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策略》,8月11日美国农业部公布了8月份月度报告,结合新的情况,形成了这篇文章,供相关决策者参考。
8月11日,美国农业部公布了8月份月度报告即将,这是一份十分重要的报告,将对相关现货企业、期货投资者秋季的收购、生产以及投资策略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笔者试做深入分析如下,供相关决策者参考:
一、 前期大豆、玉米现货市场形势回顾年初以来,国内外大豆、玉米现货市场一度表现出冷热分化的运行态势:大豆市场由于丰收及庞大结转库存压力,加之下游需求环节在去年秋季遭受禽流感重创之后一直没有明显恢复,价格在需求不振及农民惜售的矛盾中陷入较长时间的弱市盘整格局,现货收储企业经过去年新豆上市初期短暂的收购激情之外,总体上采购心态十分谨慎。截止到目前,还有相当部分国产陈豆仍滞留在种植者手中。进口仍在源源不断的进来,大豆市场正在不断的被国际巨头蚕食、掌控,国内生产者盼涨的心理正在被残酷下跌的现实无情蹂躏,而现货经营商的利润空间也在不断的被压缩,大多数人陷入了困惑、迷茫,专家学者开始呼吁保护中国大豆产业。期货市场人士的投资激情也曾被长期盘整市折磨得接近冰点,以致于开始有人怀疑大连大豆期货的参与价值。对此,笔者曾指出:市场的狂热与沉寂是一种周期性规律使然,窄幅盘整僵局并不是市场的常态,坚冰消融之时,盘局将会被突破,而盘局的突破将会使市场重新焕发生机。最近期货价格的率先下跌实际上已经暗示出大豆市场坚冰融化之后必将重现交易活力;
玉米市场在生物能源概念的支持下,年初曾经一度表现出强市,现货市场也曾经一度出现抢购的局面,但是好景不长,虚幻的概念炒做之后玉米重新展现其农产品特有商品属性。但是现货市场格局却在这次概念炒做之后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热钱不断的投身于乙醇燃料油行业,作为玉米主产省吉林,利用招商引资的策略企图将玉米产业链的利润大部分留在本省,一些大的加工企业正在开辟海外采购渠道,比如西王糖业、新希望集团等。这种情形使我们似乎又重新看到了大豆市场放开进程中,国内外相关利益集团博弈竞争的影子。未来的某一阶段,国内玉米企业会不会重蹈大豆行业被国外机构联合设局围剿的老路?种种迹象表明:大豆、玉米市场竞争格局正在因为市场的不断放开而发生着日益深刻的变化,现货企业审时度势利用期货市场重新调整经营竞争策略已是迫在眉睫,继续坚持僵化保守的经营策略,最终必将被行业重新洗牌、布局的浪潮所湮灭。
二、 美国月度报告数据变化总结与预测今年以来,美国农业部数据调整的特点,基本上体现了先紧后松总体倾向抬高农产品价格的态势:4、5、6月,美国农业部曾一直坚持认为大豆种植面将达到创记录的7690万英亩,但是在6月30日的季度报告中却将此数据调低为7490万英亩;对于玉米种植面积却一直维持着低于去年8100万英亩的预测,七月最新预测数为7940英亩,而对于下年度结转库存却一直非常低的预测数,主要的理由是产量将较去年下降,而需求将因工业需求增长而大幅增加。而笔者的理解是:美国农业部此举显然是为维护本国种植者秋季种植者利益而尽力维护价格的稳定。
8月11日早晨美国农业部(USDA)公布的最新月度报告显示:预计美国2006-07年度大豆产量为29.28亿蒲式耳,较上月报告下调8200万蒲,同时也低于市场预测的30.2亿蒲式耳平均值(预测区间为29.09-31.05亿蒲);预计美国2006-07年度大豆结转库存为4.5亿蒲,较上月报告下调1.1亿蒲,低于市场预测的5.36亿蒲平均值(预测区间为5.15-5.54亿蒲)。此外,此次报告预计美国2006-07年度玉米产量为109.76亿蒲,较上月报告增加2.36亿蒲,高于市场预测的107.95亿蒲式耳平均值;预计美国2006-07年度玉米结转库存为12.32亿蒲,较上月报告增加1.55亿蒲,亦高于市场预测的11.05亿蒲平均值。总体感觉,本次报告大豆数据利多、玉米数据利空。
这与年初种植面的真是变化是吻合的,虽然此前,美国农业部有保护本国种植者利益抬高相关农产品价格的企图,但是这份报告之后的市场表现一方面否定了前期高温天气对作物造成损害的传言,另一方面也反应出未来一段时间季节性供给压力将成为影响相关商品价格走向的主要因素。
三、 价格引导之下利益集团博弈的逻辑我们前一段时间曾判断:美国月度报告之后的市场反应可能会短暂乐观,但是随后将至的季节性压力将会对价格产生持续性的压力,现在来看市场实际表现比我们预想的还要疲弱。未来一段时间将开始涉及到现货生产者制定新季作物采购、销售策略的时候了,按照目前国内大豆、玉米生长状况与市场购销态势,秋季大豆、玉米价格呈现反季节性上涨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观望心理以及秋季可能再次爆发的禽流感将会迫使种植者面临艰难的销售抉择。
而美国为了销售及打压南美种植者利益,很有可能最终选择降价销售的策略。如果大豆、玉米价格能在秋季完成其正常的弱市形态,那么我们才有理由预期在下一个消费旺季来临的时候价格出现明显的上涨。
四、 应对策略及建议:1、现货企业秋季应该关注利用期货市场两线互动收购(销售)的策略,而不是单一的拘泥于在现货市场采购(销售),并且总体现货采购节奏应该是宜缓不宜急,而销售恰恰相反(应尽量赶早销售);2、对于期货投资者,总体策略还是应该保持偏空的思路,并尽可能的利用短期技术性冲高乏力之时相机抛空。
如果,价格实现了正常的季节性形态,那么在临近年底现货上市压力充分释放之后,或许才可以在期、现两市同时重点关注长线做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