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日报报告 » 正文

8月9日国内玉米市场点评

  作者: 来源: 日期:2006-08-09  
     8月9日, 国内销区新玉米批量,陈玉米价格出现10元/吨的下调。产区玉米价格维持坚挺。东北地区玉米出货加速但价格变化不大。

    黑龙江哈尔滨地区玉米车板成交价格1230元/吨,价格保持稳定;吉林长春玉米车板成交价格1240元/吨;大连港二等玉米平仓价1320元/吨,港口库存一般;山东青岛玉米出库价格1400元/吨;河北石家庄粮库玉米出库价1350元/吨;山西太原地区玉米入厂价格1300元/吨;厦门地区港口成交1450元/吨;浙江宁波地区东北玉米码头价1450元/吨,采购主体增加;云南昆明地区粮库进厂价1400元/吨;广东蛇口二等玉米船板价1410元/吨。

    东北地区玉米考考要点分析情况如下,仅供市场参考。

    1.长期来看我国玉米增产潜力已经不大

    从东北两个主产省的情况来看,受前期玉米价格高涨刺激,吉林省玉米种植面积有所增加,但由于耕地饱和及种植结构问题,增幅十分有限,总面积在4350万亩左右,较去年增加50万亩,增加面积主要是从大豆方面转来的,同时一些经济作物如绿豆、红小豆等种植面积也有所萎缩。今年玉米种植面积增长较多的黑龙江省农作物播种则呈现“两增一减”格局:玉米播种面积为4362万亩,较去年统计的数据增加315万亩;水稻播种面积3015万亩,较去年增加217万亩;大豆播种面积5507万亩,较去年减少814万亩。由此可以看到,首先,黑龙江省由于所处的积温带局限,适宜种植玉米的土地基本上受价格刺激均已利用;其次,玉米增加的种植面积基本上都是从大豆转来的,水稻价格近年来较为坚挺,实际上也在抢夺大豆的种植面积。不过我们也要看到,大豆价格在沉寂了两年之后,很有可能在2007年出现反弹,而如果产地大豆价格在2400元以上,原来种植大豆的农民就会转种大豆。因此从长期来看,在不进行转基因品种种植的前提下,近三年来的丰收已经是玉米产量的顶峰,我国玉米继续增产的潜力和可能性已经不大。

    2.三足鼎立的收购格局将强化新玉米上市时的抢购特点

    自2005年以来,我们开始慢慢熟悉作为玉米收购新兴主体的深加工企业的收购特点,其主要的两次收购高峰分别在新玉米上市至春节前和春节后至3月份期间。在新玉米上市至春节前,玉米深加工企业收购最为活跃,各企业均处于全力抢收状态,日收购数量可达到消耗量的4至5倍。在这个时期,企业在收购价格的制定上,往往高于周边粮库及贸易商的玉米收购价,因此牢牢把握住了收购市场的主动权。在春节后至3月份期间,玉米深加工企业收购活动较前一阶段有所放缓,但日收购数量一般仍可达到消耗量的2至3倍,价格方面仍比其他收购主体要高。很明显,这两个阶段企业将收购占需求70%左右的玉米数量,是其全力保证粮源的关键时期,今年这种情况不仅将延续下去而且还会强化,从深加工企业今年纷纷收购粮库的举动就可以窥出一二。

    去年的粮库收购主体方面,由于企业股份制改革仍然没有新进展,就使得农发行贷款落实出现了一些问题,明显处于竞争不利的地位。不过,今年情况开始发生变化,中储粮集团、中粮集团在吉林省大量圈地收购粮库,雄厚的实力使得他们在今年的玉米收购中将充当重要角色;而吉粮集团上一年度仅收购玉米80余万吨,今年下半年也重新整合了旗下的收储机构及粮库,意欲在新玉米上市时有所作为。

    而从贸易商这一方面来说,2005/2006年度的玉米现货和期货走势给了他们良好的贸易空间和套保空间,可谓收益颇丰,由于2006/2007年度玉米行情继续看好,一些大的贸易商已经有将贸易量扩大一倍的打算。因此可以说,今年三大收购主体的实力均有所增加,而农民在经历了上年度晚卖多收益的情况后,待价而沽的情绪将更为严重,三足鼎立的收购格局将强化新玉米上市后的抢购特点。

    目前来看,如果不出现严重的早霜,在我国玉米种植史上较为少见的连续三年丰产局面可能在今年出现,而由于深加工行业的飞速发展,再加上饲料行业的逐渐复苏,玉米市场供给充沛,同时需求旺盛,将呈现一个供求紧平衡状态。对于2006/2007年度的玉米价格来说,与2005/2006年度的市场情况类似,仍将是一个底部不断抬高的温和牛市格局。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