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说本周玉米下跌和上周的下跌有什么不同的话,上周是因为近期天气利空导致玉米的天气升水减少,而这一周更多是因为玉米播种面积提高导致播种面积升水减少。市场密切关注的Informa经济公司本周出人意料的预测美国玉米播种面积达到8030万英亩,远高于美国农业部三月份所预估的7800万英亩。播种面积提高的原因在于,自美国农业部3月初完成播种意向调查以来,玉米期货走势一直相对强于大豆。截至5月底,CBOT玉米期货比3月底上涨了6%,而同期CBOT大豆期货下跌了3.8%,这无疑导致玉米的播种收益相对大豆改善,从而吸引农户改变播种计划,增加玉米播种面积,减少大豆播种面积,从这里我们也看出期货价格在美国农作物播种结构调整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随着玉米和大豆的播种结束,CBOT玉米和大豆市场开始对“新的播种面积”作出调整,这也是过去一周里大豆期货价格上涨,而玉米价格回落的原因了。
现在市场关心的核心问题就是,玉米的牛市是否结束了?德润林认为很可能在未来几周甚至数月里,玉米价格仍然有可能出现新一轮的上涨走势。近期玉米价格的下跌只是对前期强劲上涨的修正,尽管这种修正不一定马上结束,如果近期天气依然有利,玉米市场仍然有继续下探的机会,但是玉米的牛市行情并未结束,因为需求面的利多因素没有发生本质的改变,而且美国玉米作物就要迎来关键的扬花期,如果出现炎热的天气,比如说气温达到90到100华氏度,将会对玉米作物单产潜力造成严重的损害。而单产变化对最终产量的影响远远超过播种面积变化带来的影响。根据德润林的分析,玉米单产变化3蒲式耳,就完全抵消了播种面积变化100万英亩的影响。按照正常的天气和趋势单产水平计算,2006/07年度美国玉米供应减少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本周的需求面消息包括,北美出口谷物协会主席Bill Hale称,目前在美国,乙醇在汽油中的掺混比例为2.78%,乙醇行业的玉米用量占到总产量的13%。他预测到2012年时,乙醇在汽油中的掺混比例将达到8.34%,玉米用于生产乙醇的数量将会超过40亿蒲式耳,占到总产量的39%!正是由于美国玉米在乙醇生产上的需求强劲,2006/07年度美国玉米供需趋紧,这促使美国农业部在本月的供需报告里将2006/07年度美国玉米期末库存调低到10.91亿蒲式耳,这只有当前年度期末库存水平的一半不到。因此,未来影响玉米价格走势的关键仍然是中西部地区的天气以及作物单产潜力。如果单产降低,玉米价格很容易再度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