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市场 » 正文

吉林检验检疫局多举措促进鲜食玉米出口

  作者: 来源: 日期:2006-10-17  
     吉林省中部是世界著名黄金玉米带,玉米占吉林省粮食总产量的80%,全国玉米出口的50%。加入世贸组织后,吉林玉米的价格优势不复存在,导致近年来玉米出口不稳定。吉林省80%的农民种玉米,玉米占农民收入的50%以上,如何解决吉林玉米种植和销售问题已成为吉林省农业走出困境,乃至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为此,吉林省适时提出了增加黄金玉米带含金量,走玉米转化、深加工的农业工业化发展之路,鲜食玉米开发迎来了大发展良机。

      鲜食玉米(甜玉米、粘玉米、保鲜玉米等)营养丰富、风味独特,产出高、效益大,据测算,经济效益是普通玉米的2~3倍,国内市场份额逐年攀升。种植鲜食玉米的农民每亩地平均增收300-500元。在采收旺季,农民在种植基地收割玉米,每月还可以增收900元左右。鲜食玉米产业对于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拉动产区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鲜食玉米出口前景广阔,存在困难不容忽视

    目前,吉林省鲜食玉米加工企业350多家,产量35万吨,工业产值42亿元,销售额50多亿元,一些名牌产品出口日本、美国、韩国等国家和地区,产量、产值、市场占有率等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排名第一。今年5月19日,我国最大的鲜玉米食品项目,吉林省农业产业化重要示范工程--天景公司30万吨鲜玉米食品开发项目工程破土动工。8月26-28日,全国鲜食玉米生产销售企业齐聚长春召开了第二届鲜食玉米产业大会,共谋发展大计。

    国内外鲜食玉米消费市场逐渐成熟,鲜食玉米产业发展形势喜人,但诸多问题仍然不可忽视。一是产品单一,受冷藏技术限制保鲜期短;二是国际市场虽然广阔,但鲜食玉米出口易受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等国外技术壁垒影响,扩大国际市场份额举步维艰;三是鲜食玉米自然保鲜、货架销售时间有限,如龙头企业受国际市场影响出现销售困难,不能及时处理鲜食玉米的初级产品,可能损伤农民种植鲜食玉米的积极性;四是生产加工出口企业与种植农户间尚未建立起有效沟通互信机制,扩大基地生产能力存在土地联片困难;五是鲜食玉米产业与肉牛、奶牛等饲养业尚未形成优势互补,玉米秸秆浪费现象严重。

    吉林检验检疫局千方百计破解出口难题

    鲜食玉米的种植、生产、加工出口关系到农民的收入、企业的效益、产业的发展,如何促进产品出口时时牵挂在吉林检验检疫局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心头,他们多方调研、主动帮扶,千方百计促进吉林鲜食玉米走出国门,抢占国际市场。

    一是召开现场会和座谈会,交流经验统一做法。吉林检验检疫局有关部门和分支机构多次组织召开全省出口速冻粘玉米现场会和座谈会,与速冻粘玉米生产企业相互交流基地管理、农药使用、加工控制等方面的经验,并结合出口卫生登记政策提出具体要求。检企之间、同行企业之间形成了共识,统一了管理做法,全面提高了出口粘玉米卫生质量。

    二是坚持基地管理,为产品打开国际市场奠定基础。依托吉林省松辽平原土地联片宜于实行基地管理优势,吉林局有关部门积极倡导各鲜食玉米深加工企业全面实行基地管理,坚持统一标准、统一供种、统一施肥、统一用药、统一采收,产量和质量逐年提高。有关部门主动上门,对基地建设、玉米种植和生产车间、流水线设计进行积极帮扶,并及时颁发出口食品卫生注册登记生证书。吉林省鲜食品玉米产品目前已出口到了美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三是加强药残监控,帮扶企业应对日本肯定列表。今年以来,国际技术壁垒门槛不断提高,尤其是日本5月29日准备实施更为严格的日本肯定列表制度,部分企业对能否符合日本要求信心不足。吉林检验检疫局分管局领导亲自对企业从原料的种植、生产加工、产品的储存进行调研,督促企业进一步加强基地管理,严格执行公司+基地+标准化+品牌生产模式。有关部门就应对“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了培训,并进一步加强了鲜食玉米种植基地用药的管理、使用和登记,有针对性地确定施检项目,及时将相关信息、技术转达给企业。正是这些帮扶措施,确保了日本肯定列表实施以来,该省出口日本的甜玉米罐头在农残方面没有出现任何问题,顺利进入日本市场。

    四是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促进鲜食玉米产业发展。吉林省双联经贸有限公司是一家民营企业,年加工出口速冻粘玉米500吨,董事长陈云莲女士是该省著名农民企业家,中共十五大、十六大代表。2005年,韩国客商大量订购速冻粘玉米,但该公司对出口业务知识不太了解、公司又无专业人员,于是,陈云莲找到了吉林检验检疫局寻求帮助。该局食品处、认证处、技术中心迅速动员起来,对双联公司土地联片、农药使用,生产车间设施、工艺流程进行了周密细致的调查并提出改进意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了一系列帮扶工作,及时办理了出口卫生注册登记证书。在他们的有效帮扶下,双联公司当年就向韩国出口速冻玉米150多吨。

    今年,该企业准备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吉林检验检疫局食品处、认证处等部门为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积极引导该公司进行基地改造和建设,逐步完成由“公司+农户”生产模式向“公司+基地+品牌”模式的转变。他们对企业生产车间改扩建方案、工艺图纸、卫生质量手册实施了全方位指导服务;指派专人由终端检验检疫向种植、生产、加工、装运全过程、全方位监管延伸;对出口速冻玉米基地进行种植前摸底调查,准确掌握土壤、环境、空气、水质等有关情况;对出口货物提前抽样做农残、转基因检验,快速查验,实货放行;帮助企业建立独立的农药仓库及出入库登记手册、植保员用药登记手册,严格监控农药的使用,坚决杜绝滥用农药。

    目前,双联经贸公司带动了几百户农民种植粘玉米,农民逐年提高了收入水平,还为周边二、三百名下岗职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解决了就业问题,生产旺季,每月可以给他们带来七、八百元的收入。该公司逐渐发展成为吉林省粘玉米生产加工的龙头企业,辐射和带动作用发挥日益明显。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