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市场 » 正文

玉米市场利多成为主流节前价格预计高位盘整

  作者: 来源: 日期:2006-09-28  
     南方销区供应仍有缺口

    目前,国内玉米市场整体呈现良好的运行态势,尽管局部地区玉米价格出现跌落,但均属短期行为,国内玉米价格依然稳定在较高的位置,截至9月26日,玉米主产区吉林省普通质量的玉米价格为每吨(下同)1220~1260元,黑龙江省玉米报价为1220~1230元,山东省玉米报价为1420~1450元;销区广东玉米报价为1435~1440元。伴随双节的来临,我国畜禽价格不断上扬,养殖业已经全面恢复,饲料销量呈稳步缓慢回升态势。而目前我国正处于新陈玉米交替时期,部分产区玉米青黄不接,南方销区大部分地方仍有一定的玉米供应缺口,吉林陈粮拍卖活动对市场的影响有限,受诸多利好因素支撑,预计国庆节前国内玉米市场价格将保持高位盘整态势。

    畜禽养殖形势继续好转 玉米市场价格受到支撑

    随着双节的临近,国内养殖形势出现明显好转,养殖户的补栏积极性也有一定的恢复。其中生猪价格出现了暴涨行情,目前国内品种猪价格集中在每500克(下同)3.70~4.60元,土杂猪价格集中在3.60~4.20元,养殖盈利集中在150~200元/头,养殖效益的明显恢复,有助于生猪补栏积极性的日益提高。另外,目前家禽养殖业继续呈现恢复势头,蛋鸡养殖盈利空间为0.50~1.00元,养殖效益的抬升令国内蛋鸡补栏积极性增强,而肉鸡养殖盈利也达到4~6元/只,同时,补栏积极性基本稳定。此外,9月上、中旬畜禽料环比继续回升10%以上。后期国内家禽养殖业对玉米的消费量将会进一步增强,将对玉米价格走强形成支撑。

    工业需求增长速度较快 国内玉米库存不断下降

    今年由于我国政府在小麦市场实行了“托市”收购政策,河南、河北等省国家粮食储备库均较早地售出库存玉米,为小麦收购腾出库容,当前关内大部分地区玉米消耗殆尽。据对河南、河北部分国家粮食储备库的了解,当前两省玉米库存量接近为零。而在往年同期,河南5万吨库容的国家粮食储备库一般都保持5000吨的玉米储备,河北同类级别的粮食储备库一般则保持1万吨的储备。另据了解,山东地区现有社会库存80万吨左右,而每个月的玉米消耗量就在140万吨左右,因此,在新玉米批量上市前的最后一个月时间里,山东地区将有60万吨左右的缺口。目前只有东北产区库存相对充实,但存量基本掌握在收储企业和深加工企业手中,社会存粮很少,供给的垄断性增强,成本价格较高。需求方面有所增长,工业需求增长速度较快,而社会库存已经不多,这将对新产玉米行情产生有力的利多效应。

    陈粮拍卖利空效应未现 玉米行情仍将保持坚挺

    备受关注的吉林省大规模陈粮竞价交易会已经结束,本次拍卖共成交玉米约38万吨,平均成交价在1074元/吨左右。参加此次竞价交易会的买方在120家左右,均为具有陈化粮购买资格的酒精饲料企业,以东北地区的吉林、辽宁客户为主。此次交易会的交易品种全部为陈化粮,而且购买企业也明确限定在酒精、饲料生产企业范围内,竞价交易的粮食不具备流通性,同时,目前东北玉米市场行情依然坚挺,消息面的利空效应并未体现。目前距新玉米批量上市仍有一段时间,市场正处于青黄不接时期,而养殖业正在逐步回暖,饲料企业需求数量开始增加,而关内及南方销区企业多数以消耗库存为主,补库意愿仍较为强烈,因此,东北玉米市场供应的主导地位短期内将依然牢固,市场行情仍会保持坚挺。

    用粮企业持续消耗库存 后市玉米仍有补库需求

    近期,由于南方销区饲料企业一直以消耗库存玉米为主,批量采购建仓大多暂停或延缓,以致目前饲料企业的玉米库存多数不足1个月的使用量。加上最近南方饲料企业饲用小麦替代量明显降低,部分地区饲用小麦收购已暂停。而目前国内大部地区饲料、养殖市场回升速度加快,这样,后期饲料企业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玉米补库需求。而东北地区大型深加工企业多数库存充足,一般均能衔接到新粮上市,而且不少合同尚未执行,不过也有少数企业合同量不能维持到新粮上市,因此后期仍需要集中采购。而关内深加工企业玉米库存远不如东北地区宽裕,多数加工企业也存在着一定量的补库愿望。

    中美玉米工业需求猛增 推动全球玉米价格上涨

    世界能源及汽油价格的快速上涨,为乙醇生产的扩张提供了动力。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最新研究报告指出,2005/2006年度粗粮的工业用量继续快速扩张,除了用于淀粉以及增甜剂的需求强劲之外,基于玉米的乙醇生产也呈现出指数式的增长态势,这才是驱动粗粮工业需求的主要动力。以美国为例,作为世界最大的玉米乙醇生产国,2005/2006年度用于生产乙醇的玉米用量创下4000万吨的历史新高。而在中国,虽然目前还没有准确的玉米在乙醇生产上的用量统计数据,但据行业人士指出,中国四大生物乙醇生产厂家可能每年消耗300万~500万吨玉米,而且这一用量预计将以10%~15%的速度增长。由于中美玉米工业需求扩张迅猛,当前全球玉米供需偏紧,从而为价格的长期上涨奠定了坚实基础。

    玉米生产进入关键时期 雨水早霜影响值得关注

    近期,我国玉米产区黄淮地区早熟玉米已经开始收割上市,东北地区春玉米正处于乳熟期,北方地区夏玉米处于乳熟至成熟期,根据气象部门的统计,近日,全国气温呈西高东低分布,其中内蒙古东部和东北西部比常年同期偏低3~4度,主要降水区在西南东部及东南沿海,久旱的川渝大部旱情终于得到缓解,利于晚秋生产。而黑龙江、辽宁部分地区出现早霜,内蒙古遭遇罕见的秋季雪灾,这给一些地区的玉米生长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就东北地区而言,日照时间的长短、积温的多少、霜期的早晚对玉米的后期生长尤为重要,同时也给最终玉米产量带来不确定性。而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9月份预测,2006年我国玉米产量预计将增至1.41亿吨,增幅为1.2%,但较上月预测的1.42亿吨减少了100万吨,主要原因是四川、重庆和辽宁三省因遭遇干旱单产水平下降,但是吉林、黑龙江和山东、河南等省单产水平同比提高,部分抵消了四川等地减产带来的影响。后期早霜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以及雨水对黄淮地区玉米收割期的影响值得关注。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