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报告要点
全球及美国玉米市场:
全球玉米供应形势良好,总供应量仅落后于去年,居历史第二高位
美国玉米供应充足,播种面积保持坚挺预期,产量居历史第二高位
美国玉米出口保持强劲势头,但总量未如预期调高
全球饲料消费继续转好,非饲料玉米消费增长势头强劲
全球玉米库存保持在历史平均水平,库存量和库存消费比均比上年度下降
中国玉米市场:
中国玉米供应充足,产量为历史最高水平
出口贸易未有明显变化,预计将再次陷入缓慢状态
节后饲用玉米的消费缓慢恢复,玉米总消费量受非饲料消费支撑
库存量微幅下调,远落后于去年同期,仍处于历史下滑轨道中
市场展望:
中美乃至全球玉米供应充足,期价缺乏长期上涨支撑
禽流感疫情影响渐弱以及国内传统补栏期将至,饲料需求有上升空间;
今后玉米工业的蓬勃发展,将继续成为国际国内玉米价格上扬的动力
国内港口及南方饲料消费区料将出现阶段性供应缺口,期价将保持上涨态势
下月关注:
美玉米播种情况及阿根廷玉米生长情况
中国养殖业补栏情况,深加工企业收购情况
中国玉米出口执行情况
第一部分:美国及全球玉米供需
本月,美国农业部对其本国的玉米平衡表调整仅为需求一项微增了63万吨,期末库存相应减少,但是小于其他机构的预期。单产水平不变,仍为147.9蒲;播种面积保持8180万英亩,与去年同期持平,由此预计,如果今年关键的生长期8月份不出现严重的天气灾害,本年度美国玉米供应将是十分充裕的。
从全球数字来看,全球玉米产量居于历史第二好水平,仅落后于去年;而消费亦是呈线性上升趋势,并且主要来自非饲料消费方面。库存量同比去年有所落后,库存消费比18.6%。
从消费市场来看,中美两大国的消费量均保持线性上涨态势。美国消费总量增加了63万吨,至2.2823吨,居历史最好水平;中国1.34亿吨,居历史最高水平。其中,美国消费量因为饲用消费方面没有增加,所以总量增加幅度小于预期。饲料需求随着全球禽流感阴霾渐散,畜禽补栏有增加的预期,预计饲用玉米量在今后几个月的报告中会陆续调升;工业消费方面,受能源价格影响,燃料乙醇在全球的推广已经全面展开,在美国的玉米消费比例中占17%,并将随着生产厂的增多和单位生产能力的增大,乙醇用玉米所占比重会继续加大。美国政府也计划对燃料乙醇进行补贴,目前采取的是减税的政策。预计在2008年前,美国乙醇年生产能力可以达到70.954亿加仑。
世界玉米贸易方面。先说出口国。本月美国农业部并没有如预期一样调高出口数字,而是继续保持4699万吨的水平。
事实上,本月美国玉米出口的势头还是很强劲的。截止到2006年2月2日,美国新年度玉米出口销售2897.48万吨,较上年度同期的2701万吨提高了7%,这是自05年9月份以来,出口进度首次较上一年度同期有所提高的一个月。对外装运量为2051.98万吨,比上年度的2026.27万吨提高了1%。美国恢复出口强劲势头的原因是,老对手阿根廷本月的出口明显减弱。USDA将其出口调减了150万吨至1550万吨,而阿根廷农业部预计产量仅为1400万吨。因为前期阿根廷天气恶劣影响了处于生长关键期的玉米的产量,虽然近日迎来降雨,但似乎太迟,单产有很大的降低危险。除了天气因素外,实际上,阿根廷农户考虑到种植收益率低,播种面积也较去年减少了10%。本月,来自中国方面的竞争也减弱,去年底的400万吨配额由于目前国内现货价格太高,出口商利润不大,大多转为内销,所以实际上玉米出口只执行了100多万吨。后期如果需求增长加速,玉米供应会呈现区域性缺口,出口很可能再次陷入停滞,相反,进口预期将增强。因此,预期接下来的报告中,美国玉米出口数据将陆续提升。
