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原油价格在历史的价格高空飞升的时候,农产品却依然原地踏步不前,然而这种现象在2006年的夏季有可能得到改善。
能源及基本原材料价格的高企正引发整个农产品市场的深度变革,虽然这种变革趋势非常缓慢,但一旦形成,其影响将持久和深远。
资金重回农产品市场
自2002年年初到现在,由美国商品调查局依据世界市场上17种基本商品价格编制的CRB指数从184上升到了420,升幅为128%;美国原油从20美元/桶上升到前期的76美元/桶,升幅为280%;而CBOT市场的大豆2002年初的价格为420美分/蒲式耳,而今为600美分/蒲式耳,升幅仅为43%。以指数基金为代表的国际基金决不会放过如此难得的暴利机会。
工业品和能源价格持续上涨的背后有着深厚的基础,然而当期货市场的轧空行动告一段落之后,投机资金最可能的选择是平仓离场,落袋为安,在全球通胀预期并没有减弱的前提下,受比价关系的吸引,这些离场资金很有可能重新杀入相对价格比较低廉的农产品市场。我们注意到6月2日,当金属市场和能源市场开始大幅调整的时候,CBOT大豆市场在一条极其简单的关于干旱的消息驱动之下向上波动了20多美分,这不是空穴来风。
农业种植结构开始调整
变革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期货市场,工业品和能源的长期上涨已经开始影响全球农产品的种植结构。我们知道,前年、去年全球农产品基本上都是处在超记录的增产格局当中,其中除了老天爷帮忙之外,也与各国各地区对于农业科技和成本投入的加大密不可分。然而农业方面的丰产并不能说明种植者收益的提高,我们在过去的一年中看到,农产品价格在高库存的压力之下连续走低。
工业品和能源的高企从另外一面压缩种植者有限的收入。巴西正在经历的农业危机就是例证。工业品和能源价格持续走高,在增加了农业种植成本的同时减少了种植者的收入,这将会在库存压力最大的下一年迫使农民改变农业种植结构或者减少投入,换言之,来年的产能将被压缩。
农产品新需求被催生
工业品能源价格的高企正在催生农产品新的需求。据美国农业部5月份公布的2006/2007年美国玉米供需报告,虽然美国玉米饲料消费由2005年/2006年的60亿蒲式耳下降到59.5亿蒲式耳,但这一微小的下降立即被来自工业需求的大幅增加所抵冲:食品、种子及工业用量由2005年/2006年的29.85亿蒲式耳增加为35.45亿蒲式耳,增幅为18.8%,其中燃料酒精用量由2005年/2006年的16亿蒲式耳增加为21.5亿蒲式耳,狂增34.4%。
上月,中国山东西王集团进口美国7万吨玉米的消息曾在国内外期货市场轰动一时,正是糖价的暴涨将这个原先不起眼的乡办企业成就为香港的上市公司。在山东当地,西王集团采购半径内的玉米价格要比其他地区高出每斤3-5分钱。
农产品价格趋势悄变
打开各种农产品价格图表我们发现,大综农产品的价格趋势正在悄然改变。CBOT小麦价格上升到了2004年的高点附近。ICAC(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最近发布了报告,预计本年度Cotlook A指数会达到56美分/磅,较上年度上涨8%。
从多市场研究的角度去看,当几乎所有的农产品的价格不约而同地产生共同趋向的时候,那么这种变动就不能简单理解为单个品种供求方面的改善或者是恶化,因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工业品和能源市场的持续高涨已经从基本面深处改变了农产品供需结构和价格波动模式,仅从这一点看,就足以让我们从现在开始长期看好农产品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