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市场 » 正文

玉米深加工行业发展趋势

  作者: 来源: 日期:2006-06-02  
     玉米产业因高附加值而成为“朝阳”产业和“黄金”产业,发展潜力十分巨大。以世界上玉米产量和深加工量第一的美国为例,开发玉米产品就有3000多个,深加工消费玉米量从1999年的4810.7万吨增长到2003年的6324.6万吨,平均年递增7.5%,人均消耗玉米更是达到了88公斤。中国玉米加工业虽然起步较晚,从20世纪80年代几十万吨消费量到90年代以每年10%的速度快速增长,如今开发了上百个产品,2005年工业消费达1100万吨,所占玉米总消费比例亦从0.5%增长到了13.4%。国家与各地政府大力支持玉米深加工产业的发展,玉米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玉米加工龙头企业也相继出现,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1.燃料乙醇

    以玉米为原料生产的燃料酒精价格低廉且环保,而且燃料酒精绝不会引起汽车发动机的不良反应,市场潜力巨大。全球石油需求不断增长,2005年国际原油每桶价格由一季度的45美元/桶一路飙升至三季度的70美元,升幅高达60%。国际能源署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中国2004年石油状况每日消费570万桶,全年石油净进口量超过1亿吨。而中石油的研究更令人惊讶,2005年中国原油需求至少要达到2.7亿吨,未来10年每年石油需求以10%的速度增长。业内人士预计在未来的3~5年,中国汽油价格可能增长100%。如果中国想摆脱石油资源稀缺的限制的话,那么发展乙醇代用燃料是一个必然选择。由于国际油价飞涨,刺激了燃料乙醇的快速发展。发展燃料乙醇是加快开发替代能源和新能源、实现能源消费结构多元化的有效措施。2005年2月28日人大常委会已审议通过了《可再生能源法》,燃料乙醇作为再生能源对替代和缓解中国石油不足具有重要意义。燃料酒精是涉及国家战略部署的新型能源,它不仅可维持汽车的正常能耗,还可减去汽油污染的30%以上,燃料酒精还具有价格优势,每吨燃料酒精的价格最高约3000元,比93号汽油价格大约低2000元。

    在中国,汽车喝“酒”——玉米替代石油的时代已来临。由于机动车增多造成的碳氧化合物污染严重,乙醇汽油担负环保之责。所谓乙醇汽油,是用90%的普通汽油与10%的燃料乙醇调和而成的一种新燃料。2004年年底,东北三省及河南省已经实现或开始全省推广的计划,如今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安徽5省全省将封闭推广乙醇汽油,禁止销售普通汽油。另外湖北9个地市、山东7个地市、江苏5个地市、河北6个地市成为了局部试点城市。按照通知的精神,到2005年底,上述各省、市辖区范围基本实现车用乙醇汽油替代其他汽油。2004年中国乙醇汽油销售接近80万吨,随着推广区域的扩大,其市场前景非常广阔。燃料乙醇总产量国家会控制在500万吨到700万吨。也有数据表明,随着能源价格持续高位,中国燃料乙醇需求量每年将以500万吨速度增长。

    不过乙醇汽油仅仅是乙醇运用的第一层次,其行业发展将是跳跃式的。在车用燃料领域,随着国家“乙醇汽油政策”的推出,在未来10年内,其需求量每年将近千万吨,这仅是乙醇的近期市场。乙醇的中期市场是作为燃料电池的燃料。乙醇可以分解出氢,可间接或直接用作燃料电池燃料,在低温燃料电池,诸如手机、笔记本电脑以及新一代燃料电池汽车等可移动电源领域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而乙醇的远期市场是石化工业。在未来20年内,乙醇将顺理成章地进入石化基础原料领域。目前,用乙醇生产乙烯的技术已经成熟,是优良的日用化工基本原料。因此,乙醇作为一种可再生的循环资源,不仅是一种新兴能源,还可以生产乙烯,支撑“后石油时代”的石化工业,从而成为本世纪新兴基础产业。

      2.变性淀粉

      随着中国淀粉工业的发展,对淀粉的需求正在增长,其中增长最快的是变性淀粉。变性淀粉是指在淀粉具有的固有特性基础上,为改善其性能和扩大其应用范围,而利用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酶法改变淀粉的天然性质,增加其性能或引进新的特性而制备的淀粉衍生物。变性淀粉是近几年新发展起来的产品,用途广泛,国外已开发出3000多个品种,而中国只开发出50多个品种。它广泛应用于造纸、纺织、食品、饲料、医药、日化、石油等工业,使用量最大的是造纸、食品和纺织品等行业,前景很好。