玉米进口市场仍是保持老的模式。日本,韩国老牌进口国基本每年分别保持1650万吨和840万吨的进口量,而我国和美国竞争东南亚市场,重点是韩国的市场份额。另外,随着中国玉米工业的发展,中国加入进口市场的预期在增强,以采购美玉米为主,并且采取配额制。目前(2月13日)国内二号玉米黄浦港船板价和近月美湾玉米到中国口岸的成本价分别为1380元/吨,1440元/吨,可见,如果国内玉米价格继续居高不下甚至上扬,争取到配额的贸易商势必会考虑进口玉米。中国进口玉米的焦点是中国政府是否对美玉米的全部转基因品种都通过。
农业部本月将美国05/06年度玉米年终库存下调了2500万蒲至24.01亿蒲,虽然与预期调整方向一致,但预测库存量高于平均预测的23.84亿蒲式耳。世界玉米库存总量和库存消费比均处在历史平均水平。全球玉米库存微幅减少,库存消费比为18.6%。其中美国玉米库存消费比26.7%,高于去年。
国际玉米市场小结:
综合上述分析,国际玉米市场基本面上仍旧相当利空。我们可以在国际原糖价格连连走高,推动和它一样为能量作物的玉米价格走高(由消化食糖到消化淀粉糖);全球玉米工业蓬勃发展和阿根廷减产这些因素下,给近月或者接下来几个月基金作多找到合理的解释。但是,基金如何/何时会入市或者在基金已大量持有净多单的情况下,什么时候会回到基本面上,是我们难以琢磨的。所以,预计3月玉米价格将保持区间震荡行情,波动区间为2-2.30美元,7月波动区间2.20-2.50美元。
第二部分:中国玉米市场
本月的国内玉米市场还是继续逆基本面而上的势头,产区的情况和节前相比变化不大,购销平淡,价格保持在节前高位;农民手中余粮不多,大部分集中在粮库,贸易商手中,由于期价走高,他们对后市看涨心理很强,所以惜售严重;加上农民卖跌不卖涨,产区玉米现货目前呈紧俏局面,如果按照往年习惯,惜售和现货紧俏局面要等到五月份才能得到全面缓解。节日过后,部分深加工企业收购已经开始恢复,将再次带动产区价格走高,主产区的这种情况似乎预示着,东北产区的角色即将由向外供应转为自产自销。实际上南方的玉米采购的大多为华北玉米。由于东北大雪影响运输,港口到货不足,价格也始终保持高位,出口亦受到阻碍。南方市场,预计节后会有畜禽补库行为,但直到3,4月份天气转暖,否则对疫病的担心仍会导致饲养企业不敢有较大动作。
总体上看,中国玉米市场基本面仍旧利空,目前由于购销方面原因,供应表现出区域性紧张,这种情况会持续到农民春播开始。
饲料需求
国内饲料消费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规模饲养厂;另一部分是散户饲养。规模饲养厂的消费量相对较好统计,而散农户饲料消费量仅能通过比例估算。例如:家禽的比例,饲养厂占70%,农户占30%;畜禽的比例分别是40%,60%。但是,由于饲养周期不同,承受风险能力不同,饲养厂和散农户经常对市场同一状况的反映存在差异。例如,禽流感时期,农户们纷纷宰杀家禽,停止喂养;而饲养厂为了维持生产运作,完成生产任务,即使亏损也要继续补栏。这就给饲料总量的统计增加了难度。理论上,每年10月份到春节前属于出栏高峰,春节过后,特别到4,5月份天气全面转暖是补栏高峰。从这一规律看,现在的饲料市场应该处于逐渐转暖期。但是,今年我国禽流感疫情程度较重,持续时间偏长,所以禽类产品价格一直低迷,对于散农户来说,出栏无利可图,补栏又担心疫情卷土重来,所以预计农户的补栏动作仍会很缓慢。但是长期来看,随着天气转暖,大饲养厂维持正常生产运作,补栏是势在必行的。目前河南某大型饲养厂以每日200万只鸡的速度在增加存栏。
总体来看,国内饲料需求直到4,5月份会始终保持平淡微升局面。
通过下图,可以看出,截止到去年12月份,仔猪和活猪的价格在趋势线以下。说明补栏的积极性不高;玉米和猪肉价格在趋势线之上,说明养殖业接下来还有利润空间。
