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基本面看,目前全球饲粮供应充足,而且禽流感因素继续令人担忧,继续构成限制玉米价格上涨的因素。近期的天气也没有给玉米市场带来任何的利多支持。气象机构Meteorlogix公司周五的报告显示,阿根廷玉米收获正在推进,中部地区的天气有利于作物的最后成熟以及灌浆。而在美国中西部地区,近期降雨补充了玉米种植带的土壤墒情,而且下周二到周四期间西部玉米种植带将出现新一轮的降雨,雨量将会达到0.75英寸。与此同时,由于今年以来美国玉米期货价格出现上涨,而同期芝加哥大豆期货价格出现下跌,因此今年春季美国玉米播种面积降低的幅度可能没有预期那么多,加上近期降雨改善了今年春播前景,这也是导致近两周来玉米期货市场持续下跌的重要原因。
然而美国玉米现货价格并没有出现同步下跌,这主要和种植户惜售有关。此外近期中西部地区的暴风雪天气导致道路交通受到影响,导致谷物运输进一步放慢,现货基差也获得了支持,上周美国内陆的玉米基差平均上涨了2美分/蒲式耳,美湾的二号黄玉米出口报价也和一周前基本持平。
从全球范围内看,能源行业对玉米的需求依然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在我国,由于能源价格高企,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前景乐观,而玉米作为生产乙醇的主要原料具有生产成本低的优势。根据国内媒体近期的报道,生产1万吨化工醇需要消耗石油8万吨,但是消耗玉米仅为1.76万吨,石油路线化工醇吨成本是7000元,玉米路线的吨成本只有 4300元。此外国家发改委的研究报告也指出目前全国已经实现混配1020万吨生物乙醇汽油的能力,生物乙醇汽油的消费量已占全国汽油消费量的20%。
在美国,乙醇行业对玉米的需求前景也尤为看好,因为随着甲基叔丁基醚(MTBE)这种造成环境污染的汽油含氧添加剂逐步退出市场,作为替代品的乙醇燃料用量也会显著提高。事实上,美国乙醇行业的玉米用量如此强劲,可能很快超过用于出口的玉米数量。美国农业部的供需数据显示,本年度乙醇行业的玉米用量将增至约16亿蒲式耳,2006/07年度乙醇行业的玉米用量将达到20亿蒲式耳,占到玉米总产量的约20%,超过本年度的出口预期水平19亿蒲式耳,这将会是历史上美国玉米在乙醇行业的用量首次超过出口用量。美国种植户面临的挑战是需要生产足够多的玉米来满足出口、饲料和能源行业的需求,这构成了支持玉米价格的利多因素,市场更为关注供应面的不确定因素
下周五美国农业部即将发布播种意向以及季度库存报告,这将会为市场了解2006年美国玉米的产量前景提供重要的参考指标,并且很可能主宰未来数周甚至数月内玉米市场的走向。报告出台前估计市场将会继续横盘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