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源价格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资源约束是一种典型经济增长约束形式,而且,往往作为金融约束和需求约束的触发因素,共同引起经济增长周期性波动。因此,资源价格不仅是资源品市场问题,也是资源行业与非资源行业的产业博弈问题,更是世界经济增长问题。
2.供给和需求是资源品价格的最基本决定因素。正是由于资源是实体经济的基础,所以资源价格波动是其供给和实体经济增长所产生的需求博弈的结果。虽然大宗资源品定价方式越来越通过国际期货市场产生,但商品价格的大牛市和大熊市依然是供给和需求作用的产物。
大牛市是经济长周期衰退和中周期复苏的结果既然价格是供给和需求博弈的结果,而且任何一种商品的历史价格中都包含了当时市场的预期、投机等因素。因此,可以通过寻找资源品历史价格变化的依赖因素来认识其波动规律及其未来的趋势。
一方面,通过比较商品价格指数和全球GDP的历史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两个完整中周期内,商品价格走势和全球经济增长是一致的。
另一方面,在上世纪20年代和70年代都发生过大宗资源商品的大牛市,将此与经济学家雅各布·范杜因对世界经济长周期的划分相对比发现,20年代和70年代都是世界经济长周期衰退或萧条的阶段。按照长周期的波动规律,大约2000-2008年应该属于第五波世界经济长周期的衰退阶段,这印证了本次商品的大牛市。
从经济学角度考虑,大牛市一定是资源供给和需求矛盾极度冲突时产生的。而世界经济长周期的衰退和中周期的强劲复苏之际就是供需矛盾极易于出现极度冲突的时候,原因在于,世界经济长周期的衰退导致了大宗资源品供给能力衰弱,而中周期的强劲反弹引起资源品需求迅速增加。
我们认为,从经济周期角度看,商品价格已经达到了上升周期的中后期,伴随着经济增长中周期的回落、供需缺口的逐步弥合、全球流动性的逐步收缩,商品价格牛市的根基被不断侵蚀。
不要被代表着过去的繁荣所迷惑本轮世界经济增长的高点已经在2004年出现,但两年来大宗资源品价格并没有随经济回落。但我们认为,从周期角度看待资源品价格的方法仍然可行,事实上,这是一个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时滞问题。
就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关系而言,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框架中,当经济经历一段繁荣之后,由于人们过度储蓄和资本出现过度积累,从而资本存量超过黄金率水平时,经济中的资源配置就不再是帕累托最优,经济将出现动态无效。实体经济动态无效的出现,使资金丧失了越来越多的获利机会。此时,一方面经济体内的流动性仍然十分充足;另一方面,在宏观经济的回落初期,由于实体经济高峰的滞后效应,资源品尚不能从供给短缺中得到解放,大量资金便通过虚拟经济繁荣获取收益,延续或保持了实体经济的局部动态有效性。
很大程度上,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也正是从这一角度理解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周期的关系。当实体经济出现动态失效时,虚拟经济领域便会出现持续的投机泡沫,会有更多的资金被投资于虚拟资产而不是实体经济。
这一过程体现为虚拟经济周期对实体经济周期的滞后性,从资源品价格和世界经济走势上看,的确也验证了这一观点。如果没有认识到虚拟经济繁荣对实体经济的滞后效应,可能会被当前的繁荣所迷惑,从而失去判断力。
牛市最后一站总是歇斯底里资源品供需都呈周期性变化,但供给周期落后于需求周期,因此,当实体经济回落时,资源品的供缺口仍然存在,资源品价格尚不能立刻从供给短缺中解放出来,从而呈现出虚拟经济繁荣的滞后效应。滞后时间的长度主要取决于需求回落的快慢以及资源从投资到形成产能的所需的时间,需求回落速度和供给增长速度的不同组合会意味着不同的时滞长度。
因此,我们目前看到的虚拟经济繁荣只是上一期实体经济繁荣和供需缺口的体现,不代表现在更不代表未来趋势。当然,不同的资源品,其供需走向平衡滞后于实体经济繁荣的期限不同,虚拟市场中不同品种的牛市终点也会不同。如果我们以原油市场的滞后期限作为平均水平,假定相关国际机构的历史及预测数据可信,而且世界政治、经济不出现大的意外变动,大体上可推测出各种资源品的情况:铜价有可能在2006年出现顶部;原油继续高位震荡的可能性较大;铅价因繁荣滞后因素而有可能保持高位;黄金、锌、锡、原铝由于供不应求,仍有上升可能。
另外,从更高层次看,不同的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滞后期限也不同,虚拟程度越高、受实体经济制约越少的产品时滞越容易延长。比较而言,期货市场与实体经济的联系最紧密,受实体经济周期约束最大,因此,相比房地产和股票市场,期货市场的繁荣期限理应最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