玉米工业需求是亮点。仅吉林省目前就有玉米加工企业400多户。新年伊始,吉林、黑龙江、辽宁、内蒙等地又有一批玉米深加工转化项目上马及竣工投产,玉米的加工转化量及单位生产能力都将进一步增加。从2006年起,国家对各地玉米乙醇的补贴实行统一价格,即1373元/吨。
下表是玉米价格从1200元/吨至1500元/吨的生产燃料乙醇的成本价,及卖到汽油厂的售价。可以看出,如果不靠政府补贴,生产燃料乙醇是亏损的。
玉米成本加工成本税DDGS收入损耗生产1吨酒精的成本预期油价(元/吨)折合(元/升)目前汽油出厂价(元/吨)乙醇厂售价
12008004008002004560 5,005 3.6 44004009
13008004008002004890 5,367 3.9
14008004008002005220 5,729 4.2
15008004008002005550 6,092 4.4
以下是国内主要玉米深加工企业的情况,各企业开工生产情况将在以后报告中逐月跟踪。
玉米工业企业情况列表
名称目前加工能力产品
长春大成200万吨酒精,淀粉糖,氨基酸,变性淀粉
黑龙江华润酒精70多万吨酒精,DDG蛋白饲料,玉米油
丰原生化360万吨燃料酒精、生物乙烯及其衍生物,生物可降解塑料
吉粮赛力事达50万吨淀粉及其衍生物,玉米油,动物饲料
通辽与广东顺德合资项目100-120万吨酒精,淀粉
黑龙江龙凤玉米开发有限公司(05年末投产)100万吨玉米产业加工链条
天明(沈阳)酒精有限公司120万吨燃料乙醇,食用酒精,色拉油
吉林省德春米业15万吨绿色食品深加工
山东诸城兴贸玉米开发有限公司90万吨淀粉
吉林黄龙食品工业有限公司40万吨淀粉
山东巨能金玉米开发有限公司25-30万吨淀粉
出口方面。截止2005年12月全国出口玉米825万吨。由于本年度国家对出口的补贴达每吨140元的最高水平,所以今年的出口预期良好。但实际执行情况看,前期的400万吨配额目前仅执行了不到200万吨,因为优质玉米已被大型深加工企业收购的差不多了,少数在农民里的,还因为市场价高而惜售,加上运输问题,港口的货源筹集困难,接下来国内玉米消费无论是饲料方面还是工业方面都有增加的预期,所以,短期玉米出口可能再次陷入僵局。
国内玉米价格
受国内玉米期货价格创历史最高记录的影响,国内产销区现货价格亦居高不下。截止2月14日,大连北良港二等玉米平仓价在1260-1270元/吨,上涨10-20元。营口港玉米平仓价格1240元/吨,平稳。锦州港二等玉米最低平仓价1250元/吨,上涨10元/吨。辽宁鞍山出库价格为1160元/吨,比春节前上扬10元/吨。吉林长春出库价格为1140元/吨,比春节前上扬10元/吨。黑龙江哈尔滨出库价格为1100元/吨,东部地区为1080元/吨,比春节前上扬10元/吨;江西南昌到站价格为1370元/吨,比春节前上扬10元/吨;福建福州到站价格为1370元/吨,与春节前持平;湖南长沙到站价格为1370元/吨,比春节前上扬10元/吨;四川成都1380元/吨,与春节前持平;广西桂林1370元/吨,与春节前持平;广东广州价格为1350元/吨,与春节前持平;湖北武汉为1360元/吨,与春节前持平。
目前的价格水平预计还会持续,直到春播开始会理性回归。
中国玉米市场小结: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本年度我国玉米供应充裕,需求呈现地区性差异。北方工业需求增长快速,南方饲料需求增长缓慢。接下来的市场还是会被控制在这两大需求方面。出口需求平淡。短期市场会持续目前状态,玉米价格会保持高位。但是,基本面方面并不支持价格长期走高。
国内市场接下来应当关注的:
1,吉林省拍卖大量陈粮期间预计会使价格发生震荡
2,东北地区玉米价格
3,铁路运输情况
4,南方销区饲料需求情况
5,禽流感情况