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考察是对东北玉米主产区的第二次实地调研活动,第一次是5月中旬,主要考察的是吉林省等主产区的玉米播种和出苗状况,现在正值玉米的抽雄吐丝期,基本到了玉米生长的后期阶段,因此,此次考察的重点主要是玉米当前的生长状况、产量预期、新粮开秤前玉米以及作物年度末期的库存状况等方面。
与第一次不同,由于今年以来大豆价格持续偏低,有可能导致部分产区特别是黑龙江省等地的种植结构出现调整,所以我们把考察的范围向北延伸到以往大豆主产区如黑龙江省的佳木斯及相临的几大农垦管局。我们知道,吉林省是玉米传统大省,受种植条件的限制,玉米种植结构相对稳定,而黑龙江省的种植结构调整则受价格导向的影响更大一些。从实地调查的情况来看,黑龙江省的大豆种植面积的确在减少,而玉米种植面积在相应增加,全省各地的玉米播种面积比去年增加了10%—15%不等。吉林省的玉米播种面积基本稳定,在4350万亩左右,较往年小幅增加。
从当前玉米的生长状况与去年同期相比来看,除内蒙古少数地区和吉林省西北部的白城地区和松原市的少数地区外,绝大部分地区玉米长势良好,特别是吉林省的几个产量大市(县),如榆树、扶余、德惠、四平、公主岭等地的玉米长势要好于去年同期。虽然今年玉米播种期延后了5至7天,但由于后期天气状况良好,玉米长势基本没有受到太大影响,而且今年是农历闰7月,农作物的生长时间相对较长一点,这也使得每年这个时候对早霜的担忧减少了许多。如果后期没有早霜的影响,可以说今年的玉米仍然是一个丰产年,考虑到种植面积增加因素的影响,今年的玉米总产肯定要超过去年的水平。
大家普遍预计,今年的开秤价可能要高于去年,估计吉林地区的开称价可能在0.45—0.48元/斤,预期开秤价高开的理由主要是:一是今年东北玉米深加工企业的扩产速度仍然很快,新增产能在新粮下来后将积极采购,掀起收购的第一个高潮;二是国有收储企业已经完成改制,中储、中粮和吉粮等单位纷纷在产区收购粮库,其目的就是要在今年新粮下来以后抢占粮源;三是贸易商今年将加大收购力度,因为在去年的玉米贸易中,贸易商得到了很好的收益,今年也不会放过创收的机会。
从国内玉米总的供需状况来看,2006年仍将维持供需紧平衡状态,因为新粮将增产和丰产,使得在玉米饲料需求和深加工需求持续增加的前提下不会出现总体的供应短缺。因此初步判断,玉米价格不会出现上半年那样持续单边上涨的局面,2006年玉米市场整体不会突破区间振荡模式,但由于国内各产区和销区之间阶段性的供求不平衡,将会给玉米价格带来阶段性的上下波动,波动幅度可能会超过去年。
对于玉米期货市场而言,由于0609合约上的许多套期保值商必须交割以归还贷款,因此该合约期货价格将受到实盘压力的影响。待0609合约交割完毕之后,在10月初东北和黄淮地区的玉米收购活动开始之时,由于已经连续三年出现粮价在春节之后上扬的局面,所以今年农民的售粮特点依然会表现为惜售,如果收购价格高开高走,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期货价格的走势。明年玉米价格的第一个下跌时间可能会出现在春节以后的3月份,因为3月份面临春耕,农民将展开年度内的第一个抛售高峰,丰产压力将使玉米的收购价格有所回落或者裹足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