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德荣说,玉米具有产量高、抗逆性强、用途广泛等特点,不仅是人类和家畜的重要食物来源,而且是上百种工业用品的原料。据统计,目前世界玉米总产量的66%用作动物饲料,20%直接供人们食用,8%用作工业原料,6%用作种子或成为废料。按照目前中国对玉米的需求,全国玉米产量须以3%的速度提高,而到2010年,吉林省仅玉米加工业对玉米的需求就将达到1500万吨,占吉林玉米产量的75%。
面对巨大的需求,岳德荣认为,吉林省玉米产业发展必须坚持走科技创新之路,在提高内涵的同时扩大外延。提高内涵一是不断推出新品种、新技术,以此支撑玉米产业发展;二是加强农田建设,提高高产田比例。扩大外延一是推动周边地区玉米发展;二是采取“农业技术走出去”的战略,发展周边国家玉米生产。同时要使玉米加工业继续向精深方向发展,提高玉米加工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岳德荣还指出,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全世界玉米种植面积将基本稳定。产量持续提高、总产量不断增长,是世界经济发展对玉米生产的基本需求。吉林省作为玉米优势产区,面对市场需求量的增加、质量不断提高和生产环境的多重压力,必须建立玉米科技创新平台,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提高选育高产、优质、多抗优良玉米杂交种的能力,改进玉米生产技术,一方面为区域内玉米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另一方面为周边地区和国家扩大玉米生产能力提供技术辐射。
在加速科技创新过程中,岳德荣提出要重点做好两门“功课”。其一是培育高产优质杂交种。杂种优势利用是提高玉米产量的技术载体,应努力发展现代生物技术,加快玉米杂交种选育速度,提高杂交种水平。其二是提高玉米杂交种应用效益和玉米生产综合能力。针对玉米生产中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应以理论创新为基础,以制约玉米高产高效的关键技术为重点,开展综合栽培技术研究;要开展优质粮田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加快农田水利建设、加快农机化建设和加强农田生态体系建设等,提高粮田抗旱防涝、高产稳产的能力;要积极发展玉米集约化种植,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并相互促进的机制,实现玉米增长方式的转变,推进玉米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