势的影响,北方粳稻增产,南方籼稻减产;二方面是新稻上市前,北方粳稻一直持续上涨并在高价位运行,而南方籼稻上半年一路下滑,下半年后才持续小幅上涨。
预计后市稻米市场行情总体稳中趋升。其中南方籼稻米市场以稳中趋升为主,北方粳稻米市场以稳中略落为主。
在南方籼稻市场,稻米市场行情总体走势将呈稳中有升,但稻谷与大米,早中籼稻与晚稻、普通稻与优质稻行情会有所差异。
首先从收购市场来看,早稻收购行情对中晚稻影响明显。今年早稻收购价格高开高走,当前早稻收购价格已比开秤初期上涨3-5元/50公斤,大多数地区的优质稻收购价格在80-90元/50公斤,甚至达到100元左右,进入10月份后虽然已趋于稳定,但对中晚稻的影响将继续。受早稻收购价格较高的影响,中晚稻收购开秤价格也将高开。
其次从各地粮食交易市场来看,拍卖抛售价格也呈稳中趋涨态势。近期广东华南粮食交易中心的新稻采购价格普遍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并且交易价格呈略微上扬的态势,特别是节后东莞早稻竞价销售,最高成交价1670元/吨,最低成交价1500元/吨,平均成交价1597元/吨,创华南市场2006年稻谷销售空前高价。可见新稻无论在收购的初级市场还是采购的终端市场,都有明显的稳中趋升的势头。而珠三角地区稻谷价格自3月份以来就处于明显的上升通道之中,新旧稻谷价格具有明显的联动性。
再次,当前社会商品粮源仍然不足。一方面,上年国家收购量较大,库存抛售比较有序,而抛售的粮食又大多在国有购销企业之间转换,较少流向市场,使得社会商品粮源不足,促使加工经营企业加加大了市场收购;另一方面,减产趋势使得市场经营效益好转,刺激了大米加工提升,促进加工企业入市收购积极性。
另外,从供求态势来看,当前市场正处于新稻上市初期,陈稻可供量减少,新稻又未全面上市,市场供求相对偏紧。一方面,今年南方多数产区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尤其是病虫害,导致稻谷单产、品质“双下降”,减产预期加重了市场看多气氛。另一方面,政策拉动效应,尽管截止到目前为止,南方新稻托市收购才开始不久,但其对市场的支撑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多数加工企业为了保证原料采购的正常,也相应提高了其收购价格。再一方面,国家虽然掌握了较大的库存,但早稻收购以来,出为销售的数量较少,使得市场粮源明显偏紧,供求关系趋于紧张。
综上所述,由于各地区和各品种供求形势不一,因此后市走势也将有所不同。
其中早稻走势将相对较强,主要原因:一是今年国内早稻产量下降。据有关方面统计,今年早稻较去年减产2.2%,产量为3110万吨左右。这是今年早稻谷市场持续走强的主要原因。二是下半年储备粮多进少出,早籼稻供应减少。因为产量下降,各方入市收购都相当积极,无奈粮源有限,各方收购数量都不太理想,据预计,到9月末,八大早籼稻主产省区收购早籼稻约80亿公斤,其中国有粮食经营企业收购占60%左右,同比减少约10亿公斤以上。三是加工户库存普遍不多。今年早稻谷价格上涨,加工企业库存谨慎,只得边收购边加工边销售,而且当时对中晚稻产量预期丰收,厂商都不敢贸然大量存货,当中晚稻的产量逐渐开始明朗,预期的大丰收基本落空,此时早稻谷的收购已进入尾声,市场粮源已不多,米厂收购困难。四是早稻转化需求强劲。工业食品用粮的快速增长,是早稻需求强劲的主要原因,特别是酿酒等需求增长幅度大,对早稻需求有较强的拉动。
预计在早稻收购价格的提升,中晚稻减产预期,多主体入市竞争拉抬下,中晚稻收购市场行情也将保持稳中趋升态势。一是今年中晚稻病虫害加重,中晚稻产量受到较大影响。前期南方一些地区受病虫害影响,其产量预期继续下降,与前期相比一般下降了10%左右。同时受几次强热带风暴影响,中晚稻病虫害在南方部分产区大面积暴发,其发生量之大、发生面之广、发生期之早均为近十年之最。调查显示,稻飞虱、稻瘟病、纹枯病等病虫害已在湖南普遍发生,约三千六百万亩中晚稻受灾。二是产区旱情不断加剧,收购价格将逐步走高。近期南方局部地区早熟品种中晚稻已零星上市,而且价格不断上扬,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也在于灾情的影响,今年我国干旱面积较大、旱情严重,且主要集中在水稻产区,预计今年南方相当一部分地区中晚稻将大幅减产,后期收购价格逐步走高的可能性较大。三是多元化主体入市收购,市场竞争拉抬促使购销活跃、行情上涨。今年我国早稻市场多元化主体收购竞争较为激烈,对市场行情形成有效刺激,而形成此种格局的主要原因在于,灾情影响,预期减产,心理变化,补库增强和商品粮源不足。今年的中晚稻市场,也遇到了象早稻一样的境况,早稻的提升,晚稻的减产等因素促使多元化收购竞争因素继续呈现,从而推动价格上涨。四是部分产区仓容紧张,影响晚稻收购,同时由于早稻收购需求相对较强,而晚稻产量较大,政策性收购需求相对稍弱,晚稻收购需求将比较分散,收购需求将不如早稻,这必将影响到晚稻收购价格涨势不如早稻。
国内粳稻开始陆续上市,国内粳稻米季节性回落特征已显现,据预计,在新粮上市压力下,粳稻米市场行情仍以稳中稍弱为主。主要原因一是新稻上市压力较大;二是南方新稻上市后供给充足,对北方粳稻米需求减弱;三是南方优质稻米比重提高,优质稻米供给相应增加;四是当前正是稻米消费需求淡季,缺少节日性需求因素刺激;四是北方粳稻米价格价位相对较高,再涨难度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