    据国外报道,变性淀粉的最大用户是造纸,最有发展前途的是食品。美国是世界变性淀粉最大的生产国,年产约200万吨,主要用于造纸。美国年产纸及纸板7000万吨,使用150万吨的变性淀粉,占纸及纸板重量的2.1%,占美国变性淀粉总产量的3/4。变性淀粉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发展起来的新兴行业,中国有丰富的淀粉原料资源,1997年中国淀粉年产量达385万吨,因此进—步推动淀粉深加工,开拓变性淀粉的应用领域,显然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目前中国已有生产40余万吨变性淀粉的能力,但实际生产只有20余万吨,此外每年还从国外进口几千吨。国内迄今最大的用户是造纸行业,每年用8万多吨变性淀粉,1997年中国纸及纸板年产量已达2700万吨,变性淀粉用量只及纸及纸板的千分之3。近几年,国家重点组织了多项玉米变性淀粉技术产业化开发,实现了关键设备国产化,逐步解决中国变性淀粉品种少、系列化程度低,部分产品还需进口的状况。部分产品可替代国外同类产品。2004年,中国变性淀粉实际产量在50万吨左右。中国各业变性淀粉需求量年平均递增速度达到27%,远远高于中国经济发展速度。玉米变性淀粉加工产业化示范项目使玉米生产变性淀粉产品的附加值显著提高,是玉米原值的几十倍,发展变性淀粉产业潜力巨大。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创新,变性淀粉是淀粉深加工的必然趋势。

      3.淀粉糖

      玉米淀粉制取的淀粉糖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葡萄糖是医药业的重要原料,可进一步生产出青霉素、红霉素、维生素等多种药品。玉米淀粉深加工制成的玉米糖浆易被人体吸收利用,是制作糖果、糕点、饮料和罐头的优良甜味剂,也是预防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血管病的理想食品。利用淀粉生产低聚糖增加的价值是淀粉本身的7.8倍。山梨醇是淀粉糖的衍生物,主要用于VC生产,近年来国内需求旺盛,但由于各工厂达不到规模经营,产品价格高于进口产品,缺乏竞争力。

    淀粉糖用玉米生产淀粉糖具有能全年生产、副产品利用价值高等优点,产品主要用于一些必需淀粉糖的特色食品。但中国淀粉糖产量只有200万吨,只及食糖消费量的20%左右,总的来说是由于消费习惯、消费水平和过去多年的淀粉糖价格偏高的原因。首先中国的食糖消费水平人均不到7公斤,低于世界消费水平的20公斤,也低于亚洲地区平均10公斤的水平。这与美国2.6亿人口消费1600多万吨糖(包括淀粉糖1000多万吨和蔗糖600多万吨)、人均70公斤的水平不能相比。因此,国内的淀粉糖的生产和利用有着无限空间。

    4.赖氨酸

    赖氨酸广泛应用于饲料食品和医药工业,近年来对赖氨酸的需求量持续增加,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目前世界赖氨酸的总生产能力为20万吨/年,而年需求量已达到40万吨。国内赖氨酸的总生产能力约为1.9万吨/年,而需求量已达到3.54万吨/年。且随着饲料、医药、食品工业的发展,对赖氨酸的需求量将继续增加。?

    中国目前已是世界第二大赖氨酸消费国,赖氨酸的年需求量达8~10万吨,预计今后年均增长率将维持在16%左右,2005年,中国赖氨酸需求量将达15万吨左右。2003年,尽管世界范围内赖氨酸生产能力略有增长,达到80万吨,产量近65万吨,但由于需求十分强劲,还是出现了供给不足的情况,价格一直在高位震荡,最高到了每公斤50元,达到1997年以来的历史高位。由于赖氨酸是人和动物自身无法合成且必需的一种氨基酸,主要用于食品及饲料添加剂中,作为豆粕的替代品,2004年下半年以来国内赖氨酸价格随豆粕出现持续爆涨一度在2004年底突破3万元/吨,上涨超过100%,目前其价格依然处于一个相对高位。从长远来看,未来的利润有望大幅增长。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