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市场 » 正文

中国农产品数据2月份预估报告

  作者: 来源: 日期:2006-02-22  
     中国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振华投资研究中心、北京中汇安高、北京德润林以及中期研究院等专业机构公布的2006年2月份中国农产品(大豆、豆粕、豆油、玉米)供需数据预估报告汇总,现公布如下:

    

    一、供求变化情况及预测

    

    2005/06年度,我国大豆新增供给量预计达到4400万吨,其中国产大豆供应量为1800万吨,进口大豆供应量为2600万吨。该年度大豆榨油消费量预计达到3250万吨,较上年度增长110万吨,其中包含650万吨国产大豆榨油量及2600万吨进口大豆榨油量。

    

    2005/06年度,我国豆油新增供给量预计达到815万吨,其中豆油产量预计达到585万吨,豆油进口量预计达到230万吨,较上年度提高58万吨。该年度豆油食用消费预计达到740万吨,工业及其他消费预计达到80万吨,年度总消费量预计达到823万吨。

    

    2005/06年度,我国豆粕新增供给量预计达到2618万吨,其中豆粕产量预计达到2594万吨,饲用豆粕消费量预计达到2400万吨,较上年度2250万吨提高150万吨,出口量预计达80万吨,年度总需求量预计2580万吨,较上年度2400万吨增长180万吨。

    

    2005/06年度,我国玉米新增供给量预计达到1.341亿吨,其中玉米产量预计达到1.34亿吨,玉米进口量预计达到10万吨。该年度玉米食用消费预计达到730万吨,饲料消费预计达到9100万吨,工业消费预计达到2200万吨,较上年度提高400万吨,出口预计达到650万吨,年度总消费量预计达到1.37亿吨。(来自: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市场监测部)

    

    

    二、价格变化情况及预测

    

    1.大豆市场:粕价下跌导致大豆加工收益缩水

    本月,中国豆粕市场继续运行在下降通道之内。华北地区43%蛋白豆粕出厂报价为2330--2350元/吨,集中成交价格2340元/吨;华东地区43%蛋白豆粕出厂报价为2350--2360元/吨;华南地区43%蛋白豆粕出厂报价为2400--2420元/吨。上述地区豆粕价格均较上月水平下跌80--100元/吨。芝加哥大豆期货价格的持续下跌以及养殖饲料企业豆粕采购需求低迷是导致豆粕市场价格下跌的主要动因。另外,本月不断运达广东地区的印度豆粕也推动了当地豆粕价格的下跌,虽然这些印度豆粕的质量明显低于国产豆粕,但其以较低的价格(港口分销价格2300-2320元/吨)挤占了很大一部分国产豆粕的市场份额。

    

    自1月上旬之后,中国豆粕市场价格出现了80--100元/吨的跌幅,这使得大豆加工厂的压榨利润出现了明显下降。即使这样,按照中国1月份进口大豆的整体到港成本2600--2650元/吨、国标四级豆油出厂价格5050元/吨和120元/吨的加工成本计算,大豆加工厂可以获得30--50元/吨的压榨利润,上述水平虽然低于2005年12月份的70--100元/吨的加工收益,但仍高于2005年11月份0--20元/吨的整体收益。相对稳定的压榨利润导致了国内大豆加工厂开工率整体提高,豆粕产出量的增加也对粕价继续下跌构成了一定压。

    

    2.豆粕市场:国内豆粕市场价格出现小幅下跌

    1月份芝加哥大豆期货价格出现了大幅下跌过程,但国内大连大豆及豆粕期货价格下跌幅度相对较小,这对国内豆粕价格构成了一定的支撑。即使如此,在芝加哥大豆期价下跌的带动之下,国内豆粕价格仍不同程度出现下跌,销售量也保持在较低水平。

    

    具体而言,1月下旬京津地区豆粕出厂价格下跌至2330-2340元/吨,集中成交价2320--2330元/吨;山东地区豆粕出厂价格下跌至2320--2350元/吨,集中成交价格2320--2330元/吨;在江苏地区,该地区南部仅有一家大型加工厂开工,因此豆粕出厂报价维持在2450元/吨以上,但成交量极为稀少;在广东地区,豆粕出厂报价承受着来自印度的低价进口豆粕的冲击,出厂报价下跌至2400--2420元/吨,集中成交价格为2380-2400元/吨。

    

    3.豆油市场:假日临近国内油粕价格基本平稳

    由于临近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国内市场大豆产品市场购销基本平稳,这也导致各种产品价格维持平稳态势。在豆油方面,京津地区国标一级豆油出厂报价为5160-5180元/吨,国标四级豆油出厂报价4980--5000元/吨;山东国标一级豆油出厂报价为5180--5200元/吨,国标四级豆油出厂报价为5050元/吨,由于该地区部分大豆加工厂节前停工率提高,导致区域性供给趋紧,豆油市场价格出现了小幅提高;在江浙地区,国标一级豆油价格出厂价格为5300元/吨,国标四级豆油价格出厂报价为5080元/吨。

    

    4.玉米市场:出口对价格拉动作用逐渐消弱

    进入1月份,东北地区玉米收购价格上涨速度逐渐减缓,主要原因是产区出口收购力度明显下降,此外,贸易企业陆续退出市场,农户节前增加售粮数量,也消弱了玉米价格上涨动力。出口商陆续完成出口备货任务,集港铁路运输也较为顺利,港口外贸玉米库存快速增长。受新产烘干玉米到货成本不断上涨的推动,北方港口平仓价格继续保持上涨态势。

    

    元旦以来,关内地区玉米收购价格快速上涨。原因是节前用粮需求转好、降雪天气增加、收购主体抄底收购以及市场看涨心态普遍强烈。临近春运该地区铁路外运严重紧张,而此时销区对华北玉米需求非常旺盛,河北南部玉米车板价格大涨到1180元/吨或者更高。

    

    广东等沿海销区玉米价格相对平稳,大量低质量玉米集中到货冲击市场,贸易商平仓积极性下降,导致春节前两周到货反而断档,玉米价格得以艰难回升。内陆销区玉米到货进度不畅,玉米市场价格持续高位运行,最受欢迎的华北玉米的到站价格呈现快速上涨。

    

    1月份,国内大连港口平仓价格上涨到1240-1250元/吨,比12月份上涨20元/吨,锦州港口平仓价格上涨到1230--1240元/吨,比12月份上涨20元/吨;广东深圳小船板交货价格上涨到1340-1350元/吨,比12月份上涨10元/吨;吉林长春出库价格上涨到1140元/吨,比12月份上涨10元/吨;山东青岛地区入厂价格在1220元/吨,比12月份上涨40元/吨。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